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杂志 > 正文

中央与地方“父子”也应“明算账”

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是中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关键性的一步。

《中国经济周刊》特约评论员 葛丰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35期)

《国务院关于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指导意见》近日正式对外发布。该文件对央地财政事权划分改革给出了划分原则,明确了改革目标,并制定了具体时间表。

中国有句俗语叫做“亲兄弟明算账”。实则基于同样的道理,中央与地方这类似“父子”关系的不同主体,更需要在权责利明确的情况下“明算账”。这种基础性的要求,是任何一个现代国家建立健全治理体系必备的前提,而中国更因为下述所列特殊的国情,尤为需要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

首先,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发展需要在此特定阶段,注重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与规模优势;而这种确实在现实中行之有效的发展战略,随之引出的一个策略性安排就是此前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财权重心不断上移以及事权重心不断下移,由此导致中国财政体系内的纵向竞争,比之一般国家要相对更激烈,对地方发展的实质性影响也要相对大得多。

其次,由历史原因及自然禀赋共同导致,中国的地区差异极为显著,譬如东部沿海三大都市圈,以不足全国5%的土地面积,创造了40%以上的GDP产出,而这种可见一斑极不均衡(甚至在某些方面差距还在进一步拉大)的发展状况,决定了中国至少在今后可预见时段内,仍需要保持较大规模的财权归集与转移支付。因此这表明,中国的央地“明算账”,不仅过去和现在很重要,今后仍然很重要。

第三,中国是一个仍在转轨中的经济体,各级政府在辖区发展中的主导性作用非常突出。因此,这就使得原本只是不同层级间政府关系架构之一的纵向财权/事权划分,很容易将其影响外扩至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很多时候,一些看似与之无关或者先导因素众多的问题,譬如产能过剩、金融抑制、环境污染、房价高企等等,往往都可以一路追溯到地方政府财权/事权不匹配这个逻辑原点上来。

所以说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是中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关键性的一步。当然,有关各方在对这项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统一思想基础上,也要充分认识到这项改革的复杂性与艰巨性,因为在其推进过程中,不仅会反复遭遇诸如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如何划分成本与收益等世界性的技术难题,而且更棘手的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区发展很不均衡、历史纠葛又非常复杂、社会变迁又如此之快的大国中,既要推进地区均衡发展战略,又要恰当维护地方发展积极性,可以说几乎每向前迈进一步,都是在毫发间腾挪且不容有失,因此,这就务必需要细致周全地把相关步序安排与措施细化做到位,在行动中体现与实现“积极”与“稳妥”的辩证统一性。

————————————————————————————————————————

2016年第35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2016年第35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网络编辑:何颖曦)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