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财经 > 宏观 > 正文

全国人大代表刘晓静: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文章导读: 刘晓静代表介绍,这次全国两会她一共带来五条建议,其中最想表达的建议有两条。第一,突出特色明确重点,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第二,发挥智慧源头作用 加大创新有效供给,让高校做“双创”和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参与者。

1

全国人大代表刘晓静 郎丰君 

全国人大代表刘晓静: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让高校做“双创”和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参与者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山东艺术学院副院长、山东大学传统艺术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刘晓静教授,在中国职工之家山东代表团驻地接受了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的独家专访。

刘晓静代表介绍,这次全国两会她一共带来五条建议,其中最想表达的建议有两条。第一,突出特色明确重点,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第二,发挥智慧源头作用 加大创新有效供给,让高校做“双创”和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参与者。

“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中心议题。”刘晓静代表认为,国务院发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为“双一流建设”作出顶层设计,也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明确了任务路径。如何落实这一重大战略决策,对中国大学来说,是重大发展机遇也是严峻的挑战。

围绕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刘晓静代表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双一流”建设,须突出学科特色

“办大学”就是“办学科”,没有一流的学科就没有一流的大学。

香港大学第14任校长徐立之曾这样描述一流学科与一流大学之间的关系,“每当有国际学术会议的时候,如果我们相关学科的老师会被邀请去做专题演讲,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国的学生都希望来上这门课,那这个学科就可以说是世界一流的学科。有10个到12个这样的学科,我们就达到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了。”多年来,通过实施“211工程”、“985工程”以及“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特色重点学科项目”等重点建设,一批重点高校和重点学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带动了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无需讳言,在短时期内我国出现许多所世界一流大学是不可能的,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一流学科是现实的。为此,要以一流学科建设为龙头,带动学科生态集聚,形成独具特色的一流学科。要通过打破身份壁垒,实行适度开放鼓励竞争,最大限度的释放“改革红利”,为不同类型的高校营造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引导不同类型的高校结合自身和区域特色,探索多元化的发展模式。俗话说,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学科建设也有特点,唯高唯特不倒。

二、“双一流”建设,须立足国家需要,学科特色关键是要落实在需求和贡献上。

“十三五”期间,国家转型发展的新需求凸现,网络强国、大数据战略、农业现代化、中国制造2025、美丽中国、健康中国、文化创意等事业,渴求人才。需求旺盛意味着发展机会多,高校发展须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突出自身学科的比较优势,凝练办学特色,形成核心竞争力。

创新驱动的本质是人才驱动、知识驱动。无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还是供给侧改革,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创新资源,特别创新成果和创新型人才的有效供给情况。克强总理说“放手让企业家去创新”,不是说企业创新就是企业自身研发部门的事,而是要创造条件、畅通管道,让企业更加方便地汲取社会特别是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智慧,让智慧成果的创造者及时得到市场的引导、帮助和激励。应当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社会向创新源头要创新,把企业对创意和技术需求传达到大学校园,把大学的创新智慧传导到生产一线,加大供给侧的创新资源供给。学科建设中,要充分打好产学研融合这张牌,让学科建设富有充沛的动力。

三、“双一流”建设,须坚持差异化发展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不可能就一条,也不能千校一面,搞成一个模式。一方面,高校要坚持差异化发展,不同的学校要立足自身的办学传统和特色,发挥各自的学科优势,结合各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肩负的责任,建设多元化的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要适度发展综合性大学,也要支持鼓励发展小而精、有专业特色的学校,实行分类推进。强化办学特色,拥有某一高水平学科的大学,要突出学科优势,加快进入世界一流学科行列。

另一方面,“双一流建设”也要突出区域特色。广东、浙江、北京、上海等省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改革举措,以学科为基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是这些改革计划共同的特点。可以这么说,在“双一流建设”政策的推动下,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区域发展的新时代,区域发展也必将打上深深的高等教育发展烙印。山东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在总体设计和政策引导上下功夫,尽快明确“双一流”建设的大学阵容,加大扶持力度,倡导有序竞争。域内高校不应是一强多弱,而应该是一强(大学)带动多强(学科),这需要统筹安排。要加大省部共建的力度,经济大省与知名大学的结合,一定是共赢的结局。

四、“双一流”建设,须借力管理创新

纵观世界高等教育,高水平大学发展,大体有两种模式、路径,一种是“学术积累”,如牛津、剑桥、哈佛等;另一种是“管理创新”,如英国沃里克(华威)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如果还需要上百年的“学术积累”期,中国高校才能成为“世界一流大学”,肯定是不现实的,只有借鉴管理创新走出一条中国式创新发展的道路,才是我国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惟一途径。

要通过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来解决我国大学行政管理系统的“执行力差”“办事难”,和学术科研体系中的创新动力、能力不足等普遍性问题。要处理好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利的关系,这对高校以一种更健康的发展姿态来迎接未来的挑战是十分重要的。要坚持依法治校、按章办事,细化办事规矩,推行实时透明监督,尽快形成中国大学特色的“标准运行程序”。具体可以从“厘清权限,简化程序,信息实时”三方面做起,简言之,就是 “互联网+行政管理”。

针对第二条的建议:发挥智慧源头作用 加大创新有效供给,让高校做“双创”和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参与者。

刘晓静表示:“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方兴未艾,供给侧改革又箭在弦上,这也是本次“两会”的热点话题。我认为,深化“双创”和进行供给侧改革,离不开创新,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知识驱动。“双创”和供给侧改革,要想取得预期成果,真正落在实处,必须与高校创新紧密结合,通过不断加大创新成果和创新人才的有效供给来实现。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大高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力度,增强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提高大学对“双创”的实际参与度。新常态下,政府要主导建设创新创业生态体系,使高校这个全社会的创新源泉和人才储备库派上用场、发挥作用,助推“双创”、供给侧改革和创新驱动战略实现。

我国数以百万计的高校教师、科研人员和在校大学生,以及走进社会的千百万高校毕业生,他们不仅头脑中蕴藏着海量的创新智慧,也是国家发展绝对可以依赖的创新力量。但从以下三个维度来看,就能发现一些问题:

一、从我国整体创新数据来看,存在着巨大的剪刀差。  一方面我国高校的在校生人数、论文发表引用数、拥有的专利和新增专利数,稳居世界第二,高新产业总量占GDP的比例也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仅约为美国的四分之一,高校大学生创业率相当于美国的五、六分之一,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大约为美国的七分之一。说明我们的创新资源和人才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

二、从双创实践来看,当前呈现三个特点:第一,区域差别大、发展不平衡。在经济活跃、高等教育发达的中心城市,双创活动十分活跃,而其他地区就相对沉闷和迟缓;第二,双创热点过分集中,内容相对单一,覆盖面窄,如互联网+送餐等服务模式创新、手机APP等软件程序设计居多,无人机、机器人等技术创新扎堆;第三,地方政府以经济杠杆弥补创新资源占有的不足,客观上导致创业孵化空间跟风模仿,通过双创实际转化的高校科技成果仍然是冰山一角,高校人才的双创参与度不高,实体经济特别是广大中小企业的创新获得感不足。产生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就是创新成果和创新型人才的有效供给量严重不足,实际供给信息不对称,发展不平衡。

三、从供给侧特别是制造业的表现来看,我们与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不仅体现在材料、精密机床、机器人等高科技核心技术上,还体现在日常消费品生产的创意细节、人性化设计甚至艺术设计诸多方面。这说明国高校创新创业的状况与全社会对创意、技术和人才的海量需求极不匹配,支撑实体经济发展所需的有效创新供给尚未形成。中国制造业的“圆珠笔之问”、“马桶盖之问”、中国教育界的“钱学森之问”等问题,这些问题叠加起来实际就是“中国创新之问”、“中国创造之问”。

解决以上问题的钥匙,就是要使“创新链”完整起来,打通从智慧源头到实体经济的最后一公里。应当打造平台,创造条件,鼓励和引导社会向创新源头要创新,把企业对创意和技术需求传达到大学校园,把大学的创新智慧传导到生产一线,加大供给侧创新资源的有效供给量。

2015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今年2月,又发布了《关于加快众创空间发展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通过《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等文件,要求高校成为知识发现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先进思想和优秀文化的重要源泉、培养各类高素质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在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双创”和高等教育提出的明确要求。

综上所述,根据国务院出台的有关指导意见及文件,全国人大代表刘晓静提出如下两点建议:

第一,各级政府要真正从战略的角度,把高等教育的发展切实纳入区域发展战略之中。要加强与大学的良性互动,发挥大学的技术转移、技术集聚、技术引领功能。要通过政策支持、资金引导,集聚各方资源,搭建双创平台,打造双创集束点和聚集区,构建双创生态体系,补足创新成果和人才不接地气、信息不对称的短板,让大学深度参与进去,促使大学创造更多科研成果,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助力供给侧改革和创新驱动战略实现,为国家的经济转型和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实践证明,国内外高等教育水平高的地区,其经济社会发展定会率先从创新能力、人才储备中得到实惠。美国硅谷的兴起很大程度上是靠斯坦福大学多方位的支持,一所大学拉动一个区域发展的神话是可以复制的,关键看地方和大学的结合度如何。

第二,各级政府要凝聚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探索中国式创新的模式。“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改革开放的成功就是建立在最基层群众的探索基础上的,同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风起云涌,体现出来的也是充分的民意和智慧基础。

“双创”热潮中,一些“双创”智慧成果已经显现。比如山东大学与海尔集团共同发起的“2025创新创业联盟”。该“联盟”的特点就是旨在推进制造业技术革新和新兴技术背景下的创业,打造创新创业新业态。这个“联盟”的一些实践探索值得关注,如他们提出的“统一双创语境”的理念和“Agent——技术创新合伙人”的工作模式,借助“互联网+”完整创新链,以统一的规则,共同的语言,拉近距离、整合资源、降低成本,形成新的自演化双创生态体系。从而改变长期以来高校科研、企业技术需求及相关各方对话“不在一个频道”的尴尬局面,为“双创”过程中快速、高效地整合海量资源,对接海量需求打开了通道。(王其团  郎丰君 两会现场报道)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网络编辑:崔晓萌)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