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杂志 > 正文

香江创客:香港还是李嘉诚的城,我们到内地来创业!

到“购物天堂”香港定居,拿香港身份,曾经是内地人梦寐以求的事。然而,随着香港经济的持续低迷与内地经济高速发展,一切发生了反转。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16期)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侯隽| 北京报道

到“购物天堂”香港定居,拿香港身份,曾经是内地人梦寐以求的事。

然而,随着香港经济的持续低迷与内地经济高速发展,一切发生了反转。

2015年香港创业生态调查显示:香港初创企业、共用工作空间及创业培育中心的数目增长四成以上。同时,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梁振英公开表示,香港政府一贯支持港人在外创业。香港非常重视香港人在香港以外的事业发展,2016年还投入2亿元基金,协助香港专业服务业在包括内地在内的地区的发展。

当“创业”“科技”“互联网”成了香港的热词,当新一代在北京、上海等城市的香港人成为“创客”,现实版的励志港剧正在上演。

刘彦燊:用最性感的空间激发创新灵感

“我从香港到美国读书,再回到内地做咨询投资,从资本人到创业人,用你们北京人的话来说是有情怀,对我自己而言是想做一次尝试,让自己的资源得到最大的整合,打造一个资源共享、自由开放、优化效率的平台。” WE+联合创始人兼CEO刘彦燊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

2014年,当联合办公这种形式在欧美持续发酵,中国企业家毛大庆的优客工场、潘石屹的SOHO3Q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入驻者的时候,来自香港的刘彦燊和他的拍档也创办了WE+,陆续在上海、北京、杭州、广州、青岛、西安、苏州等7个城市布局,让更多的创新平台拔地而起。

在此之前,刘彦燊可谓是一位典型的香港投行精英。

他出身于书香门第,在美国名校拿到MBA的文凭后,加入美国著名的咨询公司贝恩和柯罗尼资本,一直干到了华人在外资投行的天花板职位。

“我很庆幸当初选择来内地工作,见证了内地经济的腾飞。尤其是近20年来在亚洲各地的投资经验让我对内地经济充满信心,尤其是内地双创政策出台,给人更大的想象空间。” 刘彦燊说。

他发现随着国企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大企业将精简提效,而越来越多的优秀的中小微企业将会出现,这些大企业分离出来的小企业会对办公环境的软硬件有所追求,但现实中一个20人规模的小企业很难负担起一个1000人规模的大办公室的成本,所以未来联合办公将成为趋势,许许多多的几十人规模的小企业将在一起联合办公,大家共享一个巨大的办公室,同时办公设备、健身设施、后台行政服务等资源都会被共享。

“现在正是联合办公行业井喷式发展的好时机,因为不管是社会上对于创业的理解,还是联合办公的技术都已经完善了,未来这样的群体将会成为一个生态圈。” 刘彦燊表示。

WE+实际上由美国柯罗尼资本和上海市国有大型企业集团上海实业集团携手推出,希望在创业热潮下,为创业团队提供更自由、开放的联合办公空间。

而让刘彦燊更看重的是,在这个自己一手参与创办的平台上,他不仅是一位联合办公空间服务的提供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也是一位针对创业创新有自己理解的资本导师,可以说实现了职业上的突破,将自己几十年的积累可以完全发挥出来。

刘彦燊告诉记者,由于香港近年来提供给青年的工作机会日趋单一,得益于中国巨大的经济发展与商业机会,以及中国内地与香港特区政府对香港青年创业者政策上的扶持,许多香港年轻人开始走上一条他们父辈就曾走过的路——到中国内地创业。只是,与过去两轮港人赴内地创业大潮相比,时代已经有了太多不同。

刘彦燊认为联合办公最主要的是空间营造氛围,他们请来了华人领军设计师程绍正韬做空间设计。“一定要用最性感的空间激发大家的创新灵感,人文、活力、创新、个性是我们希望提供给创业者的。”

据悉,WE+已经在上海、北京、杭州、青岛、苏州等地区完成布局,共建立了7个联合办公空间,总面积达到1.3万平方米,拥有1600个工位,与120家企业达成了合作。在这里,来自香港和内地的创业者们不仅可以享受到价格优惠的办公场所,还可享有增值服务,例如,办公智能化的管理、行政、财务,甚至于以后相关的法律和融资知识的支持,让他们能够感受到在这里的社区氛围。

“期待着更多的创业者、小微团队进入WE+,大家成为朋友,可以一起聊聊创业的热忱和痛苦,如何更加有的放矢。”刘彦燊说。

曹肇棆:香港学霸与迷你仓库

在刘彦燊WE+北京的创业工场里,同样来自香港的青年曹肇棆已经干得风生水起。

如果用年轻人喜欢的标签来形容曹肇棆,一个词当之无愧,那就是“学霸”。

从12岁时当小留学生,到本科进入剑桥大学,以优异的成绩拿下剑桥大学房地产金融和土地法律两大热门专业的学士及硕士学位,然后顺利返回香港进入投资银行工作,曹肇棆的人生轨迹就如港剧里的金领一样。

2008年的初夏,原本从事地产资本市场工作的曹肇棆第一次来到北京,他当时接受了大名鼎鼎的美国雷曼在华子公司的职位,但一下子赶上金融危机,雷曼于当年9月宣布倒闭。于是,曹肇棆随这家子公司一并进入光大控股,阴差阳错地成为了国企的一员。而在光大的三年时间,也让这个香港青年渐渐熟悉了内地的文化。

“来北京发展真是我事业上最关键的转折点。尤其是这里的企业充满活力。我忽然发现,当我们提起企业家偶像的时候,香港人永远说的都是李嘉诚那一代人,而内地5年就换个偶像,从马云、马化腾再到程维,让人觉得这里才是年轻人发展自己事业的好地方。”

曹肇棆如此感慨是因为自身经历,因为来北京前他曾经“小折腾”过一次。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出现了一种专门针对小型用户的仓储形式,就好比把家里的储藏室或地下室挪到外面,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迷你仓。2007年,在一次调研香港房地产细分市场的过程中,他发现自助存储板块基本是空白。 

然而事与愿违,曹肇棆当时走遍了香港约50个购物中心,其中大部分却表示对迷你仓并不感兴趣。“香港一切都是固化的,资源被几大家族牢牢垄断,一个新项目很难开展。”于是曹肇棆打算继续香港人眼里传统稳定的投行生涯,来到了内地。

正是在北京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的韬光养晦,又让曹肇棆看到了机会。

2014年,曹肇棆开始琢磨如何把“互联网+”应用到迷你仓行业中去。经过与技术人员的反复研究,一把“手机钥匙”诞生了。按曹肇棆的话说,“这种手机操控开关仓门的技术,我们是全球首创,它有一个帅气的名字──微信驱动迷你仓。”

当年8月,曹肇棆的第一个迷你仓线下网点在北京国贸核心区投入使用。李女士是曹肇棆的第一个客户,她租用了两个小型迷你仓,用来存储家里的换季衣物及小型电器。发展到后来,迷你仓所存储的东西远远超出了曹肇棆的预想:玩具、桌椅、雪橇、模型、藏品、婴儿车、淘宝商家各式各样的货物……

截至目前,曹肇棆的迷你仓在北京已经拥有12个线下网点,面积从几立方米到2000多立方米不等,其业务覆盖范围在北京同业中已处于领先地位。2015年9月,因为技术创新及上佳的市场表现,曹肇棆的智能迷你仓被全国房地产经理人联合会授予“中国房地产创新项目奖”。

令他感慨的是,国家的双创政策、城镇化政策、二孩政策,这些政策让他的创业遇上叠加的“风口”。谈到未来,这个香港80后有着细致的规划图:“我想作为优化空间‘行家’的迷你仓,将成为北京乃至全国房地产市场的一片‘蓝海’。”

相关统计显示,截至2014年,迷你仓在北美洲区域,网点已超5万家,形成了约2200个品牌。在欧洲和澳洲,也各有超过2000家网点和数百个品牌。如今,仅在美国,迷你仓一年的总营业额就达150多亿美元。

“我们是第一家真正用‘互联网+’来改造和提升用户体验的公司。在美国,迷你仓公司在纳斯达克的市盈率比百度还高。”曹肇棆认为,一家公司存在的基础就是创造商业价值,中国的迷你仓产业前景广阔。

张昌德:给“产能过剩”产品一个新的设计包装

如果说刘彦燊代表了60后、曹肇棆是香港80后创客,那么Ade(张昌德)和他的小伙伴们则是平均年龄为90后的国际创业花样团队。

时尚整洁的休闲打扮、略带港腔的普通话、国际化的教育背景,Ade可以用两个词来形容:潮男、花样创客。

出生在1989年的他是典型的“网生一代”,还是留学德国的海归。他和另外两个德国海归同学创建了摩根设计,来源于MORGEN这个德语词,有早晨和明天的意思,希望激励自己一直做最新鲜的设计。Ade 表示,“明天意味着未来,摩根就是为未来而设计的。”

在德国时,这几个年轻的小伙子分别为保时捷、奥迪、宝马、B&Q工作和服务过。设计过的领域有汽车、电动摩托、车载音响、健身器材、摩天轮、旅行箱、智能手机、腕表、高档文具等多个领域的项目和产品。

因此,他们一开始选择了回香港成立公司。

“我们团队里有香港伙伴,说实话刚回来我们是考虑去香港的,毕竟香港是纯粹以贸易为主的城市,但是没想到香港房租和各项成本真是太贵了,对我们这样的创业团队来说真是负担不起。”Ade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于是,他们把眼光投向了内地,选择上海和宁波为创业基地,在WE+上海联合办公工场租了一间小办公室。

“我们做的是产品设计,要接触当地的制造业,要了解他的工艺,然后看消费者的趋势,国内虽然有些企业是产能过剩,但是可以把很多产品再包装,经过新的设计重新亮相,这都是香港所不能满足的。” Ade说。

采访手记

香港人北上创业的第三次浪潮

侯隽

2015年1月,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宣读了香港特区政府2015年施政报告。当中,梁振英鼓励香港年轻人到中国内地创业,梁振英说:“香港人身份有利于年轻人在内地从事商业活动。”

在他讲话一周年之际,《中国经济周刊》采访了这三位有代表性的香港创业者,他们的故事是无数个创业者的缩影。

回归后,香港经济总量从1997年的1.365万亿港元上升到2014年的2.185万亿港元,增长60%。但对比中国内地,香港的经济总量曾为整个中国内地的18%,而2014年则下降到了3%,很有可能在未来被上海、深圳等内地大城市反超。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一位不愿意具名的香港代表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在香港,年轻人创业机会并不多。香港的金融、物流、贸易等高端服务业被大资本所占据,已经非常成熟,年轻创业者难有机会,而香港几乎没有电子商务领域和高科技产业。

香港政府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香港的高科技从业者不足3万人,而第四季度香港就业者总人数为391.4万人。

在改革开放之初,香港人是最早来到内地的创业者。他们带来内地人没见过的机械工具和技术,在内地建设水泥路、桥梁、码头、高楼大厦,他们曾造就珠江三角洲的繁荣,这也被称为香港人北上创业的第一波浪潮。第二波浪潮则是在2000年之后,这个时段香港人选择创业的行业包括房地产行业,以及电影、电视、图书等文化产业,让内地年轻人至今都有港片情结。

如今,北上的香港人走到了第三次浪潮的开端。这或许是一个新开始,新一代香港年轻人的创业故事一定会更加精彩。

————————————————————————————————————————

fm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网络编辑:张芳超)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