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新闻 > 评论 > 正文

评论:让更多的人享受“望山”的生活

文章导读: 笔者了解到,20世纪三十年代,特别是二战之后,在北美和欧洲就出现过“逆城市化”的过程,大量人离开城市中心,居住到乡下去。但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弊端:依靠汽车,使得城市向郊区蔓延,造成普遍的郊区化,导致了环境的破坏,导致了生活方式的裂变,形成了冷漠的生活环境,邻里关系很不健康。

文 | 渐鸿

“望山采菊,临水观鱼。犬吠深巷,鸡鸣树巅。陶然田居,悠然忘返……” 在黄山西溪南望山荷田里酒店,一位朋友在微信上如此表达他村居生活的惬意自然。

羡慕之余,突然发现,越来越多身边的朋友辞掉了城市的工作,到偏远的郊区甚至是老家居住,或是养鸡、种菜,享受生活的闲适和悠闲;或是到乡村创办农园、企业,在“大众创业”的浪潮中,在农村寻找自己新的方向,给乡村带去城市文明。

乡愁在发酵,田园在召唤,家乡在崛起……各种各样的动因,让越来越多的人从城市走向乡村,一场“新上山下乡”运动正悄然到来。

在北京大学教授俞孔坚看来,“新上山下乡”既不是把大学生派到乡下去当村官,也不是前段时间政府倡导的新农村建设。它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必然要到来。而且它的到来并不是外力推动的结果,而是内源需求,是自发的,从草根开始的。“60年代初出生的城里人将在怀旧与土地情节的召唤下,回到阔别近40年的乡下,寻找身体与灵魂的归宿。同时,引发具有中国特色的逆城市化浪潮。” 俞孔坚说。

笔者了解到,20世纪三十年代,特别是二战之后,在北美和欧洲就出现过“逆城市化”的过程,大量人离开城市中心,居住到乡下去。但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弊端:依靠汽车,使得城市向郊区蔓延,造成普遍的郊区化,导致了环境的破坏,导致了生活方式的裂变,形成了冷漠的生活环境,邻里关系很不健康。

与之相比,中国的“新上山下乡”有其独特性。首先,“新上山下乡”是在一个科技发展的时代发生的,高铁的出现,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中国的郊区化运动不是蔓延式的,而是跳跃式的。高铁系统和互联网,嫁接上中国悠久的农业文明和一个个具有历史和文化积淀的村落,构成了“慢性”乡村的基础设施整体格局,这种格局体现了一种“快”和“慢”的结合。

同时,“新上山下乡”时代不同于旧的“上山下乡”时代——当时城市是消费者,农村是生产者,基本上是农村养活城市。例如在1950年代,农业生产贡献的GDP占了将近50%。在“新上山下乡”时代,农村变成一个消费的场所,不再是一个生产的场所,它是为城里人提供一个综合生态系统服务,也就是说,它提供干净的空气、干净的水、文化、精神、休闲等等。消费的人群就是那些“从前从农村走出来,在城市积累了资本、能力和人脉关系,然后再回到农村去改造农村、消费农村”的人,他们将直接或间接地带来乡村的复兴、文化的复兴和经济的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会议上曾强调: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当前城市出现了众多包括交通拥堵、环境恶化、健康隐患等众多问题,城市病严重。在这种背景下,保留与提升广大农村,倡导发展生态而时尚的乡村生活方式,在城乡各地构建生态文明村落,引导与激励大批知识青年、小资白领与富裕阶层再次上山下乡,不仅符合中国文化传统、国际流行时尚与未来发展趋势,还能顺利解决大型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诸多难题。

基于此,为了让更多的人享受“望山”的生活,我们需要大力倡导“新上山下乡”运动,我们需要在在乡村的土地制度上,在城市规划建设或乡村规划建设的方法和指导思想上,在社会治理结构上,做出巨大的改进和突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得更多的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网络编辑:崔晓萌)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