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财经 > 宏观 > 正文

北师大中国扶贫研究中心主任张琦:绿色减贫是精准扶贫的有效方式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记者 崔晓萌) 9月27日,由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主办,中共定西市委、定西市人民政府承办的首届中国扶贫论坛在定西市举行。下午,与会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及企业家就“精准扶贫的理论创新与成果转化”展开了一场高端对话,建言献策。

北师大中国扶贫研究中心主任张琦在对话中表示,定西是扶贫开发最早的地方,最近几年,我们北师大在全国各地,尤其14个片区,包括甘肃渭源来过,去年专门在这里进行了调研,最近几年,我们主要做了这几个方面的研究,下面我们给大家做一个介绍和汇报。进行讨论和分享。

张琦

张琦 《中国经济周刊》视觉中心首席摄影记者肖翊 摄

我们前三年做了14个片区的规划实施的评估,这是完成国务院扶贫办的,这个不公开,但是对14个片区进展,投资,以及各方面的十大工程等等的进度有个把握。

第二项工作,我们对考核机制,退出机制进行了一些研究,这个也分别形成了报告,报告到国务院扶贫办,汪洋副总理对此有过一个批示。第三个,我们做扶贫研究,政策研究,其实在很多部门,尤其是政策制订部门做的非常多,我们作为一个理论工作者来研究什么呢,所以我们在这个基础上,提出来一个绿色减贫,绿色减贫怎么说呢?我们提出来是绿色发展。

第一,为什么提出绿色减贫理念?一个是绿色发展,这次的五大理念里面,绿色发展核心,最后一个是共享发展,两个结合起来,绿色发展和共享发展是绿色减贫。共享的结果,尤其是扶贫脱贫,这是一个方面。

第二,绿色发展和减贫是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一个目标,而且是一个首要的目标。在17个大的目标和169个子目标当中扶贫和绿色发展是首要的目标,尤其扶贫脱贫。

第三,绿色发展。绿色减贫是可持续性最强的扶贫脱贫的新方式,绿色减贫打破了以前传统的扶贫的方式,它的动力机制,就业的方式都发生了新的变化,新的路径也发生了变化,这时候以绿色发展带动扶贫,成为一种新的方式。也是我们国家到了一定程度以后,现在新常态必须实施的一个绿色减贫。

第四,绿色减贫在新常态下我们很多新的实践和创新、发展,我们把它叫中国绿色减贫的新行动,这里面包括了旅游扶贫,包括特色产业方面的扶贫,光伏,包括电商,今天上午也有介绍了,电商在近期开始试点。

第五,绿色减贫是精准扶贫的有效方式。

绿色减贫如何来衡量它?它有个理论基础,我们在这个基础上,减贫和扶贫脱贫达到目标是什么呢?就是社会目标,经济目标和生态目标的结合,统一、一致。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建立一个绿色减贫指数,这个绿色减贫指数,也是在2010年开始做绿色发展指数的基础上的一个扩展。包括这几个方面,第一个绿色增长的绿化度,经济增长了,但是你是一个传统的,还是用绿色的呢,就是用绿化度来衡量它。第二个是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第三个要减贫,社会发展能力如何?第四个减贫脱贫的成效如何?

如何来促进绿色减贫?我们提出了几点,也是针对近期和整个绿色减贫提的几点。

第一、对定西扬长不避短。甘肃缺水,我们把贫困分成两种绿色贫困,一种是缺乏绿色的贫困,另外一种绿色很多,但是污染破坏的很严重造成的贫困,我们可能处于绿色方面的欠缺,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是要加大绿色的支持,所以要扬长不避短。

第二、差异化策略,不能别人做什么,我们做什么,更多的是发挥我们自己的特长,自己产业的特长。

第三、抑贫式发展。很多地方存在偏向和偏差,扶贫脱贫的贫困人口没有达到效果,这方面是抑贫式发展。

第四、产业绿色化和绿色产业化,我们要发展,要绿色,绿色要实施,最后的长期化,可持续必须要产业化,只有产业化才能可持续。这是产业绿色化和绿色产业化,这方面定西如何做的更好?

第五、充分利用这次良好的扶贫脱贫的时机,充分利用各方面的经验,我前段时间跟国土资源部做一个异地搬迁,如何利用异地搬迁的增减挂的指标,省内流动筹备一些资金,在这方面,四川、贵州、河北做的非常好,筹集资金,四川筹集了13多亿,甘肃是否可以利用省内的优势来做这个,这是非常大的一个效果。

甘肃在扶贫脱贫当中一直处于在创新发展探索的也是出了很多的经验,贵州和甘肃在扶贫领域确实在全国来说做的非常好,我们在下面去调研,扶贫领域的干部特别辛苦,尤其是乡镇以下的,我们调研的时候,他们是很长时间才回到家里,所以扶贫脱贫需要我们一起共同努力,共同来到2020年实现这个目标。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网络编辑:崔晓萌)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