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区域 > 正文

补短板,谋转型,甘肃初步形成河西走廊葡萄酒产业集群

文章导读: 9月5日,中国·河西走廊第六届有机葡萄美酒节(武威•中国葡萄酒城)“葡萄酒企业董事长圆桌论坛暨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研讨会”在甘肃武威举办。

中国•河西走廊第六届有机葡萄美酒节(武威•中国葡萄酒城)“葡萄酒企业董事长圆桌论坛暨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研讨会”在甘肃武威举办

    中国•河西走廊第六届有机葡萄美酒节(武威•中国葡萄酒城)“葡萄酒企业董事长圆桌论坛暨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研讨会”在甘肃武威举办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记者 李开南) 9月5日,中国河西走廊第六届有机葡萄美酒节(武威中国葡萄酒城)“葡萄酒企业董事长圆桌论坛暨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研讨会”在甘肃武威举办。据悉,甘肃已初步形成河西走廊葡萄酒产业集群,其境内的河西走廊葡萄酒产区已成为国内著名的葡萄酒产区之一,葡萄酒产业已经成为河西走廊惠民富民强市的特色优势产业之一。

在本次研讨会上,与会的国内各葡萄酒产区行业主管部门领导、葡萄酒企业负责人与国家级行业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共同深度探讨和交流推动葡萄酒产业转型升级、开发建设个性化产品和产区、合力提升中国葡萄酒市场占有率和国际竞争力、加强葡萄酒产业规划设计等问题,并探讨建立中国葡萄酒产区交流合作机制。

甘肃省发改委副主任、甘肃省葡萄酒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曹天民在致辞时表示,以酿酒产品包装、副产物精深加工以及拓展文化旅游等环节为切入点,推进葡萄酒全产业链发展,甘肃葡萄酒产业体系已基本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步伐加快,生态效应、富民效应、强市效应逐步显现,葡萄酒产业已经成为河西走廊惠民富民强市的特色优势产业之一。

甘肃河西走廊葡萄酒产区已成为国内著名的葡萄酒产区之一。其历史文化悠久,地理气候条件优越,造就了河西走廊葡萄酒的独特风格和文化底蕴。近年来,甘肃省委、省政府把葡萄酒产业确定为特色优势产业之一,相续出台了《甘肃省葡萄酒产业发展规划(2010-2020年)》和《关于促进全省葡萄酒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按照“政府支持、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引强入甘、开发开放、自主创新”的总体思路,依托资源优势,依靠科技支撑,强化政府扶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产业竞争力为核心,已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初步形成了河西走廊葡萄酒的产业集群,培育了莫高、紫轩、甘肃威龙、祁连、国风、皇台、敦煌阳关、敦煌阳光、石羊河、腾霖紫玉等葡萄酒生产企业,引进了上海久石红、甘肃夏博岚、甘肃三十八度、山东天驭等葡萄酒庄和苗木繁育企业。截至2015年底,全省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达到30.83万亩,约占全国种植面积的18%。

与此同时,随着世界葡萄酒格局和国内消费大环境及消费结构的升级,包括甘肃产区的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遭遇空前的挑战。国产葡萄酒在国际葡萄酒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明显的劣势。面对当前国内与国际葡萄酒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如何补齐我国葡萄酒产业发展短板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如何加快调整我国葡萄酒产业的发展方式适应消费升级的新要求?如何以全球视野和国际化战略来推动我国葡萄酒产业转型升级?成为与会专家及各位同仁们共同应对的问题。

曹天民指出,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日益激烈的葡萄酒消费市场环境,我们更要立足于国内大市场的本土优势,充分发挥我国多元化风土资源优势,融合本土文化元素,以打造多元化的产区特色和中国风格;加快调整我国葡萄酒产业发展的方式由粗放向集约转变,由同质向个性转变,由重数量向重质量和性价比转变,以增强我国葡萄酒产业发展的动力;借鉴国外葡萄酒发展的新模式、新理念和先进技术、营销手段,推动我国葡萄酒产业结构升级,提高我国葡萄酒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网络编辑:贾璇)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