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杂志 > 正文

为什么6.8是铁底?

——不能让“铁底论”引起市场恐慌

当下的贬值过程,只要央行稍加控制,应当还算不上“攻击性贬值”的过程。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42期)

CCTV证券资讯频道总编辑 钮文新

看到人民币出现一定幅度的贬值,请不要惊慌,这只是对过去人民币升值过度的矫正,有利于中国经济走向更加健康的过程。当然,需要防止的是恶意攻击。如果人民币是在恶意攻击之下,无序、无度地贬值,那将是不该容许的。

但当下的贬值过程,只要央行稍加控制,应当还算不上“攻击性贬值”的过程。当然,这也不得不防,十一期间我们确实看到香港人民币短期拆借市场利率急速上升,好在中国强化了人民币和外汇跨境流动的管理,使得香港人民币利率水平没能传导到国内,保持了国内经济的稳定。

10月27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7736,距离6.8一步之遥。最近“6.8铁底”之类的说法不绝于耳,但我认为,关注6.8没有意义。试问:6.8为什么是“铁底”?如果“铁底”破了市场会怎样?

不能让“铁底论”引起市场恐慌。因为,一旦出现市场恐慌,中央银行将会拿出巨额外汇储备制止恐慌,很容易使中国的外汇储备跌破3万亿美元,于是恶意攻击者会从外汇储备过少的角度继续攻击人民币。如果因此而引发更大的“老百姓兑换美元”的“人民战争”,那恶意攻击将宣告成功,极易引发全球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怀疑,这将是灾难性的后果。

实际上,恶意攻击者已经或正在设置一个“两头堵”的人民币攻击策略,让6.8和3万亿变成“二者必现其一”的陷阱,在消耗战中营造趋势性加速。

当前,降准可以向市场释放长期流动性,有利于中国金融市场生成资本,有利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如果央行认为降准释放流动性过大,可以通过发行央票、正回购等方式回收短期流动性,平衡央行资产与负债,这是一种“锁短放长”的操作方式,可以有效扭转中国金融短期化趋势。另外,人民币贬值压力原本就存在,不降准就不贬值吗?

为什么在“提准”过程中,央行可以大规模“锁长放短”地操作,而现在却不愿意反向操作——锁短放长?为什么在“提准”过程中,央行不怕人民币升值,不怕外汇储备增加,而现在不愿意反向操作——降低外汇储备?

也许有人认为,降准压低长端利率,短端利率会上翘。但长端利率下降,短端利率岂有上浮的道理?当商业银行有了长期、稳定而低价的长期资金来源,它还会高价去拿短期资金吗?不能因为稳定汇率,促使外部平衡而不惜让国内经济付出过大代价。

————————————————————————————————————————

2016年第42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2016年第42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网络编辑:贾璇)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