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财经 > 宏观 > 正文

第十五届中国经济论坛高端对话“供给侧改革助力中国制造2025”高端对话文字实录

第十五届中国经济论坛高端对话“供给侧改革助力中国制造2025”高端对话文字实录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记者 崔晓萌) 12月18日,由人民日报社指导,《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科技部火炬中心联合主办的第十五届中国经济论坛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以“创新驱动发展——互联网精神与制造业革命”为主题,300余位政府、企业、研究机构人士汇聚一堂。

高端对话“供给侧改革助力中国制造2025”高端对话文字实录如下:

主持人钮文新:一年当中要参加很多很多的论坛,但是在我心目当中,中国经济论坛是有特殊的重量。本场的论坛和供给侧改革有很大的关系,我也想在这个地方结合去年在这儿讲的一番话,也想先说几句,请各位嘉宾稍后。

主持人钮文新:去年我们在这个地方讲,我坚决反对金融空转,今天我们来到这个会场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机构,这是一个新的机构,是由我们中国经济周刊来办的一个研究机构—中国经济研究院,非常好。为什么?因为我希望这样的一个研究院,能够站到实体经济的立场上去研究金融问题。我本人身在金融当中,但是,我永远有一个不变的信念,就是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而我们今天研究金融的人,站在实体经济的立场上,非常非常少。我为什么要反对余额宝,就是因为我站在实体经济的立场上看这个东西的时候不是一种金融创新,而是一种金融灾难。

主持人钮文新:今天,我也向大家报告,本人在这一年当中,研究了两个重大的问题。第一个运用就是后金融资本主义时代的出现。后金融资本主义时代,我们认为,金融资本主义时代已经在悄悄地过去,金融资本主义时代的特征是金融至高无上。金融的至高无上,导致了杠杆,导致了各种各样的金融创新,最后形成了大规模的金融的空转,而实体经济真正需要的资本却日益稀缺。刚才大家讨论PPP问题,为什么出现PPP?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实体资本、实业资本、长线资本稀缺,包括股票市场都需要大量的杠杆去托举它,难道这不是一种灾难吗?

主持人钮文新:后金融资本主义时代的时代特征是什么?我认为,将以股权融资为金融导向。今天,我们已经看到了这样的一个态势,其实所谓的供给侧改革,必须需要股权融资的托举。

主持人钮文新:这是我想说的第一句话。第二句话,我在研究竞争和垄断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命题,但是,我们发现中国经济当中存在着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过度的竞争、恶性的竞争、不正当的竞争。我写了一篇文章,叫做《电商残害了中国经济》,为什么?因为它构建了一个非常不正当的竞争环境,非常恶劣的竞争环境。在这样的一个竞争环境当中,为了成本的降低,电商不惜造假,而使得整个的中国经济劣币驱逐良币,使得我们的优质产能也出现了很多过剩。还有比如恶性的金融竞争,恶性的金融竞争首先竞争的是钱从哪来。这几年我们看金融投资超出GDP的增长一倍。钱从哪来?当所有的金融机构都要竞争钱从哪来的时候,这个资金的成本就会大幅地提高,而资金成本大幅度提高,能够带来企业融资成本的降低吗?很多的这样的问题,包括滴滴打车,我非常喜欢这样的服务,我也在使用滴滴打车,但是,你凭什么仰仗自己的资本力量向市场倾销?你凭什么提供比市场平均成本更低的服务价格?你如果这样,中国的产品卖到美国是这样卖的话,你卖的动吗?不收你反倾销税吗?为什么在中国的市场上允许?这样的结果是什么?赢家通吃了以后,它是垄断,垄断,它的定价是你接受不了的。很多的问题我们需要重新认知。

主持人钮文新:现在有请对话导师: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先生。广东佛山市南海区委书记梁维东先生,国务院研究室工业与交通司副司长张泰先生,航天科工二院206所所长刘浩先生、中国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原科技部的研究室副主任胥和平先生,广东坚美集团董事长曹湛斌先生,广东葫芦堡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林创举。

主持人钮文新:非常好的一个命题,关于供给侧改革助推中国的制造业的一个问题。今天我们在上午的会议过程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这个环节是我们在座的有一个人颁了一个巨大的塑像,他获了一个奖。这个奖叫创新榜样。我们一直以为这样的奖应该是奖给企业的,但是,在这个地方,这个奖颁给了一个地方的党委书记。他凭什么得这个奖呢?我特想知道。但是,我把这个话题先搁下。首先,有请我们的导师张燕生先生。请您就我们今天这个主题作一个引导性的发言。

张燕生:今天的话题其实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我们知道,十八大有一句非常非常重要的话,这句话就是说,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也就是说,中国未来的发展离不开我们实体经济这个坚实的基础。现在的中国有一句非常时髦的话叫新常态。我经常会问我自己,我说中国的实体经济旧常态是什么?新常态是什么?也就是说,我们过去35年,我们实体经济旧的模式是什么?我们未来35年的实体经济的新常态是什么?我自己就给自己回答了三句话。第一句话,过去35年,我们的制造业代工,我们嵌入到跨国公司全球工序分工的这种模式,它的黄金时代结束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就是我们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也就是我们的实体经济今后将走向自尊、自信、自立。我认为,这是我们的实体经济转向新常态的第一个变化。

张燕生:第二个变化,也就是我们实体经济过去35年,靠低成本的劳动力,低成本的土地,低成本的环境,参与国际竞争的黄金时代结束了。也就是我们下一步,我们的实体经济面对的最大的挑战,也就是我们要迈向中高端水平。

第三句话,也就是我们过去35年靠简单模仿、抄袭、仿制的黄金时代结束了。也就是我们下一步将走向创新,什么叫创新?我们知道,创新是有两种创新,一种创新,我们叫间接创新,也就是商业模式的创新、管理和组织方式的创新、市场的创新。这一类的创新我们叫间接创新。我们过去35年,在座的企业家都是商业模式创新的引领者,因此熊彼特讲什么是企业家精神?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有可能成为企业家。我们下一步的创新,很重要的,也就是我们将转向科技创新,转向制度创新,我们转向我们叫文化创新。从这个角度来讲,也就是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经济正站在一个历史的新起点上,在这个历史的新起点上,我们企业要想告别旧常态,要想迈向新常态,我的观察,我们有五缺困境。第一缺,也就是我们要转向创新,尤其是技术创新,我们现在缺技术来源,缺共性技术的支持。怎么办?第二缺,我们要转向新常态,我们现在缺人才。这个人才包括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包括能够引领正规军来进行大决战的中高级管理人才,和能够引领企业走向技术创新的企业家精神。第三个缺,我们现在的企业想转型,我们缺渠道,缺品牌,缺售后服务的能力。怎么办?第四个缺,我们企业要想转向新常态,我们现在缺资金,缺能够为实体经济转型服务的资金,缺能够为我们企业走向创新驱动的资金。第五个缺,也就是我们缺规范,缺能力,缺环境。

在这种情况下,我所理解的供给侧的管理,核心的问题,也就是我们讲,要想叫马儿跑得好,就要叫马儿轻装上阵,也就是供给侧管理,第一个核心问题,就是怎么能够降低我们企业的实际税收负担和其他的制度性交易成本,能够让我们企业有更多的剩余用于投资、创新、转型。第二个,要想叫马儿跑得好,就要让马儿在一个公平竞争的竞技场上展开竞赛。也就是按照三中全会的话,就是让市场机制起决定性作用。政府减少对企业,对市场的直接管制和干预。第三句话,要想叫马儿跑得好,就要在马儿薄弱环节给马儿提供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也就是包括我们的政府、我们的全社会和我们企业,应当携手解决我们企业现在转型所面临的转型困境。谢谢大家。

主持人钮文新:谢谢张秘书长。张秘书长提出的问题非常严肃。说我们要进入新常态,但是,在新常态的过程中,我们有五缺,如何来解决这五缺的问题,如何让我们的企业跑得更快,跑得更远,跑得更好。肯定地讲,这是我们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实际上,前几天政治局会议已经透露出来了一些风。这些问题,我想,明年要解决的四大问题,其实大家都可以从媒体上看到了。

主持人钮文新:新常态,确实有五困的问题,如何解决五困的问题?我想企业要有企业的招,政府也要有政府的招。作为第一线,最基层的党委书记,如何能够解决五困问题?这也是我们考量您凭什么作为创新榜样的很重要的要件。因此我想请广东佛山南海区党委书记梁维东先生,我们请他来讲一讲,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有请。

梁维东:各位专家、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我来自广东佛山市南海区,南海这个名字是比较古老的,最早的时候叫南海区,那个就大了,广东和广西的一部分。后来就变南海县,解放前听说1936年的时候南海的县城还在广州的乡下,我们那里挨着广州,历史上在南海那边有一个山,现在都很出名的叫西樵山。讲法是先有西樵山,后有珠三角,有幸的是这六千年前已经有人类在那里活动了,是一个很有历史底蕴的地方。改革开放前,南海是一个农业县,改革开放以后,因为靠着广州,很多广州新区的工程师到我们这里来指导,那时候是创新驱动的第一步。开放以后,“三来一补”,很多港澳的企业也到了我们那里。三来一补”来了以后,我们那里人学了人家怎么做,然后自己洗脚下田做老板。经过35年改革开放的发展,去年我们总的经济总量是到了2300多亿,工商注册户已经到了17万户,也就是说整个经济的发展在35年里面,应该说做了一个奇迹。每年平均增长19.4%,但更关键的时候,我觉得,你这个数,在座各位都很多来自发达地区,可能不算一个什么数。我们亲历佛山南海的整个转变,我们觉得,在这个数字的背后,实际上十年前,我们同样遇到环境的制约,同样遇到土地的制约,同样出现了短缺经济年代,已经是结束了。这样的一些环境,在这些环境下,实际上我们在那个时候开始,就加大力度去推进创新驱动的转型升级。因为这个推动,应该说是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首先,如果大家现在到佛山,到南海,你可以看到基本上都是蓝天白云,水在不断地改善,灰霾不是没有,相对比较少。在整个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今年南海的发展还是比较有实力的。从1- 9月的数据看,它是增长大概8.5%左右,但是在这个背后,再看深层次一点,我们今年的工业投资增长了59%,就是1-9月份,我们今年的技改增加了超过50%。在产出方面,我们虽然是8.5%左右的GDP的增长,但是,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增长是超过了11%,高新技术产品的增长是增加了超过13%。这个看出整个结构是在不断地优化,整个总体的经济表现出平稳向好,而且是质量不断地提升。

梁维东:这里我们觉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一种局面,就是今天的主题: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在佛山南海这个地方,制造业是我们的主业,我们二产超过了60%,第二个是民营经济,民营企业是我们的主流经济。我们的统计是超过70%的经济是来自民营经济。当然税收也是一样了,它解决了85%以上的就业。在整个转型升级的过程里面,我们感受到首先要解决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问题。这个就是佛山南海一个很宝贵的内涵,就是我们有一批企业,有一批实业家,有一批企业家,他们专注实业,他们无论是怎么变化,他们发财了,赚了很多钱了,他们还是把精力集中专注在实体经济,再投入,再发展,利用科技的进步,去推动发展。

梁维东:在这里也有很多这样例子,比如我们今天来的曹湛斌,他是属于铝才行业的坚美铝业,现在经过创新驱动,整个能耗是大幅度,产品质量地提升,如果是全世界前十栋建筑物的铝材,其中有五栋建筑物是由它提供的。现在不但提供优质的铝材,还去考虑整个建筑行业的节能,整体的解决方案。比如大家熟知的我们的支柱产业是陶瓷,原来我们的空气不好和这个很有关系,但是现在我们的陶瓷是由180多家减到剩下十家了,在这十家里面大家熟识的一个品牌叫蒙娜丽莎,它的厚度减少了三分之二。整个能耗,整个材料的损耗,可以说是大幅度的降低。现在如果你到它的工厂,你可以打着领带进去,绝对出来没有一点脏污的。

梁维东:今天在场的还有一个叫广顺,原来叫无油压缩机的,现在经过不断地创新改造,已经做到全球的医用呼吸机,大概基本上是过了50%了。在这个基础上,它又关注整个产业发展的方向,及时切入了新能源的关键技术,现在和上汽签订的协议就是关键技术,它是唯一的一家。在南海类似的企业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当然,还有大家现在很热的互联网+,南海有一家企业做家具的,叫维尚,是通过互联网,通过信息技术,把整个个性化电器变为普通化,所以,它过去三年,每年的增长超过50%。类似这样的企业,通过创新去推动转型升级,是比比皆是。这个内涵就是我们的一批企业家,我们的一批实业家,他们具有相当强烈的追求,就是他们要做实体经济,这个是相当重要的。

梁维东:在整个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过程里面,我刚才讲的那一部分主要是老树发新芽这样一个关系。在我们整个经济的发展和转型升级里面,我们还关注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去引进高新实用技术。比如我们引进大量的专业团队,去哺育新的科技,去栽种新的企业的森林。比如机器人,我们和华中数控的团队,在那里把国家级的几个实验室和研究院都请到我们哪里去,去支持包括伺服电机,包括机械类整体的生产,因为这两股力量,新旧的都加在一起,到今天我们不能讲我们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已经取得了重大的胜利,这是一个很长的路,很艰巨的任务,但是,应该说,我们是琢磨到了感觉,把握到了路线和方向,我们将会坚定不移地推动这样一个发展,推动创新驱动转型升级。

主持人钮文新:谢谢。我听懂了两件事,第一,产业升级需要有产业的集中度,需要这些企业家坚持,能够有这样一种实业的精神。这是您说的。第二个,您还在做招商引资的事。我总觉得好象不大过瘾,你表扬企业,当然我们很开心,但是我觉得,政府如何给企业创造一个环境,你们这几年在环境的建设上有什么样的改善。这是我的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今天的招商引资和过去有什么不同?

梁维东:在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如果从今天的话题来说,都属于供给侧改革的主要组成部分。

主持人钮文新:环境的创新也是一种创新。

梁维东:刚才主要讲了我们整个大的环境和企业追求实业和推动创新,推动转型升级的事例,在这个过程中,确实政府是要更好地发挥作用的。刚才钮总问得很好。在这个过程里面,我觉得有几点,我和大家汇报一下的。

梁维东:第一,政府发挥作用,我们觉得,首先要处理好一个问题,摆正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关系,也就是处理好政府和企业、市场的关系,这是核心问题。实际上很多都讲,你不要错位,不要越位,定位要精准。这个讲大家都这么讲,但实际上真正做起来不容易。应该说,佛山南海,我们在处理这个问题上,我们是比较充分地发挥了市场的作用。政府就去做企业想做而它不能做的事情。所以这个定位,我认为首先是很关键的。什么是企业不能做的呢?在创新的过程里面,它需要技术,需要平台。我们大量是中小企业,你想它本身这个企业就做一个研发中心,不实在。但是,我们研究这个时候,我们也发觉我们是产业,有行业之分的。比如我们纺织品行业,我们铝材行业,我们其他的家电行业,等等,我们政府就大力度地通过,我们说是傍大学,和科研机构、院所结合,让他们到我们那里设立办事机构,我们现在广东叫新型科研机构。就让它去搭建平台,去广泛地服务企业。比如融资的问题,中小企业一般的银行可能不一定关注到它,我们那里有一个叫广东金融高新区,那里就有一个OCT,就是股权交易中心,1600多家企业在那里挂牌,开了不到一年半的时间,融资的总规模是250亿左右,而且那个成本都在九年到十三年之间,大家做经济的都知道,如果是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在15以下,钮总刚才讲的,大声直呼的,这个问题就可以解决了。还有我们搭建平台,让更多的专业的,院士也好,博士也好,和企业对接联系,这些是企业所不能做的。所以,这些我们帮它去做,就是这些中介服务的机构,我们帮他去做。另外,政府要做的一个事情就是,要打造一个高效的行政服务环境。在这个方面,佛山南海的整个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是走在全国的前面。现在无论是从项目的立项,到一个项目建完以后的验收,我们已经做到一窗通办,就是一个窗口受理所有的事情,然后透明高效率地运作。在服务企业方面,我们根据新的常态,我们也及时更新一系列的文件,从各个方面去支持企业、帮助企业,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如果是碰到金融的问题,我们帮它一起研判,确实有需要帮助的,我们政府也坚决出手。这些是政府帮助他们创新转型升级所做的事情。

在这几年的体会里面,我们更重要的体会到一点是什么呢?我们要打造一个好的城市环境,去给企业在这里创新、发展。原来大家知道,佛山是一个制造业为主的城市,粗放的程度,特别是好象到十年前的时候,那个时候是2005年、2006年,曾经有一个历史,就是广州的一个总领事到我们那里去,下了高速他说我不去看了,我看到你那里的灰霾,我回去广州了,这种情况都发生过的。你这样的环境怎么留住人才,怎么让企业安心发展,怎么吸引青年人才来呢?特别是上海世博会以后,提出的理念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我们整个佛山,包括南海,我们大量地在交通基础设施,在环保、治水、治市、节能减排,以及绿化方面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一个很主要的标志就是今年年初,佛山是用五个区3800平方公里一起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大家知道难度是很大的,很多地方用一个区去创,我们五个区全域同创,一次成功。这三年里面,市民对城市的满意度提升了22%,这些都是政府围绕一个生态,一个系统去打造一个环境,去支持实体经济,支持它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一些做法。当然,佛山和南海一个很突出的点,无论我们在哪一个阶段,改革开放以后,我们都把实体经济摆到最重要的位置,直到今天我们还强调,实体经济是我们未来发展的最主要经济组成部分,最主要的动力,这个也给实体经济一个定心丸,注入了一股强劲的方向性的动力。

主持人钮文新:系统地打造一个城市环境,做好为企业的服务,这个恐怕是您说的主题。刚才您讲话的时候,张秘书长捅了我一下说,一会儿我要补充一句。我知道他曾经去过那个地方,研究过问题,所以请您补充。

张燕生:感谢,我补充一句。因为我曾经带领我们发改委20多个研究人员,研究了佛山的故事。我们的题目就叫做“重新认识政府和市场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因为我们知道,佛山,还有南海,不是特区,不是省会,不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地区,过去35年,它的工业发展成为广东第二、全国第五。也就是佛山的故事讲的是如何营造一个好的创业环境,让草根能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

它的故事的另外一个方面,刚才梁书记讲了,佛山也好,南海也好,政府的作用,也就是政府在千方百计引进大学,引进科学院,引进德国、欧洲的那些创新的机构。而且,政府在过去的那么多年,发展职业教育,为企业培养初级、中级、高级的技工和技师,而且政府在发展这种更好的医疗、更好的教育、更好的社会保障,主动补台。我觉得这些方面,确确实实,刚才梁书记说的这些故事,我觉得,它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学习型的政府、创新型的政府。

主持人钮文新:谢谢。35年前,第一个春天的故事是因为一个老人在南海边画了圈,佛山在讲着第二个春天的故事。谢谢。我们的张司长,您听完第二个春天的故事的时候,您有什么感受?请您发表一下感想。

张泰:我原来没有想到中间在对话当中还要讲故事,所以我突然还有点不知道怎么回答。但我想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国的社会进步,总是经过一个春夏秋冬这样一个历程接一个历程的,我们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发展,矛盾、问题都有一个积累的过程。在这个时候,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就需要创新我们的思路,创新我们的办法,这个时候我理解,从我理解,这就是春天。

主持人钮文新:一会儿张司长会就今天会议的主题来发表他的一个看法。我先请您稍微准备一下。我先问下一位企业家。这两个人靠得太近了,他们都来自于佛山。我想,政府创新一个环境,这个恐怕是我们未来所有政府,就是各级政府都将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想请问我们的这位企业家曹湛斌先生。你的体会到底是什么?政府到底创造了怎样的一个环境?你对这个环境是怎样的体会?

曹湛斌:主持人好,大家好。在回答我们钮主持这个问题的时候,容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的企业。其实刚才我们的书记已经讲了部分,我是一个民营企业,也是一个传统制造业的企业,佛山的故事、佛山的第一个春天,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发展的过程,我们参与了,我们就是改革开放的一个例子,特别是佛山和南海,民营企业发展的一个例子。我可以用几个简单的数字跟大家分享一下。

1993年我创办坚美铝业,当时我口袋只有120万,当时我的员工只有42名,现在到达了5000名,增长了120多倍。我的产能,第一年是2300吨,只有一台机。现在,当然多了很多,它的产能达到35万吨。35万吨是什么概念?澳大利亚一年全国的铝型材工业还是建筑加起来,一年就是15万吨。换言之,我一个坚美可以供两个澳大利亚还多出来,我达到35万吨。这个体现了我们中国改革开放,它的创造力。这是第二个数字。第三个数字,我对国家的贡献。第一年,我交了40万多一点的税,去年我交了一亿零四百五十万的税,增加了250多倍,另外,我们坚美还两次获得中国名牌,也是驰名商标,两次进入到中国质量奖的提名公示名单里面。这是我想讲的一个基本情况。

主持人钮文新:你是不想给政府吹牛,你自己拼命地给自己吹牛。你的产能过剩了没有?再一个,你现在赚钱吗?我可知道传统产业没几个赚钱的。

曹湛斌:我能交那么多税,我绝对赚钱。和今天会议的主题有关。我们坚美从战略上把创新战略定在第二位,我们的五大战略是,第一,企业文化战略,第二,转型创新战略,第三,市场营销战略,第四,人才战略,第五,品牌战略。转型,今天的创新,我们早就定了。

主持人钮文新:所有企业都这么说。你到底创什么新了?

曹湛斌:说到创新,首先回答你刚才第一个提问。就是当地环境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我认为这一点对企业至关重要,我认为当地环境就是企业创新的土壤、水、阳光、空气,是外部的条件。有了好的外部条件,企业的创新一定会好。在佛山,在南海,刚才我们的书记已经介绍很细,我不想多讲。这是一个,环境条件。还有一个,给我们一个公平的交流、竞争的机会,佛山和南海也给了我们。可以这样说,尽管今年我们的经济下行很厉害,但是,刚才书记说到我们南海经济增长还是领先于全国。这是真实的。

主持人钮文新:你自己呢?你自己今年是亏了还是赚了?你今年是涨了还是跌了?你凭什么涨?凭什么跌?能不能给我们说点具体的,不就是铝型材吗?我们见得多了。

曹湛斌:我很愿意和大家分享。其实一个企业,我认为它的战略,刚才我说了五大战略,还有就是它的创新,今天我们的主题是创新。

主持人钮文新:今年挣钱吗?

曹湛斌:挣。而且我估计我光税都会达到一千万,会达到一亿一千多。

主持人钮文新:你的营收和利润是增长的还是下跌的?

曹湛斌:销售今年估计增长6%左右。

主持人钮文新:现在房地产这样,你还能增长6%,为什么?

曹湛斌:首先是品牌。比如说,全世界十座最高的楼,刚才书记说了,有五座是用坚美铝材,这就是品牌的体现。现在全世界十座的高楼都超过450米,都是超高层,像这样的建筑,如果你的产品不过硬,你的技术不过硬,它不可能用你的铝材,这就是创新,使坚美那么牛,那么强,那么高的品牌。

主持人钮文新:谢谢。我们现在请旁边那位企业家也说说。你觉得东莞的整个生存环境怎么样?能够给我们说一说吗?广东省有四小虎,顺德、中山、南海、东莞。那位是另一只小虎来的,我们听听那边的情况,我去东莞的时候,到九点钟我找不着地吃饭了,这特让我伤心。

林创举:感谢主持人,感谢主办方,给我这么一个高大上的舞台。因为我们是来自中国制造业名城东莞,但是我们个人和个人企业是来自小微企业,刚刚上新三板的企业,也是从痛苦走向快乐的路径。我幽默一下,其实我们小微企业、中小企业的命运就像我今天坐在这里的这种感觉,本来我们的位置,刚刚大家如果是有留意的话,我不计较哈,我们只是幽默一下,我们民营企业,我们的位置本来应该是坐在这边的,结果那个老大哥坐过去,那我们只能把牌子换过来。刚才我一直讲了那么多,我们一直水也没有,就是这种待遇。但我一直想,一定要来,可不可以给我一个水,要不然等一下话筒到我这里,我要求一瓶水,结果没想到,主持人非常照顾我,水就过来了。

林创举:中国的民营企业痛不痛苦?真的很痛苦。痛苦到什么地步呢?就用意念生存下来,真的留下了一个意念来支撑着企业发展。[16:05]

主持人钮文新:《中国经济周刊》很在乎民营企业,所以看你那没水,赶快就拿过来了。

林创举:只要努力,只要敢想,只要意念还在,你的份额依然在。[16:06]

林创举:主持人中午非常关照我,大概跟我沟通了一下今天我们讲的主题。因为我们是来自民间,来自小微企业,我把我们的企业从非常困难到现在通过创新的路径,把它一步一步走上来的一些路径,作了一个准备。我简单描述一下。[16:06]

林创举:关于创新这个词,实际我们各种会议都在论过,在《易经》里面,这个易就是创新的一个核心,易经的“易”有三大核心,一个就是变宜,一个就是不宜,一个是简易,这是创新的本源。这个就是我们创新的非常好的中国智慧。接下来我会分成五小块。一个就是我们传统企业如何结合品牌,动漫品牌,来做创新。第二点,在技术方面,我们用逆思维和顺思维的创新。第三点,把握大趋势,大破大立的创新下,我们如何走出来。第四点,在团队人才构建的一些创新模型。第五点,企业进入资本市场以后如何用资本市场的思想来做创新。[16:08]

林创举:公司刚接手过来,我是介绍朋友到我们工业区这边来租厂房,结果他做了六个月完以后他就走人了,欠债260万,我就帮他签供应商,最后没办法,用了几百万去把它接手下来。我们就担当,觉得民营企业,我们就把它接手下来。一不小心,把这个企业通过四年,从一个亏损做到今天,上三板市场估值三个亿,明年六个亿,刚开始起步是500万资金,到现在三个亿,也就是60倍,到明年6个亿,就是100倍。我讲这个数据,传统企业通过创新依然是可以获得一个高速增长。

主持人钮文新:你是做什么的?

林创举:儿童家具。现在做了一款叫二胎神器。非常大的跨度,正是因为有这样大的跨度,是在我们中小微企业里面诞生的,所以,我觉得今天这个主题,我试着不留余地地和大家分享一下。

林创举:儿童家具通过和动漫品牌的合作,让我们的产品在欧美方面就更加顺畅一些,卖价也会更高一些。因为根据品牌商的要求,提供的数据,他会更加时尚。原来从传统走向动漫家具进去,就可以走得比较顺畅一些。

林创举:因为你要加入动漫,它的一个瓶颈就是图像的影印方面放在家具上是没有办法突破的。做儿童家具,环保性非常高,还有甲醛,这几个问题是一个硬门槛。在当初很多做儿童家具,大家打的是环保牌,但是我们一直在想,如果做儿童家具还打环保牌的话,我觉得这样可能就妄费了我们的时间,做儿童家具,环保是一个门槛,是不用拿出来提的,是一定要达到的。我们苦苦花了两年时间,陶瓷釉的思想,釉的分子结构,用到家具面板上去,自己发明了一个陶瓷釉,第二个用影像技术,第三个是甲醛处理技术,这三个都是我们企业自己的发明。正是因为有了这三大法宝以后,让我们的产品走到美国和欧美,就走这个直通车。这样就比较顺畅一些。

林创举:第三点,关于把握大趋势这一块。现在中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物联网,工业4.0,我们作为民营企业,我们能做些什么呢?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我们不可能所有事情都做。从人的情感方面上去,从花钱的情感方面去定位我们自己的话,我觉得,再生的话不太好讲价,办喜事也不太好讲价,我们心情好了就管不住自己的钱包,病痛也不太好讲价,因为到医院去,人到殡仪馆也不太好讲价,后面那两块不是我们企业的范畴,我们就做生和喜,生方面,我们如何服务从小朋友来到人世间,来为他做这个服务呢?因为我们是做儿童家具的,我们研究了体外胎盘的概念,孩子来到人世间以后,因为我们人经济很好了。我一直是从人的角度去思考,我们世界各国的小朋友来到人世间以后,什么叫天壤之别,在人肚子里每个人的环境几乎是一样的,来到人世间,随着环境、经济状况的不同以后,有些人做个月嫂可能几万、十几万,有些人就裹一块布,所以生命的天壤之别从这里就开始了。我们是否有办法让小朋友从来到人世间,给他造一个30天或者90天的幸福美好的温柔之乡,让他来到人世间以后,有美的一个印记,有美的环境给到他。所以就根据这个主题,做成系列性的,所以做了一个体外胎盘。

林创举:很高兴和大家汇报一下,我们今年这个神器出来,在德国科龙这边展,是有70多个国家已经定了1300多台的样板单,都是德国、瑞典、日本、美国的一些厂家,很多年没有看到中国的企业拿着自己的发明,拿着自己的一些产品在那里可以让欧盟的记者追着我们来报道。这一块我们也觉得蛮开心的事情。现在我们的订单已经开始做模具了。国内的,像深圳的一些月子中心,北京一些月子中心,一些老板已经和我们开始订货了。我们在大趋势的把握方面,因为我们在前两三年一直觉得现在我们的儿童产品主要是卖中东和小朋友比较多的,中国的出生率越来越少了,我们觉得应该什么时候政策会放开。单独二胎一放开以后,我觉得这样生也没有生多少个人,就算生的话,它的经济消费也不太多,我觉得下一步这个二胎一放开以后,每个人的消费力可能更高一些,因为开放的更多的是经济水平更高的这拨人,他的小朋友的付出可能会比平常农村的小朋友多五倍的付出,所以我们做了中高端的定位,所以,这么一款产品。

主持人钮文新:谢谢。基本上就是一个哄孩子的系统。孩子出来了以后,给他一个更温暖的环境。在这个环境里面,我们孩子还长得大吗?不管长得大,长不大,反正是这样一种发明,用了很多的专利产品,能够给孩子提供一个更加温暖的,而且你得多花钱,才能够实现的这样一个东西。当然,他刚才告诉我,他们好象是用了租赁的一种模式。我觉得这个商业模式还是挺好的。

林创举:在团队的创新方面,我们也做了思考。其实我们作为制造业,制造业的核心在什么呢?是在技术。技术的核心在什么呢?是在发明。发明的核心在什么呢?在研究。研究的核心在什么?在人才。不同的人才,来做不同的研究,出来的结果不一样。根据这个逻辑思维,我们在人才应用上面,不只是采用本土化的人才,我们用异国人才。

林创举:第二个思考模型,我们用传承的一些技术,传统行业有一些爷爷教老爸,老爸教儿子的,一些传统的,这些技术你不能打破它。但是我们同时也要容纳一些异想天开人的思想,把这两股力量并进来。第三个,现在有这个创客中心,互联网支持底下,用创客这种思路,来把我们的一些产品做出来。第四个,采用销售和开发,贴近市场这么一种模型,作出一个创新。再一个,用自己企业,你想干啥,往哪里走,自己一个非常强的意念的创新意识,作为我们这个主轴。这样我们的人才创新是这么来的。

主持人钮文新:非常好,他们在人才的使用上是传统的传承加异想天开,然后全球化的整合。谢谢。张司长坐了半天了,您最后来作个总结性的发言。

张泰:作个总结性的发言比较难,因为这是主持人的工作,我不能做。我在这里主要想谈一点什么。我觉得今天我们这场对话的选题,就是供给侧的改革助力中国制造2025,我一听到这个题目,当时我就感到这个题目选得非常好。它实际上抓住了一个可能会影响中国长期发展的中长期发展的一个关键性的因素。实际上也是一个关键性的措施。我想就这个问题,我简单谈一下我的看法。

张泰:在座的很多今天来听的基本都是搞经济工作,可能很多都是企业的。对实体经济大家都不陌生。对实体经济不陌生,对工业,对制造业也都不是很陌生。我自己在想,我们的工业,特别是制造业,是国民经济最重要的一个支柱,也可以说是实现国家升级和发展的一个国之重器。

张泰:李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上提出,实施中国制造2025,随后又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的文本,应当说,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就我自己了解情况来讲,这种反响还都是很正面的,大家也还是很赞成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

张泰:还有一个大家都清楚的,中国经过几十年发展,我们在前几年就已经成为了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而且这个比重,这几年还在持续上升。在近几年,特别是2008年以后,我们制造业发展应该说遇到了不小的挑战,我觉得有几个方面。从国际上来看,一个是面临着发达国家高端制造业的回流和发展中国家中低端制造业分流的双重挤压,我们制造业国际的空间,竞争环境比过去来讲要严峻一些。从国内来看,这几年,各项要素成本也都进入一个快速上升的通道,应该讲竞争力也是在下降的。特别是近几年以来,我们经济当中积累了庞大的过剩生产能力,因此,会成为我们工业,特别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重大障碍。

张泰:我们这几年提出了很多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目标,包括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包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包括我们双中高的目标。实现这个目标,靠我们现有的低端的大而不强的制造业是不能够支撑的。因此,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拓展制造业的发展空间,形成制造业发展的新动力,还有就是增强制造业发展的新优势。我想在这些方面都是我们研究和制定中国制造2025的一个初衷。

张泰:在这个基础上,我看了一下《中国制造2025》这个文本,当中提出了有九大战略任务,还有八大保障措施,总共17项工作和措施。这里面,我看了一下,绝大部分都可以归到我们的供给侧改革的范围里面。因此,我想,为什么讲我们今天这个题目选得好呢?离开了供给侧改革,我们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是难以实现的。我们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目标也是难以实现的。这是一个观点。

张泰:第二个观点,从我们现实的经济运行情况来看,也是迫切需要供给侧改革的。因为这几年,大家都知道,经济下行压力很大,工业和制造业在其中表现的是最为明显的。包括工业的增长速度明显下滑,效益可以说大幅度下滑,亏损在迅速上升。特别是影响潜在的长期供给的几个方面来看,都不太乐观。比如说生产要素的供给,我前面已经讲到了,都在进入上升通道,影响我们的竞争力。从技术创新来看,随着我们国家整体的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我们技术追赶给我们带来的效益也是在不断地下降。

张泰:另外,从制度方面来看,我们的经济体制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包括我们统一的市场体系,包括生产要素和商品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通等等,都还有许多要改进的地方。包括我刚才讲的,大量的过剩产能和经济结构性的问题,这些方面的问题,都是我们过去习惯用的调节总需求的办法所不能够奏效和不能够解决的,或者说,解决的效果是会越来越差的。在这个情况下,我们在强调供给侧的改革,加强这方面的调控和管理,我想,在这方面,多做些工作,多做些努力,可能会形成我们下一拨的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一个重要的基础。这是我的两个主要观点。

主持人钮文新:我刚才站在这个地方讲第二个问题的时候,说竞争和垄断的相对关系,我把这个题破掉。什么是创新?为什么要创新?垄断,从市场学角度讲就是为了垄断。创新就是我有你没有,我定价,你才能有效益,有利润。有一本书推荐给大家看,叫《从零到一》,这本书告诉我们说,过去我们干的事多少从一到一百去模仿人家,复制人家,加工、代工,没有意义。现在我们进入从零到一的时代,就是创新的时代,而从零到一,是要构建自己的垄断地位。传统产业的整合,也开始了。实际上,我们也要有相对的产业集中度,恶性竞争的结果是利润无限趋近于零。这是经济学早就告诉我们的道理。因此,我们今天谈创新问题,大家一定要明白,我们为什么创新。谢谢大家。今天这场论坛到此结束。谢谢。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网络编辑:崔晓萌)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