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区域 > 正文

安徽省颍上县脱贫攻坚一线见闻

文章导读: 2日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记者驱车前往安徽颍上县采访。高速公路旁,油菜花、梨花也已竞相开放,颍淮大地正在生长出春天的希望。

颍上县八里河风光

颍上县八里河风光

颍上县迪沟镇汤店村建设的扶贫光伏发电站

颍上县迪沟镇汤店村建设的扶贫光伏发电站

颍上县江口镇领导检查马圩村大棚蔬菜种植情况

颍上县江口镇领导检查马圩村大棚蔬菜种植情况

颍上县江口镇周圩村新落成的周圩小学

颍上县江口镇周圩村新落成的周圩小学

春风吹绿颍淮大地

——安徽省颍上县脱贫攻坚一线见闻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记者 李峻宇 安徽颍上报道) 4月的春风,吹绿了淮河、颍河两岸的一垄垄田野。2日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记者驱车前往安徽颍上县采访。高速公路旁,油菜花、梨花也已竞相开放,颍淮大地正在生长出春天的希望。

安徽省颍上县,地处安徽省西北部,淮河与颍河交汇处,淮北大平原的最南端,早在春秋、秦汉时期就设置“邑”、“县”,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这里孕育出了“相桓公,霸诸侯,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春秋时期杰出政治家管仲。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造就了特色各异的人文自然景观,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劳善良的颍上儿女。

颍上县国土面积1859平方公里,耕地10.4万公顷,人口173.88万,辖30个乡镇、348个村(居)委会,先后荣获全国生态示范区、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水利建设管理先进县、全国绿化模范示范县、全国政务公开先进县、全国劳务输出示范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科普示范县、安徽省文明县城等荣誉称号。

颍上县委副书记、县长窦灿辉向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记者介绍道,由于自然环境和历史的原因,颍上县经济社会发展一度相对滞后,属于“老、少、边、贫”地区,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近年来,颍上县委、县政府根据国家有关扶贫优惠政策,基于自身特殊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资源优势、政策优势,以“全市排头兵、皖北创一流、全省争先进、同步达小康”为奋斗目标,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步伐,深入推进“产城一体、四化同步”,全县经济社会实现平稳较快发展。“十二五”期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130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205亿元,居阜阳市第一位,年均增长9.8%;财政收入由18.5亿元增加到24.02亿元,年均增长5.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由8.5亿元增加到16.26亿元,居阜阳市第一位,年均增长12.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36.1亿元增加到70.2亿元,年均增长14.1%;规模工业总产值由116亿元增加到240亿元,年均增长22.4%;固定资产投资由55亿元增加到156.5亿元,年均增长23.9%;外贸进出口总额由2241万美元增加到1.7亿美元,年均增长50%。开创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记者在颍上县政府2016年工作安排中看到,“狠抓精确扶贫,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成为党委政府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将通过“精确锁定脱贫目标”、“精确实施扶贫举措”和“精细落实扶贫责任”,在2016年实现4万人脱贫,35个贫困村出列的攻坚目标。

在颍上县江口镇周圩村走访时,记者看到,通过对口扶贫,长达6公里的环村水泥路已经修建完工,改变了落后的交通道路,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的问题;新落成的周圩小学教学楼代替了破旧不堪的平房教室,孩子们有了良好的学习环境;150千瓦的光伏电站今年并网发电,贫困村民可通过此项扶贫项目,每年收入3000元左右。

颍上县江口镇周圩村驻村“第一书记” 刘水兴奋地对记者说:“通过这几个项目,使周圩村老百姓确实实实在在地增加了收入,每一户都充分享受到国家的扶贫政策。”

迪沟镇汤店村党总支书记马万新做梦也没有想到,原来“阳光也能变收入”。作为颍上县今年“光伏扶贫”项目的首批受益村,汤店村的光伏电站今年3月已经建成并即将并网发电。在村边的一块荒废地里,记者看到了让马万新赞不绝口的发电站,几十组电池板倾斜布置,占地300多平方米,交流配电箱刚刚安装完工,4月可望并网发电。

马万新给记者算了这么一笔账:“这么一户国家总投资大约2万元,但是这个项目建成之后,它的寿命期是30年,每年一户能够达到3000元的收入,所以有两口之家的,一口人每年就能得到1500元的经济效益,再加上他自己勤劳自富的一部分和国家扶贫补贴的一部分,一年每人的纯收入要达到3000元到4000元或者是5000元,这样就摆脱了贫困的帽子。”

据记者了解,2016年,颍上县规划新建村级光伏电站63个,为5000贫困户安装户用光伏,政府每户补贴1.7万元,农民自筹3000元,就能保证连续25年,每年3000元左右的稳定收益。

颍上,历史上曾经是洪水泛滥、灾害频繁、经济贫困落后的地区。近年来,颍上县委县政府通过旅游扶贫,大力发展旅游经济,使这里正逐步变为文明富裕的地区。如今,颍上拥有1个国家5A级风景区——八里河风景区,2个4A级风景区——迪沟风景区和尤家花园·五里湖湿地公园风景区,2个3A级风景区——小张庄公园风景区和管仲酒业工业旅游风景区。颍上是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国家园林县城、省级森林城市和省级水生态文明城市。“十二五”期间,全县累计接待游客1500多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8%。

迪沟生态园始建于2001年,是利用煤矿塌陷区的旧沟塘、旧宅基地和塌陷的水面进行开发建设的,总面积610亩,是一个集生态旅游、环保科教为一体的生态园林公园。迪沟生态旅游风景区管委会主任彭传胜向记者说起了生态旅游扶贫,“近年来,迪沟旅游收入逐步增加,今年我们又争取了旅游扶贫攻坚项目资金3418万,可扶贫1200多名群众。”

无独有偶,国家5A级风景区——八里河风景区是1991年特大洪水后,当地干部群众利用低湖沼泽洼地,自己设计建设而成的。主园区有“世界风光”、“锦绣中华”、“鸟语林”和“碧波游览区”,总占地3600亩,风光秀丽,景色迷人,享有“天下第一农民公园”之美称。现在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00多万人次,仅门票收入就过亿元。因而八里河镇也成了当地的首富乡镇。当地居民群众依靠八里河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走上了脱贫富裕之路。在八里河景区外的农家乐餐厅,记者见到了餐厅负责人八里河镇渔米社区居民孙平。孙平介绍说,“以前一年养鱼的话就三四万块钱收入,现在依靠生态旅游,一年的净利润有50万元”。

在脱贫攻坚的路上,颍上县委县政府在鼓励支持社会创业创新等方面的帮扶机制也如同一股股活水,注入庄稼人的心田,撑起希望之梦。颍上县天绿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江口镇马圩村程东来夫妇返乡创办,主要发展有机绿色蔬菜种植和养殖。合作社与农户签订了10年的土地流转协议,每亩年租金1000元,已带动当地农民务工近200人,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就业增收,脱贫致富。江口镇马圩村村民马言彪原来常年出外打工,自从村里有了专业合作社,就不再出去打工,他高兴地告诉记者,“在合作社干活,工资和外边差不多,大概每月3000多元,还能照顾年迈的父母,非常感谢国家扶贫的好政策。”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网络编辑:崔晓萌)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