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杂志 > 正文

出招:假如我是东北的一名官员

中央要加大对老工业基地的扶持,更要加快国企陈旧的体制改革;政府增强服务意识,促进第三产业发展;鼓励、奖励创新,东三省也会生龙活虎的。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34期)

恢复自我造血功能

@明天继续:关键还是要下大决心改革体制机制。干部的选拔管理机制,国企的内部管理机制,民营经济的发展机制,文化发展建设机制等等,不从根本上解决这些体制机制的落后就培植不起来自身的造血机能。

@先知先行者:中央要加大对老工业基地的扶持,更要加快国企陈旧的体制改革;政府增强服务意识,促进第三产业发展;鼓励、奖励创新,东三省也会生龙活虎的。

@艾迪:刚开始就是这种来回扯的态度,注定又是失败。投资只是一部分,更重要的是整治东北吏治的决心。

@趋势之狼 :不改变现有官僚体制,不给民营经济活路,东北投入再多的钱也是黑洞。

治理四“气”

@崔子木::假如我是东北的一个官儿,首先配合纪委打老虎肃清官场污气,其次搞教育整顿百姓习气,最后抓好国企转型升级,激发人和钱的活气,祛除鸵鸟心理的死气。

东北最缺灵活创新的体制机制

@浙江嘉兴网友:东北不缺人才、市场、土地、技术,现在最缺的就是灵活创新的体制机制。如果从上到下的“吃拿卡要”刹不住车,就什么都没用。南方私企老板到东北办企业,厂房建好不等企业开始生产就先收缴各种在南方听都没听说过的各种税和费。南方私企多,出去投资的也基本都是私企,对企业成本控制是很精确的。因为竞争激烈的关系,导致养成各种成本控制精确的习惯。到北方一办企业,各种额外成本根本无法控制,导致怕去东北投资办厂。南方一个县城一个老板去过东北投资,遇到这样的情况亏了钱回到南方后,就会基本导致这个县城的企业家都怕去东北投资,久而久之就变成现在这种局面,宁可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内部恶性竞争,也不会冒血本无归的风险到东北投资办厂。

关键是先想通

@痘痘:经济落后的关键,在于思想落后。思想落后的关键,在于领导干部没有引导民众正确认识和思考。改革开放30多年了,个人感觉,东北的思想,相当于南方2000年以前的水平。这不是弄点先进企业、技术、学校就能解决的,这是东北全体人民整体思想认识提升才能解决的。不通则痛,通则不痛。想通了,迎头赶上,就没什么了。关键是先想通。

改变意识才有效果

@乌啦啦:东北这边吃惯了国营的饭,国营的大型企业大都没什么活力,大家混饭吃而已。不思进取,没有危机感,要改制分流,就闹。意识没有转变,都是求稳。光投资没用,必须深入改革,从制度上、管理上入手,逐渐改变意识,这样才能有效果。不然,只是砸钱富了少数人而已。

东北兴旺靠国企,振兴仍然要靠国企

@木脑壳:任何改革关键是人,人的关键是思想。东北兴旺靠国企,振兴仍然要靠国企。国企改革不能只在资本上打主意,任何改革没有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是很难成功的,管理模式不变僵化的不仅仅是思想。

@淡烟平楚:黑龙江多数地区基础设施并不差,经济发展出现的问题在于太过于依赖投资和国企,民营经济起不来,在这些过剩领域投入再多也没用,钱花光了,问题还得照样出。

@天大地大:一说振兴东北,就有要加大投资一说。东北要振兴,制度和营商环境的改善,最重要。不能让外来的企业投资后,就关门打狗,折腾死。税制的简化,公开透明、公平的环境,生命力才可持续。

@Duke:东北的政府官员能否转变思维作风和国有企业能否下决心整治改革,是东北能否复兴的两个关键。

@乌云密布:只要民企多了东北问题就解决了,目前是怎么孵化培育民营经济!

实现东北振兴需要做到破而后立

@6da11fe703be290750f1913d82fd0bc3:东北很多老工业都是靠国家的救济生存,根本养活不了自己,领导腐败,职工慵懒没有本事,都在找后门。项目乱上马,都要把企业掏空。要想真正的振兴,就得破而后立。从领导到职工,重新大换血,竞聘上岗;有能力的上,没有能力的下岗;企业管理要重新建设,学习先进的管理模式。不然,东北老工业基地能把财政拖垮!慎重啊!

破除计划经济影响

@Zhx:假如我是东北一个官儿,首先要破除官民头脑中根深蒂固的计划经济影响,改革旧有的体制机制,加大反腐败力度,破除潜规则,让市场机制真正运行起来,激发国企的创新能力,给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更多的发展机会。

@曾小斌:东北的政策实施效果太差,依仗效率低下的国企始终不是办法。做好产权流转的制度保障,加快东北国企私有化进程才能改善目前的困境,积重难返需下重药 。

改革需要自上而下

@张宁:我是东北人,生长在大庆,目前在哈尔滨工作的外企员工。假如我是东北一个官儿,我要抓经济促民生、我要抓政改促民主!经济以打破国企垄断为主,剔除国企一切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因素,放开民营资本进入一切垄断行业。政府改革以转变政府职能和作风为主,这需要自上而下的改革,恐怕不是东北的官儿能决定的了,否则何来民主?!

@Alan:煤炭、石油、重工业相继萧条,东北深受其害,转型是唯一出路。

不差钱,差人

@Piety:东北差的不是钱,是人。一般来说,陷入滞胀的地区,发展会出现这样的矛盾,钱越投越多,经济却停滞不前甚至后退。物价越来越高,但是人的收入却没有提升。与此同时,失业率会继续往上走。我看东北似乎挺符合这个描述的。一个地区有人才有希望,没人,怎么救都救不活的。这点看看全世界就知道了,无一例外。

@丛佩福:赞同调动粤浙苏精英到东北来换换思路,改改风气。社会风气一天不改,潜规则比明规则好用一天,投资者心里阴影就多一天。

没有人,投再多钱都是浪费

@雙良:东北振兴关键在人。一要有吸引力,人想去那里。二要有保障,留得住人。三要机制活,人有用武之地。没有人,投再多的钱都是浪费。

东北改革关键在人

@张微信:东北改革关键在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关键在人的改革,要给人以希望。万创在东北尴尬在于,有想法,购买力不行。服务业的主力,年轻人少。差不多的,都说走出去吧,别留在这了。留在这儿的就考公务员吧。然后财政吃紧,大伙都没钱,就都挺着吧。东北一需要人回流,二需要有一批先驱。社会政府要帮助这批先驱,靠这批先驱,让大伙眼红,带着大伙走。

@与爱携手:再好的帮扶政策、再大的扶持力度,都必须有一心为公、全力为民的各级领导干部来认真贯彻执行才可以。清洗官场浮躁流弊,让有能力有担当踏实肯干的官员担当重任,吸纳重用人才回流,鼓励能人回乡创业,吸引外部企业入驻东北共谋发展。扩大资源优势,寻找地源优势,发挥东北虎的威猛优势,把东北这块大蛋糕做大做美做香,创造一个”老工业,新活力”的东北。——好向往的梦!

发展经济才能留住人才

@JOJO:张晶莹说,“想留住人才,最重要的就是发展经济。经济发展了,待遇就上去了,如果有很多好的企业在东北,年轻人就会有更多的选择。” 你只说对了一部分,任何一个忽视文化建设的区域都不会长久。东北作为老工业基地,有些人只重视对经济的发展,忽略文化建设,这是大错特错的。很多小国没有工业,只是依靠旅游业也活得不错。引进先进企业固然不错,但文化建设是重中之重!

良方也怕水土不服

@f调的:中央已经着手振兴东北许久,每一次开出的都是良方。没有奏效的原因在于,良方在东北经济环境的特殊潜规则下产生水土不服。所以振兴东北,先从改老的、坏的经济环境毛病做起,不换思想就要换人,斜叉掰净再施以肥料,必然能长成参天大树。

投资教育、创新、科技才能解决东北问题

@浪子:三十年前,东北是全国经济支柱,现在是全国垫底。刚看到国家投入一万六千亿来振兴东北,然而没有一点谈到投资教育,我想谈下个人观点:东北重工业必然淘汰是历史进程,可以看到美国匹兹堡的钢铁转型成功,底特律的失败。匹兹堡成功的最关键因素就是匹兹堡大学跟卡内基梅隆大学,世界顶尖大学,科学科技创新围绕着这两所大学经济飞跃式发展。然后底特律的失败就是没有好大学。其实像东北哈工大,吉林大学某些专业还是特别牛的,但是并没有带来多少效益,或者说这些技术不成体系,我相信国家只要拿出一万六千亿的十分之一去围绕着这些大学投资教育,以及科研创新,加之政府政策的改变,只要创新科技成了一种体系,将取代钢铁这些低级的产业!东北问题也将解决!

东北振兴的关键是东北官

@天彪:1、东北振兴的关键是东北官。东北振兴不能让表象掩盖本质。投资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的问题都是表象,根本的问题是人,是东北官的问题。东北最大的落后是思想观念的落后,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企业能不能搞好,不在于体制,而在于机制。机制就是小的环境,人的问题解决了,振兴才有基础。在其位不谋其政、不作为者、庸碌无为者必须下课。否则,振兴就是空谈。2、东北振兴重点是民企、核心是国企。民企能激活市场,增加GDP。但民营经济属性是利己的,唯有国企才是有效带动中国社会进步的最大力量,必须做强做优做大。国企没有错。错在,当今有的国企只谈家国情怀,或以其作为平庸的借口,没有经济人理念,大量存在官本位。唯有让国企和民企一样,都树立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人理念,才能去谈其他的。3、东北振兴的方向要突出鲜明。减员降薪、剥离重组只能是国企改革的部分内容,决不能把这个当成是唯一内容。当年二重亏损绝不是员工薪水和副业庞大所能造成的。4、东北振兴的主题要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让老百姓知道要振兴啥,要改革啥?使用最通俗的语言来讲述改革。5、东北振兴的大设计要从小细节落实。 要让老百姓切身感受到振兴的力度力量。做成十件老百姓身边的小事。比如人为划分员工身份问题,劳务派遣、商务工、合同工、铁饭碗大量同时存在。6、东北人解放思想永远在路上。解放思想是长期的过程。 7、东北振兴亟需唤醒东北人建设东北的热情。

@James H :若我来当东北大区领导:第一,整治贪腐,完善法治;第二,清理家底,扬长避短;第三,三省协作,减少无谓的同质化竞争;第四,所有民生建设、公共工程、公共服务的供应商必须完全公开参与到招标竞争,提高政府投资效益;第五,培养人才;第六,用科学的开放态度吸纳资金和人口流动。待续。。。

(网名评论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人民网、新华网、经济网、侠客岛、腾讯网、网易、新浪网等)

————————————————————————————————————————

2016年第34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2016年第34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网络编辑:贾璇)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