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杂志 > 正文

一座中原小城的协同式交通管理

“七朝古都”偃师,河南西部的一座县级城市。在市民出行方式和交通参与者构成比道路里程变化更快的今天,仅有40多名交警的偃师如何能够从容管辖1516公里道路、15万名驾驶人?《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近日专程前往该地进行调研,并得到了极具推广意义的答案。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王克 ●郭振华 | 河南报道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38期)

“七朝古都”偃师,河南西部的一座县级城市。在市民出行方式和交通参与者构成比道路里程变化更快的今天,仅有40多名交警的偃师如何能够从容管辖1516公里道路、15万名驾驶人?《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近日专程前往该地进行调研,并得到了极具推广意义的答案。

安全教育有了公私合作

《中国经济周刊》调研偃师的第一站是通运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学校,之所以选择一所驾校为首个调研对象并不是因为该校规模大、设施全,以PPP方式建成的高水准“交通安全警示教育基地”才是真正的“吸睛”之处。

如何从源头上养成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意识和行为习惯,这是各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始终不变的重要议题,而现有的驾校课程及记分学习不仅很难满足“全民培训”的要求,其枯燥无味的教学方式也直接影响培训效果。2014年5月,偃师交警大队与当地最具实力的通运驾校达成合作协议,本着自愿、共赢的原则合作建设偃师市机动车驾驶人警示教育基地——通运驾校提供硬件设施,交警大队负责组织培训。2015年3月,总面积600多平方米的基地正式向市民免费开放,基地采用了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多媒体展示和模拟技术,交通安全知识学习、交通安全学习体验、醉酒驾驶模拟体验、安全行车学习体验、儿童安全学习体验等数十项互动式学习内容使交通参与者接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立体教育。

通运驾校校长陈宏玉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参与交通安全培训基地这样的政府项目建设是一件共赢、多赢的事情,所以当交警大队的领导与他商谈相关事宜时可谓一拍即合,设计、建造过程以及此后的日常运营双方的配合也非常愉快。“培养机动车驾驶人的安全意识本是驾校教育的应有之义,作为老牌驾校我们义不容辞;公安部专家直接规划、设计和指导安装基地的软硬件设施,迅速提升了一个民营驾校的技术层次;政府部门组织社会各阶层人士到驾校学习观摩更使其成为金钱难买的广告载体。此外,因为增加了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交通安全培训,我们已经成为中原地区乃至全省、全国教学科目最为完整的驾驶人培训机构,这笔投资非常值得。”

据偃师市交警大队大队长白智敏介绍,警示教育基地建成后由交警大队负责运营,到目前为止已经接待各种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中小学校参观学习1200多场次,违法记分机动车驾驶人学习100多场次,外省市兄弟单位和有关部门也多次派员前来观摩取经,每年参观者近8万人,为提高全民安全意识,减少交通事故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当地了解到,警示教育基地的PPP模式在便民服务等方面也发挥了有益的示范作用——偃师交警大队和辖区几家驾校合作建成“科目三”考场,单日考试能力200人,实现了机动车驾驶人“本地报名、本地考试、本地发证”的目标;与汽车修理厂及保险公司合作成立交通事故快速理赔中心以减少交通事故处理环节,一年处理无争议案件600多起,有效缓解了轻微事故造成的交通拥堵和车险理赔难问题。

交管设施也能民建民享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偃师虽然只是一个县级城市,但车管机构以及遍布城市的道路指引、隔离等各类设施却“一个也不能少”。对于偃师交警来说,无论是警力还是财力,要建设、运行这些设施并保持其“靓丽如新”都面临巨大挑战。此时,“社会协同”又开始发挥巨大能量。

偃师市车辆管理所过去一直租用一家企业面积不到150平方米的办公房对外服务,到2013年时已明显感到远远不能适应业务需要,用时任所长曲建立话来说,那是“秩序乱、办事难、群众怨声载道”。然而,建设新的车管所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当年又逢偃师市重点工程密集,完全依靠财政显然不合时宜。偃师交警领导班子经过认真调研和多方接触,决定吸纳社会资本和社会资源共同建设车管大楼。2013年元月,偃师市龙腾汽车城建成并投入运行,尚有部分地块闲置未用,偃师交警大队和汽车城业主龙腾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协商决定,由龙腾汽车城承建车管所大楼,以公私合作赢取综合效益。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现场看到,新的车管所占地约60亩,办证大厅2000平方米,集车辆管理、考试中心、教育培训为一体,与车辆上牌、检验相配套的机动车尾气环保监测站、机动车检测站等配套企业随后也“尾随”至此与车管所比邻而居。据偃师市交警大队副大队长兼车管所所长赵宏伟介绍,新所开始运行后,偃师车辆管理所平均每月接受约3000次群众评价,满意率达到100%。而“4S店旁直接上牌照”成为一大卖点,汽车城的经营业绩也随之得到较大提升。

从驾校驱车进入城区,《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注意到,沿途的交通引导及道路隔离设施都很美观整洁,陪同记者调研的白智敏介绍说,一个县级城市的交通设施能够像大城市一样“常换常新”,同样得益于社会机构的深度参与。2013年,偃师交警开始尝试以公私合作的方式融资完善交管设施;2014年,圆满完成电子警察系统的更新换代;2015年,从广电花坛到偃师高中文化路、商都路主干道安装上崭新的交通护栏……市区商都路、华夏路为混合交通路面,机动车随意调头转弯、乱停乱放,行人横穿马路、非机动车占用机动车道等交通混乱现象日益严重,偃师交警大队以招标方式和广告公司合作,由后者投资安装交通护栏,护栏广告的经营权则由政府授权出让给广告公司,以满足其建设及维护相关设施的资金需求。

偃师交警的“协同管理”得到了各方的赞许,偃师市副市长王洪对此举的点评是:“警力有限,民力无穷。偃师交警以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吸纳社会资源参与交通管理,实现了效能提升、群众受益、财政减负、多方共赢,不失为一条可推广、可复制的好经验。”

————————————————————————————————————————

2016年第38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2016年第38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网络编辑:何颖曦)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