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杂志 > 正文

【洞见】环渤海地区联动发展的辽宁机会

中央政治局2015年12月30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抓好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

【洞见】环渤海地区联动发展的辽宁机会

冯贵盛 郭起瑞

中央政治局2015年12月30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抓好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

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可以突破东北地域、放在全国大的区域背景下来看。2015年9月27日,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发布《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纲要》(下称《纲要》),《纲要》明确了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要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中心,推进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

环渤海经济区—京津冀和辽、鲁、晋及内蒙古七省份,是东北、华北和西北三大区域结合部,是我国最具有综合优势和发展潜力的增长极之一,其地区合作协调发展对促进和带动三大区域平稳较快发展意义重大,对东北老工业区、特别是辽宁的结构转型有重要推动和促进作用。

区域联动具有很强互补性

《纲要》的出台对东北老工业区结构调整转型和实现全面振兴有重要的促进和带动作用,尤其是对东北地区经济体量最大的辽宁。辽宁及东北老工业区同京津冀和环渤海地区各省份从经济结构和面临的主要问题看存在着诸多共性。首先,结构类同:基本上都是以重工业为主体,是全国重要的钢铁、石油化工、装备、建筑材料、能源工业生产基地。其次,主要工业产品是以中低端产品为主,进入新常态后,普通和中低端工业产品市场需求不断收窄。最后,高耗产业聚集,资源和环境瓶颈约束增强,远离雾霾成为京津冀和环渤海地区城乡人民的共同期望。

同时,必须看到辽宁同京津冀和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推进区域发展一体化具有实践可行性,经济结构调整和未来发展存在很强的互补性。辽宁同京津冀互补性很强,特别是京津,北京正在加快调整非首都功能产业,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部分产业向外转移,辽宁从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素质、工业基础条件等应该说是最佳之地。北京是国家各大商业银行总部、国有企业及行业协会总部、科技研发创新总部等所在地,对辽宁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和牵动力。同时,辽西走廊自然和人文景观丰富多彩是京津两大中心城市的后花园,还是华北与东北电网连接地,对北京能源结构调整发展清洁能源提供重要支持。

此外,辽宁装备工业基础厚重,门类比较齐全,随着装备结构调整升级,将对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有重要推动作用;同时,辽宁还是石油化工大省,石油加工能力占全国近三分之一,为环渤海地区提供丰富的乙烯、芳烃等精细化工原料资源,为环渤海地区发展精深加工提供重要支撑。辽宁能源资源矿产资源匮乏,特别是经过近百年强度开采,现在煤炭能源资源短缺,从“七五”以来主要依靠山西和内蒙古供给煤炭。

要突破行政区域壁垒

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中心,推进环渤海经济区合作发展对辽宁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促进老工业基地振兴是重要历史机遇,辽宁要紧紧把握住难得的发展与振兴历史机遇,扬长避短,按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积极主动融入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中心,贯彻落实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纲要,实施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

以促进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实现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为主向,突破行政区域壁垒,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辽宁同京津冀和环渤海各省份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一是加强同京津冀和环渤海地区互联互通现代化交通网络体系建设。二是能源互联互通建设,确保京津清洁能源供给。三是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以北京为核心,辽宁与京津冀和环渤海各省份互联互通方便快捷现代化信息网络体系。

以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为主线,建设生态辽宁和环渤海地区。“十三五”期间,生态环境建设规划要同京津冀和环渤海地区省份对接。从辽宁实际出发,进一步加强青山、碧水、蓝天工程建设。

以创新驱动为主向,主动适应新常态,推进环渤海地区产业一体化,促进辽宁转方式调结构,实现转型升级。充分利用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实施经济一体化的历史机遇:一是推进辽宁同京津冀产业对接,紧紧把握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契机,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积极引进北京疏解的产业;按着新体制新机制大力推进与北京高校和科研单位及部门共建产学研联盟,促进辽宁结构转型升级。二是充分利用合作发展实现区域一体化的历史机遇,加强同环渤海地区各省份传统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对接,加快构建产业联合体。三是依据区域内各省份的产业优势和特色,打破行政壁垒,以合作共赢为基础建立科学合理产品分工,最大限度避免重复建设和过度竞争。

在战略大背景下简政放权

“一带一路”是我国新形势下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辽宁和环渤海地区转型升级的重大战略举措。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两年来实践表明,不仅得到国际社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普遍认同,而且对于正处于经济转型中的中国是最佳战略选择。二是实施“一带一路”有利于扩大转型升级空间:扩大产能合作,缓解和化解产能过剩寻求市场;为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开辟世界大市场;扩大服务贸易份额,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建设新引擎。

辽宁要充分利用沿海和沿边地缘优势,充分发挥以大连为核心的沿海港口群有利条件,打开两扇门:对内和对外开放大门,深化改革打通对外通道,不失时机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抉择,引进国内和国际先进技术全面提升优势产业和产品技术含量,用优质产品参与“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和实施产能合作,缓解和化解富余产能,推动辽宁稳增长和实现全面振兴。

深化改革建立和完善区域统一市场体系。近两年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下,深化改革,简政放权,发展活力显著增强,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力量得到发挥。但必须指出,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内政府力量依然比较强大,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力量没有得到充分有效发挥,特别是在新常态下经济下行压力普遍加大,产能过剩或产能富余问题日渐尖锐突出,市场分割,地方保护主义抬头,重复建设,商品流通渠道受阻等。

为此,要全面深化改革,简政放权,建立和完善权利与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建立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中心,环渤海地区统一大市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力量。打通七省份间商品流通渠道,全面建立产品质量标准互认制度,相互间建立商品销售网络。建立和完善传统优势产业和产品科学合理分工,规避内耗和过度竞争。建立负面清单,意在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实施优胜劣汰,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关停落后产能和落后产业,推动产业升级;支持和鼓励民营经济参与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坚持以人为本,实施共赢和共享发展理念,推动区域和谐发展。一是以合作共赢为基础推动辽宁与京津冀协同发展为中心,环渤海地区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与环境整治、产业结构调整、对外开放、深化改革和区域统一市场体系建设等。二是以人为本,合作共享是区域合作发展的目标和归宿。在实施辽宁与京津冀为中心、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进程中,始终要坚持城乡和地区间和谐发展,以城带乡,发达区带动欠发达区,全面推进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让全体人民共享区域合作发展成果——教育、医疗、养老、就业、住房、基础设施等,实现全面小康。

(作者冯贵盛系辽宁省委省政府咨询委员)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网络编辑:崔晓萌)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