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经济 > IT > 正文

宝驾租车裁员过半 P2P车辆共享模式遭遇行业困境

文章导读: 12月4日,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记者获悉,一度风头颇健的P2P车辆共享平台宝驾租车裁员过半,从600多人裁到300多人,其中,广告、营销、运营等部门,特别是营销“地推”人员几乎裁撤净尽。

宝驾租车裁员过半 P2P车辆共享模式遭遇行业困境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记者 李永华) 在一轮融资热潮过后,P2P车辆共享模式被搁浅在沙滩上。12月4日,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记者获悉,一度风头颇健的P2P车辆共享平台宝驾租车裁员过半,从600多人裁到300多人,其中,广告、营销、运营等部门,特别是营销“地推”人员几乎裁撤净尽。

P2P车辆共享模式起源于美国。宝驾租车官网称其为国内最大的P2P车辆共享平台,公司成立于2014年3月,通过宝驾租车为私家车主和租客搭建的私家车在线分享平台,车主可将闲置车辆租借给亟需用车的租客获得租金;租客可随时搜索附近的车辆实现自助租车。

近年来,车辆共享模式曾备受资本热捧,如红杉资本、IDG、徐小平的真格基金等大佬均曾先后投资PP租车、凹凸租车、友友租车等公司。2014年12月,宝驾租车获得获得中国平安和启明创投联合领投的3000万美元A轮融资。

在资本的刺激下,各个共享租车公司开始血拼。融资3个月后,宝驾租车团队规模从100人扩张至600人。如今,宝驾租车创始人、CEO李如彬对外称,烧钱模式下,大家拼的不是产品,拼的是补贴和运营。疯狂的地铁广告、电梯广告、攻城略地的地推,都是用钱砸出来,

一位业内专家对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记者表示,车辆共享模式在国内刚刚起步,行业不成熟,信用体系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丢车盗车的情况频繁爆发,极大地影响了信任度;偏偏又碰上股市大幅下跌,资本收缩,融资推迟,各平台均受到较大冲击。

目前,各大P2P共享租车平台纷纷减少营销费用,压缩运营成本,例如,宝驾租车、PP租车、凹凸租车等先后从百度撤下竞价排名。更有甚者,如成立于2014年8月CoCar共享租车(上海享纷享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于2015年7月1日停止服务,团队全部解散。

对于未来,李如彬的计划是,逐步减少补贴,半年之内人员、分公司都停止扩张,守着现有的10万位车主,不再营销,全靠口碑传播。

此外,据了解,李如彬曾是学大教育集团三位创始人之一,另两位创始人——姚劲波现任58同城CEO、金鑫为学大教育集团CEO。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网络编辑:崔晓萌)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