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杂志 > 正文

颁奖盛典|中国扶贫·社会责任奖

p84 图为甘肃省省长林铎为获奖者颁奖并合影留念

图为甘肃省省长林铎为获奖者颁奖并合影留念

《中国经济周刊》视觉中心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 摄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40期)

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改变贫困学生命运 阻止贫困代际传递

p85(2)

扶贫故事

1999年9月,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教育部成立了“全国学生贷款管理中心”,专门负责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同时作为国家助学贷款部际协调小组的日常办事机构。2006年2月,为进一步做好各级各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将“全国学生贷款管理中心”更名为“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近年来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组织开展了“国家资助 助我飞翔”“助学?筑梦?铸人”等主题教育活动,大力传播了正能量,鼓励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培养自强自立、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

国家资助政策帮助数千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完成学业,帮助贫困学子通过接受教育改变了本人及其家庭的命运,有效阻止了贫困代际传递。 2015年,全国累计资助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中职学校、普通高中和普通高校学生(幼儿)8433.31 万人次(不包括义务教育免费教科书和营养膳食补助),与上年基本持平;累计资助金额1560.25亿元,比上年增加138.97亿元,增幅9.78%。自2007年我国着力构建国家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以来,资助资金连续9年保持高速增长。

针对普通高校学费标准调整和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改革全面实施,我国重点加大了对普通高校学生特别是研究生的资助力度,切实减轻了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2015年普通高校资助资金大幅增长:国家助学贷款比上年增加52.87亿元,增幅31.66%;研究生国家助学金、学业奖学金、研究生“三助”比上年分别增加50.43亿元、31.36亿元、7.49亿元。

“十三五”期间,我国学生资助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为目标,以建立“精准资助”工作机制为抓手,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不断创新资助育人途径和方式,努力开创学生资助工作新局面。(文| 曹煦)

北京大学贫困地区发展研究院

后天下之乐而乐,坚持中国贫困问题研究

p86(2)

扶贫故事

消除贫困是人类社会千百年来的梦想,也是国际学界共同面临的难题。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第一人口大国,中国的减贫进程对世界减贫的进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厉以宁先生洞察到这一点,在厉先生辛勤奔走、呼吁及感召下,北京大学的学者们集合起来,于2005年11月6日成立了北京大学贫困地区发展研究院,开启了传承北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统、续写中国人反贫困新篇的历程。

北京大学贫困地区发展研究院成立11年来始终认为,暂时缓解收入上的贫困并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减贫,只有解决人类长期发展的问题,才能解决脱贫人口返贫及非贫困人口陷入贫困的风险,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制定中国的扶贫策略,才是突破中国减贫瓶颈、实现可持续减贫的关键。而中国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应该是以发展经济、全面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核心,在保障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下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在深入中国有代表性的典型区域进行长期调研的基础上,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北京大学管理科学中心、北京大学贫困地区发展研究院编辑出版“区域可持续发展丛书”, 自2008年7月,丛书已出版发行了4辑,每辑6本,共计30部专著。丛书归纳起来主要探讨了以下重要问题:区域形成与区域结构对持续发展的影响,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多种模式,如何选择适合区域特征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路径,如何发挥各区域的不同优势,实现最优的整体可持续发展,如何促进贫困地区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等等。

北京大学贫困地区发展研究院正是以支持和帮助中国贫困地区实现可持续减贫和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以11年来孜孜探求推进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均衡发展,彰显北大学者立于民族振兴前列、用知识精诚报国的品格风范。研究院将一如既往,坚持中国的贫困问题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化,将会产生一系列影响更加广泛的学术成果,将会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文| 曹煦)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中心

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努力建成扶贫脱贫领域的国家智库之一

p87(2)

扶贫故事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中心成立于2011年6月,力求整合国内外扶贫领域相关的各种资源,搭建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平台,构建涵盖政府、企业与学术机构的研究网络,致力于广泛、深入地研究中国扶贫事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促进该领域的政、企、学的交流与合作;积极为政府决策提供信息与建议;为促进扶贫事业的发展,加快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及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中心成立以来先后完成了国家“十三五” 规划前期研究重大课题《“十三五” 期间完善我国扶贫脱贫机制研究》、国家社科基金“精准扶贫机制路径和创新模式研究”,连续三年完成国务院扶贫办《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实施监测报告》《贫困县考核机制/退出机制》《“十三五”扶贫脱贫目标任务研究》等各类扶贫课题40余项,组织并成功举行了7次“中国扶贫开发理论与政策前沿论坛”。首次提出“绿色减贫”新理念并构建了“中国绿色减贫指数”,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绿色减贫研究上处于前沿,出版了《中国绿色减贫指数报告2014》《中国绿色减贫指数报告2016》等扶贫专著20余部,是我国扶贫政策研究的重要智库之一。

中心将继续致力于国内外扶贫开发理论研究、实践探索以及扶贫开发政策研究,搭建扶贫研究与创新的合作交流平台,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为中国扶贫事业发展做出贡献,努力建成扶贫脱贫领域的国家智库之一。(文| 曹煦)

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

探索中国公益领域创新之路,旨在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公正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

p88(2)

扶贫故事

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简称友成基金会)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在民政部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营利性社会公益组织;是国内首家由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的著名企业家发起,以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参与式资助为主要运作模式的创新型非公募基金会。

截至2015年底,友成基金会自主研发试点了包括友成志愿者驿站、友成小鹰计划、友成常青义教、友成创业咖啡在内的创新性公益平台型项目11个;资助各类社会组织161个;受益人群覆盖全国21个省市。其中友成扶贫志愿者驿站、电商扶贫、双师教学、常青义教、以爱净水等扶贫项目,在全国20余省精准的解决了贫困地区学生、教师、返乡青年、建档立卡户及其子女等人群的教育、健康、家庭收入等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扶贫志愿者驿站是友成基金会“扶贫志愿者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打造扶贫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抓手。截至2015年,130个各级驿站覆盖广西、四川、云南、贵州、内蒙、河北等 13 个省、市、自治区,得到了包商银行、松下集团、招商证券等一批爱心企业捐赠支持,受赠资金 600 余万元,其中 2015 年得到捐赠款 210 余万元。驿站目前开展自然灾害救助、教育扶贫(常青义教)、双师教学、小额信贷、社区建设、青年能力培养、科技扶贫、乡村医疗等多个扶贫项目,被写入《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文| 曹煦)

彭丹|著名影星

扶贫路上的红色艺人

p89(2)

扶贫故事

彭丹,中国健康扶贫工程理事会名誉会长,全国青联常委 ,甘肃省政协委员,著名“红色艺人”。

彭丹非常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爱心,一直积极致力于社会慈善公益活动的推广,为贫困儿童求学、伤残病人摆脱病魔不遗余力。自1996年至今,连续18年向四川省金堂县阳光小学14名贫困失学儿童提供无偿资助,使他们得以从小学到大学完成求学之路。

2001年至2010年,彭丹先后两次向四川省康骨医院捐赠人民币150万元,成立了“彭丹爱心基金会”,使得众多股骨头坏死的残疾儿童和病人摆脱了终身的痛苦。2006年,她为“大地之爱——母亲水窖”工程慷慨解囊,使许多西北地区的贫困家庭走出了生存和生活的困境。2010年,彭丹又向“增爱公益基金会”捐赠人民币100万元,并成立了“增爱彭丹专项基金”,为矿难孤残人士和儿童福利事业做出了新的贡献。2013年甘肃地震,彭丹是第一个抵达重灾区的明星委员,并现场捐款40万元现金和灾区急需物资救助当地百姓。

从美国到香港,从香港到内地,从中国到世界,彭丹从芭蕾舞的足尖起步,从《天鹅湖》飞进了屏幕,飞进了国际舞台,她始终以自己是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怀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一颗爱国之心,怀着对事业无尽的追求和挑战,怀着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与生俱来的爱心,她在磨练着演技的同时,仍在继续着自己的公益事业。

在今年的甘肃省政协会议上,彭丹委员提出“种电”扶贫计划:一种充分利用太阳能的无限资源,以资本为核心,以先进技术为依托,以个体或集体为组织形式的新兴能源供应体系。让农民去种电不仅能够使贫困人员脱贫致富,同时也使农民成为城市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能源提供者。(文| 曹煦)

李小云|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小云助贫中心发起人

用河边实验探索偏远山区贫困村庄的脱贫路径

P90(2)

扶贫故事

李小云,教授,博士生导师,原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院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李小云长期从事扶贫政策和扶贫实践的研究,他发起成立了小云助贫中心,小云助贫中心从2015年年初开始进驻河边村,在河边村展开旨在探索贫困综合治理的河边实验。

云南省勐腊县河边村是一个瑶族居住的贫困山寨,全村有58户贫困村民,全村人年均收入不到4000元,但是人均年支出却远远高于4000元,债务是河边村的普遍现象,收入不抵支出使得河边村长期处于极度贫困的状态。河边村的贫困是许许多多地处偏远山区少数民族地区深度性贫困的一个缩影,河边村的贫困治理实践对于类似的贫困村庄的扶贫具有实践上的借鉴意义。

河边实验的基本框架是通过公共资源的“输血”式投入,完善“造血”的条件,将扶贫资源的投入转变成可持续增值的农户资产,建立以贫困群体为主导的贫困综合治理模式。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河边村的贫困面貌开始得到改善。小云助贫中心将自己定位为贫困农户的支持者和政府的协助者,通过组织河边村青年创业小组和发展工作队在扶贫的过程中建立贫困群体的扶贫主体性意识和贫困群体主导扶贫过程的能力。小云助贫中心与勐腊县政府密切配合,协助勐腊县政府制定了河边贫困综合治理的规划,引导政府的公共投入投向能够产生收入的不同方面,形成了农户主导、政府领导、社会组织支持的精准扶贫的扶贫方式。

该方案的提出以及根据该方案所制定的贫困综合治理规划,得到了中央、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政府的高度评价和高度关注。勐腊县政府将河边村综合治理方案列为全县解决类似问题的基本框架,按照河边实验的方式进行推广。(文| 曹煦)

汪三贵|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博导

对中国扶贫成就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价,对中国具体的扶贫政策进行实证评估

p91(2)

扶贫故事

汪三贵教授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研究农村贫困问题,是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名列前茅的贫困问题专家。以首席专家身份先后主持两项国家重大社科项目“我国特殊类型贫困地区扶贫开发战略研究”和“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机制与政策研究”。

汪三贵教授的学术贡献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对中国在30多年内减少7亿多贫困人口、贡献全球减贫90%的巨大成就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价,并对中国具体的扶贫政策进行实证评估。研究发现中国以往以区域为对象的扶贫开发战略和政策在总体上是有效的,缩小了贫困地区和其他地区的相对差距,但也存在最贫困的农户没有平等受益的问题。

二是对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的县级和村级贫困瞄准进行了深入的实证研究,在学术上首次定义了贫困的瞄准缺口和瞄准错误的概念和计算公式,定量分析了县级和村级瞄准错误的类型和大小及其原因,明确提出农村扶贫需要从区域瞄准转向家庭瞄准,为精准扶贫方略的提出提供了科学依据。

三是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中国贫困线的确定方法和存在的问题。通过比较主要国家的贫困线,得出中国的绝对贫困线是一条赤贫线,与中国的实际发展水平不符的结论。提出了中国贫困线调整的原则、方法和具体方案。该成果为中国政府调整贫困标准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思路。

四是对贫困地区的农村金融市场状况,特别是贫困农户的信贷供给与需求进行了系统的实证研究,对中国小额信贷和金融扶贫的模式和效果进行了评估。

五是对中国精准扶贫的背景、理论、机制和模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特别是对产业精准扶贫和资产收益扶贫的理论和模式、异地扶贫搬迁方式和效果进行系统研究,为不断改善精准扶贫实践提供依据。 (文| 曹煦)

————————————————————————————————————————

2016年第40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2016年第40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网络编辑:崔晓萌)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