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区域 > 黑龙江 > 正文

黑龙江绿色食品正从“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

文章导读: 3月26日下午,黑龙江省长陆昊主持召开省政府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加强全省绿色食品营销工作,此次会议原则通过了《黑龙江绿色食品商标(品牌)使用许可规范指引(试行)》。这是继2月25日陆昊主持召开省政府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全省大米、大豆等绿色食品营销工作后,黑龙江省政府再一次专题部署绿色食品营销工作。

转变思路也是一种引领

——黑龙江绿色食品正从“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记者 马玉忠∣黑龙江报道) 3月26日下午,黑龙江省长陆昊主持召开省政府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加强全省绿色食品营销工作,此次会议原则通过了《黑龙江绿色食品商标(品牌)使用许可规范指引(试行)》。这是继2月25日陆昊主持召开省政府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全省大米、大豆等绿色食品营销工作后,黑龙江省政府再一次专题部署绿色食品营销工作。

黑龙江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粮食产量连年居全国首位,但农产品叫好价不高,量大不挣钱,一直是黑龙江农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以主粮之一水稻为例,黑龙江是典型高纬度北方寒地粳稻作区,是全国粳稻种植面积、生产量和商品量最大的省份。黑龙江生态优良、化学污染少、水稻品质好,黑龙江大米在全国市场广受欢迎。据不完全统计,黑龙江拥有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大米产地有二十多个。但该省水稻加工企业多达1400多家,单体规模小,7000多个产品品牌市场占有率低、竞争能力弱的现状严重制约了水稻产业发展。

解决当前黑龙江大米品牌散、乱、多、竞争力弱、影响力小等问题,成为黑龙江省绿色食品营销工作的重要内容。

对此,陆昊在黑龙江省绿色食品营销工作会上指出,做好有竞争优势的绿色食品营销工作,是实现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重要基础,是推动农产品从“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进而靠“卖得好”倒逼“种得更好”的关键环节,也是广大农民创业致富的重要领域和途径。

农产品“种得好”如何“卖得好”?

在2016年年后召开的黑龙江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陆昊表示,当前黑龙江建立在靠粮食增产和国家提高保护性收购价格实现的农民增收机制遇到了新的严峻挑战,要全面彻底转变“重产轻销”的观念。

针对当前黑龙江大米品牌散、乱、多、竞争力弱、影响力小等问题,陆昊在绿色食品营销工作专题会议上指出,必须进行品牌整合形成大品牌、迅速提高独立品牌的市场占有率,进而提高品牌影响力。品牌整合一是企业产权、股权重组形成大品牌;二是具有产品品种、品质一致性的不同企业通过市场经济中的企业自愿的合约使用同一品牌;三是由特定组织的特许授权经营。

陆昊强调,推动农产品从“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靠卖得好带动倒逼种得更好,必须高度重视市场营销工作。要注重绿色食品品牌与地理标志有机结合,注重点对点营销、定制营销、互联网营销、股权众筹营销等新的商业模式应用,在明确品牌授权规范、推动形成大品牌、品牌集中推广、制定营销方案等重要环节加大工作力度,尽快提升扩大该省绿色食品品牌的知名度、市场占有率和整体竞争力。

他指出,有关部门要进一步修改完善《黑龙江绿色食品商标(品牌)使用许可规范指引(试行)》后颁布实施;相关部门及农垦、森工系统通过产权股权重组、企业间合约、特许经营等方式,推动本系统、本领域的绿色食品产品形成若干具有较大供给量的大品牌,实现规模效益;针对各系统整合形成的供给量充分的品牌开展集中、系统营销;省农委要做好全省1100个“互联网+”高标准营销示范基地建设,突出点对点营销、定制营销等新商业模式,与农民创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结合起来。

陆昊表示,要特别推动中小品牌强化互联网体验式营销、个人、集团定制营销、点对点营销等。要开展深度营销,向广大消费者充分展示黑龙江大米怎么种植、怎么加工、怎么蒸用及稻米文化内涵等。

创新服务,打造“大米鲜吃”新概念

从种的好到卖的好,黑龙江的涉农企业一直在寻求途径。

20天时间将黑龙江鲜米服务遍布全国18个省区,服务会员近500人,哈尔滨壹村人农业利用互联网+农业+创新思维+服务,推出北域新农鲜米,将大米划入生鲜行列,不仅给大米赋予了新的内涵,以“鲜米年卡”的方式“买断”会员全年口粮,倍增了大米的价值。

“我们提供的不只是大米,更是鲜米服务。”壹村人农业创始人王村说,所谓鲜米——即采用当年新稻谷碾磨脱壳后45天之内的大米,是在稻谷储藏、加工、包装、配送等环节均按照更加苛刻的高标准加工而成的大米。“生鲜程度是大米销售的瓶颈,与其他产地的大米相比,黑龙江水稻一年一季种植,在品质和口感上更胜一筹。每年新米一出,销量巨大,可是一到夏季,购买者就处于观望状态,静等当年新米上市。”

据了解,稻谷存储在谷仓里,生命处于休眠状态,随时可成为一粒种子,一旦开仓碾磨脱壳后,就开始鲜米——新米——陈米的氧化。在黑龙江,传统的大米季节性加工使销售有了淡旺季,新米好卖,但同时大量上市价格竞争激烈,陈米受时鲜性影响出现销售困难。

“我们打破传统大米集中一次性加工的方式,同时改变销售和配送方式,通过互联网+的模式,按照定单量,执行高标准,每一个月都开机碾米,并保证水稻脱壳 99小时内送到客户餐桌上。”王村介绍说,哈尔滨壹村人农业在米业营销中,采用全程监控的无污染的种植标准和月月开机的加工方式,将刚磨出的米极尽快速地包装并配送至消费者手中,减少了氧化过程,保留了大米的最高食味值和营养。结合互联网线上平台,进行精准的社群化营销,引导消费者从吃精米到吃鲜米的观念上改变。通过制作如何蒸煮米饭的视频来服务会员,通过图文和视频信息向会员展示完整的种植和加工过程,组织会员种植体验旅游,为会员定制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节日包装给大米赋予了文化内涵。

“曾经,黑龙江的很多产品都是‘原字号’输出,没有精细加工,缺少创新和服务,导致了好东西卖不上好价钱。通过鲜米销售,做精服务,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王村表示,对稻米文化非常崇尚的日本,用了30年的时间完成了从食用精米为主到食用鲜米为主的转变。他相信,随着中国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对健康饮食的理念的升级,国人吃米的方式也会发生改变,“大米鲜吃”模式是一个拥有巨大潜力的蓝海市场,“大米鲜吃”理念,也将成为未来黑龙江农产品销售的一个新思路。

改变商业模式,国企换发新机

陆昊省长高度重视绿色食品营销工作及此次省政府专题会议上《黑龙江绿色食品商标(品牌)使用许可规范指引(试行)》的原则通过,让黑龙江省北大荒米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北大荒米业集团)董事长林长华兴奋不已。

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北大荒米业集团依托黑龙江垦区2300万亩优质水稻基地和质量环境食品安全国际标准体系认证,生产的“北大荒”品牌系列大米成为老百姓厨房餐桌上的“放心米”。在2003年支援抗击“非典”期间,创造了7天向首都紧急发运2万吨优质大米的奇迹,保障了市场稳定;在2008年为支援四川汶川灾区,48小时加工发运2400吨大米;在2010年西南五省区大旱的关键时刻,向重灾区四川紧急调运大米10506吨。

“作为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我们应尽的职责。”林长华表示,北大荒米业集团不但要担负起保障国家粮食供给安全的政治责任,还应保障企业良性发展的经济责任。

2014年,北大荒米业集团从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剥离,进行分立重组,鉴于国内市场“稻强米弱”的格局,背负着沉重包袱的北大荒米业集团保留优势资源,将落后的产能进行了淘汰,集团总部进行机构变革,保留的制米厂进行股份制改造。

“要重新树立起员工的信心和责任感,只有在体制上做出根本改变,才能发挥员工的积极工作态度。”这是林长华执掌北大荒米业集团后的核心思想,2014年底,首批所属七个制米厂完成股份制改造,实现了国有资本、个人资本相结合的混合所有制结构,大大提高了基层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并在当年实现了盈利。

2015年以来,北大荒米业集团大力开拓营销渠道。“我们年稻谷加工能力100万吨,只有掌握了市场渠道,才能占领更多的市场,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制米厂不达产的困境。”林长华说。

据了解,北大荒米业先后与中商惠民网、“牛人部落社群”合作,建立了传统业务与线上业务相结合的模式,将北大荒米业集团的产品直接面向终端零售市场,提高盈利能力。“通过中商惠民网,北大荒米业集团产品直接面向全国35万家终端零售超市,将产品的细分和定位更加准确。”林长华说。

林长华告诉记者,北大荒米业集团和上海扎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发起基于全国性社群营销经济体的“牛人部落社群”模式,旨在3年内帮助和支持超过100万人在“牛人部落社群”创业,分销北大荒米业集团产品,让全国超1亿人吃上北大荒的有机大米、有机杂粮。“牛人部落社群”以北大荒优质、绿色、有机农产品作为保障,直接面向中高端消费者,对调整黑龙江农业种植结构及供给侧改革提供助力。

“只有广泛的建立营销渠道,才能最大发挥北大荒品牌的优势;只有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优势,才能建立仓储、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的模式。今后北大荒米业集团将在产业链延伸、营销渠道建设、国家粮食储备上做更多的工作。”林长华说。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网络编辑:何颖曦)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