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杂志 > 正文

东软集团董事长刘积仁:振兴东北,我们还有教育

东北教育的门类十分齐全,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纵观全世界发达国家的经济,在有大学的地方都是科技产业发展的地方,无论硅谷,还是别处。

p57

东软集团董事长 刘积仁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34期)

东软是从东北这块土地里成长起来的企业,我们从东北大学一步一步逐渐走到了今天,我十分理解东北振兴这样一个话题背后的分量。

新一轮东北振兴,应该有一个基本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不可以回避的一个事实是,东北过去是按照国家的使命,为了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的产业发展而投入建设的一个产业基地。这样一个经济的形态,保持了东北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比较稳定持续的发展,同时也构造了一个社会形态,以及支持这个形态发展的一个巨大产业人群。

而到今天,当我们看到国家在投资拉动,或者说基础建设的投资,生产制造的形态发生变化的时候,我们原来所积累的这些资产和这些资源生产能力,突然变成了负担。而这样一个负担的改变,如同让任何一个人背着一个包袱,来和其他新兴的、没有包袱的人来进行竞赛和比较,我认为都是不公平的。

如果要做比较,也应该是几十年平均数的比较。我们如果看看各地的情况,有的城市可以用特别优惠的补贴政策吸引投资,是因为它二十个年轻人在养活一个老人,而今天东北的很多城市,是两个人,甚至一点几个年轻人在养活一个老人。

东北很多企业今天生产的产品,已经不能够满足市场的需要,但是还有一大批解决就业、社会稳定的这些问题,所以我觉得谈到东北振兴,就应该有一个基本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应该把过去多少年的贡献和积累,所产生的这些附加价值,把今天的负担减轻。不然的话,我不觉得今天腾飞的环境是公平的,是简单的,是容易的。

因为任何一个城市在背着这么沉重负担的条件下,试图来创造更好的吸引人才的环境,吸引企业投资的环境,都是很难的。

我不觉得我们政府在招商中不想承诺,招进来是希望企业在这儿发展,但承诺是需要真金白银,是需要代价的。政府难道不知道应该有更好的吸引人才的环境吗?那需要很大的代价,我们今天很多东北的企业跑到外面(投资),也是因为利益的拉动,很多地方给了企业更好的环境,包括社保,包括去投资马上就给多少资本。所有的这些,我想这都是现实,我们做企业讲的就是现实。

我们如果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东北过去的贡献,我想我们能够理解今天东北的衰退是正常的,它的衰退就是它的经济形态,它的经济形态就是国家的使命,就是为了完成国家所需要的战略部署。而当这样一个战略部署完成之后,它已经累得不能够再像年轻的时候一样,或者市场不再给它原来那么大拉动力的时候,它是真正需要帮助的一个区域。

我认为,中央政府对东北给予的不仅仅是政策,更多的是清除过去的负担,让我们有一个好的环境。

教育资源是未来东北振兴的活力源泉

我不认为东北人思想有问题,这是因为今天的环境导致了他不得已而为之。

但我们东北在过去发展好的时候,失去了一些机遇,这是一个现实,我们东北的产业结构最大的问题,叫B2B,我们所做的买卖都是企业之间的买卖,东北生产的东西很少是给予个人来消费的。

而今天我们看到所有遇到困难的企业,在一个困难的链条里,成为被伤害的一员。当中国整体的制造业下滑时,需要的机床减少了,东北的车床就卖不动了;所有基本的投资或者建设减少了,我们钢铁业就会遇到问题,当然矿业紧跟着也会遇到问题。所以当我们看到东北过去辉煌的时候,我觉得至少有几个方面是我们的过失:

第一点,我们在那时候忽视了对个人消费品需求的产业拉动。

第二点,我们忽略了科技的力量,今天中国许多的省份都有比东北强大的经济,但是他们没有我们东三省这么强大的教育。如果今天在座的四大城市的大学组合在一起,我想我们应该排到中国十名以内,甚至五名以内。而东北教育的门类十分齐全,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纵观全世界发达国家的经济,在有大学的地方都是科技产业发展的地方,无论硅谷,还是别处。

有人说东北天气冷,我觉得跟冷没有任何关系,如果我们到欧洲,我们看到冷的地方,只要有了大学,就有了一个新的动力。

我们大学的产业与我们过去的经济发展十分隔离,我认为不能够把大学从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中分离开来。因为东软就是从东北大学走出来的,我们从三个人走到今天的两万人,我们做软件,也做医疗产品的制造,今天我们又做大量的医疗服务,走向了全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觉得大学跟社会结合的好的制度,非常重要。

我认为,东北在过去不是做错了什么,只是我们在应该做未来事情的时候,我们没有下手。今天我们还不晚,因为我们有人才、有大学,我相信科技是未来推动东北振兴的最最重要的力量,而且是一个将来可以和其他任何城市进行较量的一个最难以获得的宝贵资源。因为我们获得资本容易,获得一个基本的产业容易,要想打造一个大学,则需要几十年的工夫。这就是我们未来的活力。

————————————————————————————————————————

2016年第34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2016年第34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网络编辑:贾璇)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