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杂志 > 正文

【悦读】在文字里灵魂邂逅

安徽省枞阳县人,1992年毕业于铜陵学院财政学专业,现任职于中国银行安徽省分行,从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工作。工作之余爱好读书、写作,“执笔取暖,煮字疗饥”。

【悦读】在文字里灵魂邂逅

——写给 《风吹来的地方》

春华

本书为散文随笔文集,共39篇、16.5万字,以时间为写作脉络,内容涵盖状物、写人、记事、抒情等类型。作者重返时间的河流,溯源而上,在追忆中打捞起“童年蒙太奇”“担水的哑巴”“梅花山”“风吹来的地方”和“雪城”。某种意义上,一切美好的文字源于“追忆”,一切逝水年华也将在“追忆”中渐次“复活”。

p82

《风吹来的地方》

推荐指数:★★★★

作者:周海

出版: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

周海:

安徽省枞阳县人,1992年毕业于铜陵学院财政学专业,现任职于中国银行安徽省分行,从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工作。工作之余爱好读书、写作,“执笔取暖,煮字疗饥”。

时下是一个图书爆炸的时代,却似乎还未看到精品迭出、读书蜂拥的场面。有高原,无高峰。也正因如此,用心用情的作品,总是会很容易地就让人眼前一亮,就像压在心底的激流倏地被激发、释放出来,畅快得连自己都觉得焕发了新生!

周海先生这本书,就是这样流淌着真情真意真心的、让人眼前一亮的书。因为其中闪着:

自然之美!干滩岸边的伫立,梨园的春景,桦树塔的蝴蝶,不愿去的梅花山,“卑贱”的红花草,甚至具有生存智慧的八哥等等,无论是山川还是树木抑或动物,都洋溢着生命的光彩,洋溢着自然界最精心的造化,洋溢着作者心里的“望返自然”的“归隐思”“隐居梦”。透过钢筋混凝土的缝隙,从记忆里检索出泥土的味道,终于明白这身躯壳依然踏在生养自己的真实的土地上。或许在他心里,人们在这力拔山兮般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早已沉醉不知归路,总要努力沿着那“风”吹来的方向,才会回到自然的怀抱,找到初心颤动的泉源,发现世间这一遭的初衷。所以,我们打开书就能感受到文字中吹来的自然之“风”。

生命之叹!莲子可“怜”、丫狗求生、二先生的“圆寂”、白姑的“孑然”乃至何凌群的“世俗之路”、棋友老张的“寄予厚望”,以及笔者从小到大曾并肩放声的同学、缱绻缠绵的恋人,每个人的人生都截取了片段,是这些片段支撑着笔者的生命记忆,像一个个不同的旋律,和描述他们的人一起跳跃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而他们不同的人生命运,也如同一段段高速电流,冲击着笔者的生命气质甚至走向。也因此,多少年过去,那些细节依然在笔者的心中清晰地浮现,在他的笔下活生生地跳出来,和我们一起,对着这一瞬而过的生命,发出一声默契的叹息。叹息中流淌着的,是这本集子的“魂”。

人性之鸣!生命本身是自然性的,而我们作为人,度过的不是生命,而是人性。从童年的蒙太奇、老屋、烛光,经历一个个的冬夏,到雪城、南昌、蒙城,物候迁转;从小学、中学到财专,经历一段段的故事,到七夕之夕、慢生活,情景变易。作者笔下的景和人总粘合在一起,情和思也摆布于一处,读的时候仿佛自己也陷进去,不仅陷进去那场景,也陷进去那人性。对故事而言,有的是悲凄的,人性的丑陋竟可那样赤裸;有的是暖心的,人性的善良竟也那般平凡。我们每个人都在度过一些故事,创造一些故事,可我们却未必都度过了人性,那就是在面对悲凉前的自责、温暖后的自得后,依然有勇气和耐心将这一切反复思索,甚至诉诸笔端、留给后人。没错,这要的是勇气和耐心,而这就是作者文章的“心劲”。

理想之纯!理想主义者,最擅长用心用情在文字上。文字就像永不休止的彩色音符,可以细腻地把理想主义者心中抑存的一缕缕情思锻造成一段段感人却也悱恻的旋律。每当读到一篇好文章,无一不是用了真情的,文字就是带着感情的符号,是有魔力的密码。文以载道,理想顺着它们而来。笔者是个细腻的生活记录者,是一位“好学”的书生,也是一位敢谈理想、追求理想的梦想家。且不论“更衣的书”“书店杂忆”直接写读书的心得,单就文中常见的引经据典、常见的原创诗文,也足见作者的确就如他的那些朋友所说,是一位能用文字准确记录下那些故事的“诗人”。而诗者,总是多情的,易受感染的,所以诗人追梦就更艰苦了。我们看作者的梦和理想,就像看自己的梦和理想,这便是他文字的“道”。

内容之所以让人感动,要感谢表达它们的方式。作者对于文字不陌生,然而把内心独白直接呈现给读者,恐怕也是一种考验。事实证明,大家对他的评价是准确的,每篇文章都是耐读的。情景交融,人物交叉,这样的叙事手法是常见而又不好拿捏的。如伤心时月光冷、冲动时火光盛,拍成场景易,写成文字不易。浑然于一体,其实本就是抒情言物的最高境界了。戏里戏外,人生起伏,全书每篇似乎都是单独的故事、散文,却又总能在前后找到照应,你可以理解为一本散文集,却又像一本小说。拿起来读时,你可以一气呵成,也可以“断章取义”,还可以条分缕析。文似看山不喜平,字里行间不平,通篇不平,全书也不平,这便是一本完整而深刻的著作了。

无论形神体貌,凡此间真意,说出的总是有限。我们去读一本好书,就像读一段或者几段人生,就像品一口或者几口佳酿,总是会醉的。这本《风吹来的地方》,有作者寻根的体悟,也有他梦中不忘的初心,他用文字记述着这个过程,也描述着那地方的模样。至于那情景究竟如何,笔者最清楚自己的蓝图,而每个人都燃起了自己的勾勒,这便是书的奇妙处。因为我们每个人又何尝不是如此?人生是不断奔走着的,而灵魂却一直在寻找最终的归宿。我们都在走着,向着风吹来的地方。愿我们能在书中相遇。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网络编辑:张芳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