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财经 > 宏观 > 正文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李芸:相对于物质扶贫,精神扶贫同样重要

文章导读: 扶贫攻坚不仅要改变贫困人群的生产生活环境,更要改变他们的心理环境,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外力必须借助内力才能真正的发挥作用。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记者 崔晓萌) 9月27日,由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主办,中共定西市委、定西市人民政府承办的首届中国扶贫论坛在定西市举行。下午,与会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及企业家就“精准扶贫的理论创新与成果转化”展开了一场高端对话,建言献策。

李芸

李芸 《中国经济周刊》视觉中心首席摄影记者肖翊 摄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李芸在对话中表示,长期以来,我们主要从物质层面,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解读贫困,定义贫困,而贫困的精神心理特性和社会文化属性方面往往被忽视,其实精神贫困可能是一个更加隐蔽,更加可怕的社会现象。比如,今年我们在湖南调研时遇到一位精神上的贫困户,通过县委的对口帮扶,帮他找到清洁工的工作,他做了一个星期就放弃了,他说我受不了这个苦,丢不起这个人。今年夏天在宁夏调研时,不少村民对能拿得上低保为荣,这个情况可能不是特别普遍,但是在部分群众身上还是有体现。这部分贫困人口,一是没有很强的自我发展的愿望,主要依赖外部的扶持,自己不主动脱贫,或者是他有脱贫的愿望,但他没有能力,缺乏自主的精神,这些现象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比如说地理的、文化的、教育方面等等的原因。

现在大家讨论比较多的是物质贫困,目前扶贫的难点,并不在于物质贫困,相对于物质扶贫,精神扶贫上做的还相对较弱,如果说贫困人口自身不努力,不主动,不作为,可持续脱贫变成了一句口号了。针对精神脱贫很多地区这些年来有一些探索,推出了一系列的举措,比如说他们提出的文化扶贫,包括近几年甘肃临夏市搞以德扶贫,强化党建引领,突出道德帮扶,这方面是有一些经验的。这些精神扶贫主要是通过深入宣传发动群众坚定群众脱贫的信心,点燃群众致富的理想,借助帮扶单位干部职工的智慧,变输血为造血,让勤劳致富变成主流。

可以说,扶贫攻坚不仅要改变贫困人群的生产生活环境,更要改变他们的心理环境,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外力必须借助内力才能真正的发挥作用。精神扶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第一,从儿童教育抓起。从青少年开始,让他们树立起自强的精神。其次要加强对贫困地区的文化建设,加强对贫困群众的文化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转变落后的思想观念。特别是要转变落后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引导建立与市场经济和现代文明相适应的新观念,新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模式,真正激发人民群众致富的热情。

第二,为贫困户量身定做针对性强的组合式的服务措施,促进贫困群众的思想的真正转变,实现物质增长和精神进步良性循环。

第三,推动贫困地区人口流动,包括引进来和走出去,比如现在社会帮扶的一些企业,一些人,机构到贫困地区来,他们带来一些先进的思想和技术,通过与当地的贫困地区的人群进行交流,也能带动他们生产生活方式,包括他们思想的一些转变,这些都是非常积极的触动。

另一方面,贫困地区的群众通过外出务工的机会,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可以说从一种生活方式进入到另一种生活方式,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学习到一些新的思想,新的技术,新的生产生活方式,这些都能引起他的精神面貌上的改变。

最后我祝愿各地在精神脱贫上多出成果,多出经验,精神扶贫与物质扶贫互为支撑,共同推进扶贫攻坚的进程。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网络编辑:崔晓萌)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