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财经 > 宏观 > 正文

首届中国扶贫论坛| 高端对话:精准扶贫的理论创新与成果转化

文章导读: 9月27日,由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人民日报社指导,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主办,定西市委、市政府联合承办的首届中国扶贫论坛在甘肃省定西市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为“精准扶贫与全面小康”。

文|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 记者 刘冰倩

图| 《中国经济周刊》视觉中心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

2

9月27日,由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人民日报社指导,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主办,定西市委、市政府联合承办的首届中国扶贫论坛在甘肃省定西市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为“精准扶贫与全面小康”。

本届扶贫论坛第二场高端对话的主题为“精准扶贫的理论创新与成果转化”,由《中国经济周刊》编委、采访二部主任张璐晶主持,参加该场对话的嘉宾为:北京大学贫困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雷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中心主任张琦、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主任李国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李芸、勐腊小云助贫中心执行干事长张萍、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主任张静。

北京大学贫困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雷明:精准扶贫如何做得更精

我们要做精准扶贫,要实施精准扶贫这个战略,首先要对精准扶贫有个精准的理解。精准不仅是准,更在于精;准,很容易做到,这一年各个贫困地区、贫困片区,在建档立卡、摸清家底、精准识别方面已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通过识别,各地政府现在已经做得非常到位,且成效非常大。但是,现在我们面临一个问题:怎么做的更精?我认为要从以下六个方面来考虑:

一是对接要精。不仅要对得准、对得上,而且要对得有成效,这个对接不仅是项目的对接、政策的对接、人员的对接、人财物的对接,更主要的是方式方法。我们的思想观念的对接,一定要切实地围绕贫困人口确切的或者真实的需求来对接。我们提供项目,提供资金,从我们提供方和供给方来说都是好的,从第三方来看也不错;但有时候对于我们对接的贫困对象而言,却可能不是他们想要的,或者他们感觉对接不是特别好。所以对接一定要精,一定要找到我们对接的对象;同时,采取的措施和方法,一定要围绕个体确切和真实的需求而提供。

二是动员要精。在新一轮扶贫攻坚的进程中,全面脱贫共建小康要演化成社会各个主体自觉、自愿的行动,不是把扶贫攻坚事业当做一个项目,而是当做一个事业来做,这样扶贫攻坚就有一个持久性的、持续性的效果。

三是模式要精。各个地方贫困的原因、个体的差异是千差万别的,个性化非常强,我们在提供扶贫方式、扶贫模式上,仅仅针对异地搬迁而言,各地有各地特殊的区情、县情、市情。要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具体的模式。一个模式的好和坏,取决于在搬迁过程中,是否搬得出、稳得住、能够持续。所以在模式选择上一定要精,而且还要精益求精。

四是机制要精。在经济学上,要有一个激励相融的机制的形成。所谓激励相融的机制,主要体现在参与这项事业的各个主体,包括政府、企业、社会组织、贫困对象,能够在这么一个机制下,是心情舒畅、非常高兴地来参与和完成这个事业。如果机制不相融,肯定会形成脱贫攻坚的一个劣势。究竟是用政府的力量还是用市场的力量来解决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呢?这个要视情况而定,不能一刀切。在这个机制上,一定要与时俱进、适时而为,根据发展的阶段和发展特征来选择社会各个主体的参与。

五是服务要精。政府主要是提供服务,这个服务不仅要准,而且要精。公共服务,我们的社保,医疗,教育,在不同贫困地区,不同贫困群体,不同贫困对象上要实施个性化的服务,个性化的服务一定要做到位,这样才能把整个扶贫攻坚事业做好。

六是保障体系要精。只有一个充分的、健全的、公正的保障体系,才能保证扶贫工作,扶贫事业顺利进行。

北师大中国扶贫研究中心主任张琦:绿色减贫是精准扶贫的有效方式

最近几年,北师大中国扶贫研究中心主要做了这几项工作:在全国各地,尤其14个片区,进行了调研;对考核机制、退出机制进行了一些研究并形成了报告;做扶贫研究、政策研究,作为理论工作者,提出了“绿色减贫”的理念。

第一,为什么提出绿色减贫理念?绿色发展和共享发展结合起来,就是绿色减贫。第二,绿色发展和减贫是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一个目标,而且是一个首要的目标。在17个大的目标和169个子目标当中,扶贫和绿色发展是首要的目标。第三,绿色减贫是可持续性最强的扶贫脱贫的新方式。绿色减贫打破了以前传统的扶贫的方式,它的动力机制、就业的方式都发生了新的变化,新的路径也发生了变化,以绿色发展带动扶贫,成为一种新的方式。第四,绿色减贫在新常态下,包括很多新的实践和创新、发展中,我们把它称为中国绿色减贫的新行动,这里面包括了旅游扶贫、特色产业方面的扶贫。第五、绿色减贫是精准扶贫的有效方式。

绿色减贫如何来衡量?它有个理论基础,减贫和扶贫脱贫达到社会目标、经济目标和生态目标的结合,统一、一致。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建立一个绿色减贫指数。绿色减贫指数,包括这几个方面:第一,绿色增长的绿化度。第二,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第三,要减贫,社会发展能力如何?第四,减贫脱贫的成效如何?

如何来促进绿色减贫?我们提出了几点。

第一,对定西扬长不避短。甘肃缺水,我们把贫困分成两种绿色贫困,一种是缺乏绿色的贫困;另外一种绿色很多,但是污染破坏的很严重造成的贫困。我们可能处于绿色方面的欠缺,在这个基础上,还是要加大绿色的支持,所以要扬长不避短。第二,差异化策略。不能别人做什么,我们做什么,更多的是发挥我们自己的特长,自己产业的特长。第三,抑贫式发展。很多地方存在偏向和偏差,扶贫脱贫的贫困人口没有达到效果,这方面是抑贫式发展。第四,产业绿色化和绿色产业化。我们要发展、要绿色、绿色要实施,最后的长期化、可持续必须要产业化,只有产业化才能可持续。第五,充分利用这次良好的扶贫脱贫的时机,充分利用各方面的经验。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应该对贫困地区减税免税

贫困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很多人认为贫困地区的人太消极,太惰性,太懒,经济发展中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这种说法我是反对的,特别是中国的贫困主要是社会客观的环境造成的。比如说生态地理自然条件特别的差,我们天上的雨水很少,我们需要用人工降雨来解决,所以它是外部的问题,不是主要的问题。贫困地区的人的艰苦奋斗的精神,乐观的精神,坚韧的精神超过其他地区,他所面对的困难要比良好发达地区的要多得多,现在贫困地区干什么事情都是投入多,产出少,这是自然环境造成的,所以我们现在对贫困地区,我一直认为,中国的贫困地区是客观条件造成的影响更大,所以我们要想尽办法在改变客观环境,这个客观环境还包括我们看到的政策问题,不是贫困地区的人的问题,是政策问题,我们要改变、改善政策。

政策,我们的扶贫政策是真正用力,用心的一个要点所在。我们的政策存在一定缺陷,没有到位。对于贫困地区在政策上面的不合理现象,应该赶快纠正,对贫困地区的减税免税才是正当的。国家任何地区的贫困县,财政收入不足以支付基本的支出的时候应该减免税收,不仅解决当地人民不合理的负担,还可以吸引更多真正的愿意来的投资家、企业家。如果减免税收的话,肯定有更多有效益的有利润的企业家到这里来投资。比如农产品加工,比如纺织业的服装加工,比如说劳动力非常便宜,能吃苦耐劳,他们一定会来的,甚至还有高精尖的电子产品的流水线的作业,他们的投资都会到这里来。为什么不减免税收,吸引更多的投资来呢?所以我认为公共政策没有做到。

政策没有到位,是一些项目投资安排上没有达到,比如应有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不是达到了像别的基础设施建设那样集中全力使用最大的力度,最多的手段,最有效率的做法来做?所以我们贫困地区的公共政策要做的地方还有很多。即使说今天早上讨论的异地搬迁的问题,我认为也没有到位,咱们国家给了人均6万的搬迁费,这6万够吗?难道就地搬迁吗?真正的搬迁是向城市搬迁。

最后一点,在政策上,当然还要注意我们的扶贫效率,产业开发,市场性开发,因为扶贫并不是完全是政策性的公共性的公益性的无盈利的,贫困地区也有很有利的盈利的机会,比如说它的原材料,劳动力成本,吃苦耐劳的精神,还有灵活机制的做法,所以说贫困地区也应该引进各种各样的市场性方法,比如说最近引起争议的关于证监会的IPO的扶贫方案,这个方案非常正确。扶贫地区优先进入IPO是破坏资本市场的做法,这种说法非常错误。证监会的做法指的是达到一致标准的情况下,让你优先排队。贫困地区达到上市公司的企业一定是精兵强将,贫困地区应该充分利用现代的优胜劣汰的真正是短兵相接的刺刀见红的市场融资方法,也要采用市场性的投资基金,比如说扶贫基金,市场性的私募基金,市场性的各种PE或者说资本市场,让他们到贫困地区来大显身手,贫困地区也能更加好的搭上市场化,资本市场发展的快车,实现市场化的发展。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主任李国祥:产业扶贫是治贫的根本性措施

产业扶贫在中国扶贫的每一个阶段基本都是重要的举措,到今天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扶贫攻坚,仍然把产业扶贫作为一个重要的举措,或者作为一个重要的路径。产业扶贫应该是治贫的根本性的措施,要让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如果贫困的家里有一个产业,他们脱贫就就有了基础。早期的时候,产业扶贫对整个中国的扶贫贡献突出,中国7亿人的人口脱贫,主要是靠产业扶贫,剩下5000多万人口,现在我们提出5个一批,产业扶贫也是摆在突出的位置。

整个贫困地区,大家普遍把产业扶贫、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作为一个首要的或非常重要的、脱贫攻坚的任务。有人提出来,现在整个农产品出现了过剩的状况,这个过剩不仅仅是国内的生产,还包括进口。贫困地区为什么还要去发展生产能力?如果我们的贫困地区产业生产能力提高,应该提高到什么度?或者怎么样提高生产能力,是我们扶贫攻坚在产业扶贫当中必须思考的问题。

第一,生产能力的问题,我们必须要考虑它。整个中国的农业搞不过国际,我们贫困地区发展的很多农业生产搞不过平原地区、搞不过离大城市消费集中产区的;但其实他们的很多支撑产业发展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的。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怎么样循着发展优势产业,这非常重要。

第二,贫困地区如果走产业脱贫,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要考虑。现在是精准扶贫,资金项目围绕贫困户在转,但当我们围绕贫困户在转,把这个产业扶持起来之后,如果这个市场出现了不确定性,或者市场剧烈波动怎么办?针对产业扶贫,怎么样通过政策,特别是政策性方面,不仅要保自然风险,而且要保市场风险,在这个方面,国家要尽早出台政策,作为地方要有配套措施,否则农民发展产业的时候,极有可能在市场上遭受不测的时候反贫。

第三,我们依赖政策来保障农户的抗风险能力之外,最重要的是体系化。现在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比较注重生产能力、生产体系的建设,要注重产业体系建设,产业扶贫一定要把整个产业搭建起来,我看到定西在马铃薯转型,延长产业链,开拓整个的需求空间。整个国家提高产业竞争力就靠一二三产业融合来发展。

我们要构建一个新的经营体系,定西做的非常好,一个是市场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再加上基地,整个经营体系的构建,特别是在构建这个体系的时候,要注意新型的龙头企业,外来资本,或者规模性农户跟小农户之间的关系。定西的做法,整个扶贫资金的动员组织,是围绕着农户的。整个的国家现代农业体系的构建是不相同的,或者是有区别的,主要的是怎么样来运用扶贫资金,让我们更多的贫困农户,甚至让每一个农户都能够参与到新型的经营体系当中去。让我们的贫困地区在整个的产业扶贫当中更多的来分享,而不是分摊风险。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李芸:相对于物质扶贫,精神扶贫同样重要

长期以来,我们主要从物质层面,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解读贫困,定义贫困,而贫困的精神心理特性和社会文化属性方面往往被忽视,其实精神贫困可能是一个更加隐蔽,更加可怕的社会现象。这部分贫困人口,一是没有很强的自我发展的愿望,主要依赖外部的扶持,自己不主动脱贫,或者是他有脱贫的愿望,但他没有能力,缺乏自主的精神,这些现象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比如说地理的、文化的、教育方面等等的原因。

现在大家讨论比较多的是物质贫困,目前扶贫的难点,并不在于物质贫困,相对于物质扶贫,精神扶贫上做的还相对较弱,如果说贫困人口自身不努力、不主动、不作为,可持续脱贫就变成了一句口号了。针对精神脱贫很多地区这些年来有一些探索,推出了一系列的举措,比如说他们提出的文化扶贫,包括近几年甘肃临夏市搞以德扶贫,强化党建引领,突出道德帮扶,这方面是有一些经验的。这些精神扶贫主要是通过深入宣传发动群众坚定群众脱贫的信心,点燃群众致富的理想,借助帮扶单位干部职工的智慧,变输血为造血,让勤劳致富变成主流。

可以说,扶贫攻坚不仅要改变贫困人群的生产生活环境,更要改变他们的心理环境,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外力必须借助内力才能真正的发挥作用。精神扶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第一,从儿童教育抓起。从青少年开始,让他们树立起自强的精神。其次要加强对贫困地区的文化建设,加强对贫困群众的文化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转变落后的思想观念。特别是要转变落后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引导建立与市场经济和现代文明相适应的新观念,新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模式,真正激发人民群众致富的热情。

第二,为贫困户量身定做针对性强的组合式的服务措施,促进贫困群众的思想的真正转变,实现物质增长和精神进步良性循环。

第三,推动贫困地区人口流动,包括引进来和走出去,比如现在社会帮扶的一些企业,一些人,机构到贫困地区来,他们带来一些先进的思想和技术,通过与当地的贫困地区的人群进行交流,也能带动他们生产生活方式,包括他们思想的一些转变,这些都是非常积极的触动。

另一方面,贫困地区的群众通过外出务工的机会,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可以说从一种生活方式进入到另一种生活方式,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学习到一些新的思想,新的技术,新的生产生活方式,这些都能引起他的精神面貌上的改变。

勐腊小云助贫中心执行干事长张萍:河边村贫困综合治理试点经验

扶贫工作真的不容易,每一步都是困难重重,每一步都是挑战。

小云助贫中心为什么选择河边村作为我们的一个贫困综合治理的试点,主要是三点考虑:第一,这个地方很贫困。第二,与他们的居住环境有关。第三,这个地方比较具有代表性。

河边村非常贫困,处于深度的长期的结构性的贫困陷阱,也就是说,河边村是没有任何的基础设施可言的,而且也是远离交通要道,路况非常差,每到下雨会发生土质塌方,滑坡的现象非常危险,下雨的时候,河边村的村民很难走出去,外边的人很难走进来。他们的环境非常差。有个很有意思的故事,有个村庄是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绿化、共场所做得很好,卫生间也有,但是当你走进去,你发现他们根本没有用。所以精神贫困特别重要,卫生意识、很多意识都需要各方面引导和教育。

教育和医疗支出非常大,因病所导致的家庭劳动力短缺和医疗支出的直接负担,对农户的家庭负担造成了双向的缩减。我们的统计里,河边村平均每户欠债2万块,年人均收入在3千多但年人均支出却在7千多,他们的收入少于支出而且收入不抵债。这样很难摆脱贫困,容易陷入贫困的陷阱。

这样贫困的陷阱,我们觉得唯一的出路就是对这个村庄进行综合治理,所以我们基于刚才所说的贫困的诊断、基于对深度贫困陷阱的分析,借助网络招募了具有对口专业的志愿者,做了五个系统的河边村的贫困综合治理规划。这几个规划,我们招募的志愿者得到了友成扶贫基金会很大的支持,而且志愿者是无偿来提供技术服务,有来自上海、北京、深圳的景观绿化师,建筑师等等。

规划出来之后,我们没有马上落实,有12名村民组成的河边发展工作队和10名平均年龄在22岁的河边青年创业小组,由这两个团队来形成村内的核心骨干力量,调动其他的村民积极的参与。我们同步的规划出来之后,我们拿着规划跟县政府和乡镇政府谈我们的规划,他们非常的认同我们的扶贫规划的理念,并且整合进来了异地扶贫搬迁项目,整村推进和安居工程的项目,这个资源的整合,意味着我们规划的基础设施的资金都得到了解决。而且政府提供了每户6万元的住房补贴、20年的无息贷款,这样村民的住房的资金也有了。

从此之后,政府挂钩的勐腊第一单位和公益组织形成了合力,来推进河边村的贫困综合治理的项目,现在已经启动的项目有基础设施、住房改造、产业扶贫、公益性社区能力建设等等。

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主任张静:如何抓住互联网的抓手做扶贫

作为友成基金会和小云助贫来说,我们更重要的在基层做一些扶贫方面的工作。友成基金会都在谈社会创新,在扶贫的事业中怎么来创新?我们找了一个抓手,这个抓手是互联网。我们做了两件事:

第一,教育扶贫。我们想解决一个问题,就是城市的教育质量和农村的教育质量不公平的事情。在整个农村,教育的政策非常好,作为一家公益组织我们解决的是农村的教育质量的问题。我们做了一个双师教学,就是两个老师,一个老师在城里,一个老师在农村,我们用什么方法把他们两个连接起来呢?就是互联网。我们跟人大附中合作,我们把人大附中初一到初三的课录制下来,我们让农村的老师在网上学习这个课程,把这个视频带到课堂中,他的学生就学到了人大附中的课程。同时人大附中的老师会提问,他的学生会回答。我们鼓励学生定期地到网上看、去复习课程。这就是双师教学,用互联网的方式。

第二,电商扶贫。电商扶贫作为整个精准扶贫工程之一,最近两年做的非常的火热。电商扶贫是链条非常长的扶贫工程,我觉得工程这两个字对电商扶贫来说非常合适,因为涉及到方方面面,包括从电信部门要做很多网络的铺设工作,还有地网,还有仓储物流,特色农产品的产业的发展,包括还有产品的包装,还有产品的质量追溯,各大平台的参与,链条非常长。作为公益组织你要扮演什么角色,我们抓住了人的工作,叫做精神扶贫。我们搭建了平台,只做农村电商的课程,利用线上平台的培训,加线上培训师的培训,我们给了他们6个月的孵化,我们培训完了之后,还要扶上马送一程,因为我们是社会机构,我们的培训目标是让这些人,贫困户学到这样的技能以后,有流量,有稳定的收入,这才是我们最终的目标。

我们现在在全国的5个省做了1万名贫困地区学员的培训,这些学员有村官,有第一书记,有贫困户,所以我们也有一个模式:我们培训了一些致富带头人,就是一店带一贫,贫困户可能只能养养鸡,收一些鸡蛋,做一些农产品的初级加工,你就去做这个,我们培训出来的人帮他卖,大家今后在网上买贫困地区农产品的时候,对方说“亲,我有什么可以帮你的吗”,这个人有可能是60多岁的老大爷,也有可能是一个贫困女性,怀里抱着一个小孩。 

第三,扶贫是全社会的事,是全民的事情,如果你去购买贫困地区的农产品,就是一种帮扶。另外我们呼吁更多金融方面的企业,包括医疗方面,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公司,能够关注到农村的市场,因为他们真的很需要这方面的服务。我们友成基金会的理念是因友而成,因你而变,我们做的事情特别小,如果每个人都做这样一个小小的事情,可能这个社会就有大大进步。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网络编辑:张芳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