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艺品堂 > 人民艺术 > 正文

王忠勇:书法和教学是我生命的全部

文章导读: 豪迈、潇洒,言谈举止颇具文人风范,是王忠勇给人的第一印象。他是美院里的专业老师,也是一位相当有名气的书法家,同时又酷爱文学,书法和教学就是他生命的全部。在这场长达数小时的采访里,他讲述的是不惑之年的人生,更是一堂内容颇丰的书法盛宴。

书法家王忠勇

书法家王忠勇

王忠勇:书法和教学是我生命的全部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记者 邹锡兰 ● 实习生 黄雪丽) 豪迈、潇洒,言谈举止颇具文人风范,是王忠勇给人的第一印象。他是美院里的专业老师,也是一位相当有名气的书法家,同时又酷爱文学,书法和教学就是他生命的全部。在这场长达数小时的采访里,他讲述的是不惑之年的人生,更是一堂内容颇丰的书法盛宴。

习书三十多年,王忠勇的书法五体皆能,尤以行草最擅长,既是中国书法最高奖兰亭奖一等奖得主,也曾九次问鼎中国书协举办的国家级展览大奖。他被视为国内最具实力的中青年书法家之一。如今任职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书法专业教授,培育桃李,名满岭南。

王忠勇作品1

王忠勇作品2

王忠勇作品

钟情自然书写

2006年,三十四岁的王忠勇以八张行书手札参加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的评选,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荣获一等奖。兰亭奖是中宣部颁发的书法类最高奖项,等同于电影“金鸡奖”和戏曲“梅花奖”等国家级艺术大奖。评委这样说:“王忠勇的作品风格古雅萧散,颇有晋人风度。参赛作品初看貌不惊人,但仔细看却十分耐看,既有深厚的传统功底,也有自然挥洒而出的书卷气,殊为难得”。

陋室中的不经意之作却收获了至高荣誉。王忠勇由此坚信所有文艺作品的最高境界都是向往真善美的,而最重要的特征就是自然和谐,书法作为传统文人心性流露的艺术,当然也不例外。“这一幅作品得到专家和同道广泛认可后我更有信心了。今后自己在艺术探索中所要走的路就是'聊写胸中之逸气',我钟情自然书写。”

不管是在自身实践或是教学中,王忠勇都极力倡导自然书写,也因此被誉为“当代大举自然书写旗帜的代表人物”。有评论家认为王推崇的自然书写即是遵循正确用笔、结字章法等原则,笔毫提按翻转,点画随机生发,结体顺势应变,是一条既契合古人又有时代意义,同时兼具强烈的个人主体特征的书法正道、大道。

在书法修炼中对各家各派的特点仅是熟悉是远远不够的,王忠勇认为要深入分析古人的“形”和“意”,一定要找到书法的规律。听到有些人习书,不分先后,不分主次,以楷书加快的方式去写行草。这个大学教授直呼那是错得不能原谅的。他不厌其烦地讲解,时下书法爱好者多以为先有楷行,后依次是草隶篆,殊不知书法专业科学的课程安排却是“篆隶草行真”。因为书法在汉代通行的书体是隶书,由于它的快写,日渐变为草书,于此同时,行书和楷书也在萌芽。所以,隶书发展到那个阶段就生出了三种字体:草书在头,行书楷书次之。因此说如果不懂隶书,写草书是没有根据的。

做人也好,从艺也好,可以先刻意然后逐渐做到自然,往无意层面努力,可以随意,就是不能随便。书法学习的刻意,或者说是临摹,不断地向古人学习,王忠勇认为这是唯一能摸索传统书法规律的道路。大量地深入地临摹各家各派优秀作品,就相当于给自己往钱罐里存钱,花钱的时候才有自信。如果不积攒,到真正创作时,思想则会是空白的,贫乏的。

成长于中原的王忠勇除了一向重视传统的继承之外,还认为学习古人更重要的目的是化为己有,意从己出。对于古人留存的经典,既要潜心研究,但在时代背景下也要开拓创新。书法既要有承传性,也要有原创性。做人要心存善念,但在艺术创新上要有贼胆。

与技法上追求精致和完美的书法家不同,王忠勇笔下的行草书更偏向于文人式的风流挥洒。他认为书法创作既像诗词吟唱,更像音乐诉说,既有抑扬顿挫,也要五味杂陈。所有的情绪在字的形态上和笔意的流动中都可以用“写意”的方式来表达书法的情感、书家的情怀。

“艺术是要养的。人生需要一年一年的历练,书法需要一天一天的积淀,要打动别人首先要打动自己。要有情感,有善念,有学养,在这种状态下有感而发才能创作出好作品。”

王忠勇作品3

王忠勇4

王忠勇作品

做有风骨的文人

在数小时的采访中,这位书法家似乎更像一个文学家。脱口而出李白、白居易、王维、苏轼、李清照等词章,信手拈来曹雪芹、冯友兰等精要。他像在教导学生一样,耐心地一句一句讲解,对他们的作品内涵以及个人生平都了如指掌。

1972年,王忠勇生于文化底蕴深厚的中原大地——河南,八岁便开始执笔学书。做为农民的父亲为了鼓励他练习书法,对他说谁的字写得好就能让人看重。小小王忠勇渴望别人的赞赏,开始刻苦练习,加上他的过人的灵性和天赋,别人需要好多年能掌握的技巧他几天就能学得像模像样。

十一二岁,王忠勇就因书法在当地小有名气。十三岁至十八岁,父亲带他写对联到集市卖,以此为并不富裕的家庭增加经济来源。腊月十八到大年三十,王家的小铺面围满了人,寒风中王忠勇的手冻得通红,仍在不停地挥舞。他回忆说,每个春节要写四百多张红纸,一千六百多幅对联,大约三万字。正是这段经历,为他的书法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中毕业,王忠勇因书法成绩优异而被豫西师范学校破格录取。在这段时间里,郑松义老师的出现是王忠勇书法路上重要的转折。郑老师督促他注重国学知识的掌握,在习书时要各种书体兼顾。书法与文学的不断积累,使王忠勇的书法造诣有非常大的提升。

经过南京艺术学院系统地学习书法篆刻后,王忠勇屡次在书坛大展中获奖,也因此而备受全国书界关注。2004年,得到张海等大家的推荐,他南下广东来到广州美术学院。广美国画系主任王大鹏非常欣赏王忠勇的才华,按排他做为外聘教师为学生上课。后学生反响强烈,经院方特批,只有本科学历的他成为广美的专业书法教师。到校一年后王忠勇便获得兰亭奖,为美院赢得了荣誉。自此王忠勇在广东乃至全国的影响力逐渐扩大。王大鹏的赏识让王忠勇备受感激,他时常提起王大鹏老师就是人生的伯乐。

在探索书法的道路上,王忠勇始终在书法与文学之间寻找一种共通的脉络。他发现,书法最核心的价值不是把字写得好看,而是需要具备良好的学养和高尚的品行做支撑,笔下才有不俗之气。遍访古代文人墨客,王忠勇找到了内心深处的精神偶像——苏东坡。

苏东坡作为宋代文人最高成就的代表,不仅在诗词散文方面有着非凡的成就,在艺术上也凸显出大家风范。他擅长行楷,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还擅长绘画,是中国文人画的先驱。王忠勇最敬佩的还是苏东坡在任何时刻表现出的品德与学养。他认为苏从来不把自己的才华当回事,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就算被流放仍然不失风骨,并时刻保持着对社会的思考,对生命的思考,更以旷达、乐观之积极态度笑看人生。

王忠勇认为胸有块垒,再去写字,才能体现书法的内涵。他身体力行地去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除了他最钟爱的古代文学外,儒道佛,古代绘画,建筑,雕刻,音乐等艺术门类,都主动地学习。同时身在美院的他,经常和油画、设计的专业老师交流探讨西方先进艺术理念。已过不惑之年,仍然拼命学习的王忠勇,让很多学生自愧不如。

“所有的艺术门类最重要的境界都是自然和谐。”王忠勇用冯友兰的人生四境界观点来阐述自己的艺术主张。第一层自然境界是低级的。第二层功利境界,追求温饱和财富,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做事的功利心直接影响着文化艺术,而艺术本身在各种文化门类当中应该是最能体现清高和自身纯洁的。第三层为道德境界,“正其义,不谋其利”,艺术家得有一种善念,把自己置于社会当中,能够做到的就已经是很有名望的人了。而第四层天地境界,是他认为可望而不可及但他依然向往的一个方向,从孩童下意识的自然到经过漫长人生历练和更高层次的矛盾交织之后,能够平衡和化解,最终达到高层次的和谐,从而以笔墨挥洒出生命的意义,可以说是他的终极追求。

王忠勇与同为河南老乡的著名书法家西中文交情甚笃,每每回乡必要去拜访西先生。西中文对王忠勇评价甚高,直言:忠勇书艺学术之成就,名冠当世,非为朝兢夕惕,矜矜临池而已。其为人之忠信仁义,实助其成者大矣。忠而且勇,其天赐甲胄欤!以忠义仁勇行天下,忠勇此生恒无敌也!

“我管不住别人,首先要从自己做起,保持一颗赤子之心,在现代社会中努力做一个像苏东坡一样有风骨的文人。”

十六字诀教学生

2015年5月,广美举办首届书法篆刻专业毕业生作业展,名学生的书法、篆刻、刻字作品既古朴而鲜活,并以强烈的现代视觉效果而展出,古今冲击的感管刺激更加引人注目,而王忠勇即是毕业班的班主任。

“以学养身,立品修身,活参艺理,入古出新” 这十六字书法教学纲领是王忠勇在多年的经验中参透出的,有较强的科学性与实用性。教学中,他时刻提醒学生们从这十六字诀入手,把书法当做文化,学习唐诗宋词,学习古代经典,不断反省自身,净化心灵,还要参悟规律,同时继往开来。严师出高徒,今年王忠勇所带毕业班成绩非常优秀,20名学生一半以上考取研究生。

实际上,他不只是学校的老师,更是社会中的老师。每逢周末或节假日,王忠勇家里都会聚集从深圳、中山等各地赶来的书法爱好者。这些慕名而来的书友围在一起,或听这位书法家讲解书艺,或各抒己见,笑谈人生。颇像孔子讲学的场面。

不像很多希望借助学生成名来抬高自己身价的老师,王忠勇从来不鼓动自己的学生参加各种比赛,也从来不在乎这群学生学费交或没交,表露出了一股文人的清高。他更看重的是大家有没有一个好心情、好心态去效仿古贤,创作出更好的、更能感动自己、更有深刻内容的艺术作品。

在高校执教多年,王忠勇发现浮躁的功利心不仅在社会人群里,在象牙塔里也依然存在。他时刻提醒自己学生,艺术是所有文化中最本真的,最能体现出自身的纯洁性。他很反对把西方艺术简单直接地嫁接过来,生搬硬套地“改造”中国民族国粹,到头来“中为西用”,丢了中国味,不伦不类。他认为中国传统的艺术文化本身很优秀,应该是去丰满之,而不是污染之,最好是在坚守中国艺术原汁原味的前提下,放眼世界,取精用宏,发扬光大民族文化,谱写国魂。

当代难出大师,这是许多人对当今浮躁社会下的艺术文化发展的担心。王忠勇却十分乐观,“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艺术就是当今处在变革时期的经济文化各种思想冲突中的精神发映。”他认为,大师与否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在于艺术家要有自己的文化担当,要有责任心,有济世情怀,让更多的人从你的作品中感受到正能量。

“我最起码要求自己能成为一个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当个教书先生,能被社会这么尊重和认可,什么都不缺,日子过得这么好,应该感恩这个社会。”

王忠勇简介:

王忠勇,男,又名旷庐,1972年5月生,河南陕县人。1998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书法篆刻专业,2011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行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王忠勇导师工作室教授、导师,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书法专业副教授、广东省委宣传部“十百千”工程培养对象。

王忠勇是目前国内帖学最具代表性书家之一,兼擅各种书体,尤以行草书最长,书风高古、苍逸、萧散、浪漫,有强烈的个人风貌和艺术感染力。

王忠勇历年部分获奖情况:

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

一等奖

全国第七届书法篆刻展

全国奖

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

全国奖

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

提名奖

全国第三届楹联书法展

金 奖

全国第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

三等奖

全国首届行书大展

二等奖

全国首届草书大展

三等奖

世界华人书画大展

三等奖

第八届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

六十年广东六十经典作品------唯一书法经典作品奖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网络编辑:何颖曦)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