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财经 > 宏观 > 正文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任规划师:高科技园区空间有4特征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11月23日,科技城,创新梦”——全球科技创新权威发布平台揭牌仪式暨张江创新论坛在张江高科技园区举行。在圆桌论坛上,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任规划师卢忠良发言时表示,高科技园区的空间应该有四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个,我们认为都市氛围非常重要;第二个高科技园区的特质,我们认为是多元的交流空间;第三个科技园区的空间是一个网络化的,是一个可以生长的扁平化的结构;第四个,要混合功能,用地兼容。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任规划师卢忠良发言如下:

刚才听了各位嘉宾非常精采的一些建议,我也是受益匪浅。我是一个城市规划设计师,我就从城市空间发展的角度来谈谈我们的一些想法。

因为跟张江还是比较有缘的,十几年前我们做中国高科技园区空间研究的时候,主要的参考案例就是张江,那个时候我做了一个PPT,在这个PPT里面我有提到。

 

十几年前张江还没有取得今天的成绩,那时候的张江还是郊区的工业园区,现在不一样了,张江要站在世界的高度。高科技园区的空间实际上有一定的特征,应该有四个方面的特征,这些特征也是我们现在要提升张江城市品质的一个抓手: 第一个,我们认为都市氛围非常重要。因为高科技园区和工业园区、其他产业园区不同的地方是它的从业人员都是受过较高教育的科技工作者,他们对社交、生活品质有比较高的要求。另外一个高科技企业的产品更新是很快的,它一定要贴近市场,要非常快速的反应。

国际社区,国际化标准的配套社区要有,我们要有国际人才创业的支撑系统,在这儿生活要达到国际的水准。

 

第二个高科技园区的特质,我们认为是多元的交流空间。我们现在张江还缺乏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交流中心。更重要的一点是非正式交流空间,因为很多的想法只有在很放松的时候,在咖啡馆里面,在大厅的沙发椅上面有很多交流,有很多的灵感爆发出来。

 

我们张江现在还有很多空间是消极的,这张图片是它的水系,水系是一个好东西,但是张江的水系缺乏活力,张江还有一些老旧的厂房,都是消极的东西,我们要把这些东西挖掘出来变成积极的东西,这也是我们大有作为的。

 

我们最近做了一个事情,乌镇马上要举办世界互联网大会,这是乌镇的一个入口,我们8月份的时候接到一个任务,好象还缺乏一个形象的标识,我们对它进行了改造,我们对它进行了改造,把一个消极的空间变成一个积极的空间。这是我们张江空间提升大有作为的。这张图片是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的前厅,我们以前的空间设计就是中厅,要改善张江园区的前厅,前厅就是交往的平台。

 

第三个科技园区的空间是一个网络化的,是一个可以生长的扁平化的结构。知识传播的越快,它的价值就越大,这是知识经济和传统经济不一样的地方,一个适合创新的企业,要让它知识传播的成本最小,所以高科技企业比较合适的不是一个金字塔的结构,应该是每一个企业都是主体,它是网络型的结构,而不是说我在中间,所以我的区位好一点,你在边远,你的区位差一点。

 

科技空间网络结构,除了每一个企业是一个节点,更重要的是它的网络联结。企业和企业之间的联系越紧密,它们之间的机会就越多,网络的连接除了政府要做的,有形的公交系统,车行系统、步行系统这些有形的更重要的是无形的联系,我们的同业协会,张江自主管理的平台,让企业和企业加强联系,混个脸熟。网络的联结因此是企业和政府应该做的事,网络和网络的联结越密,交流越多,这个城区更有创造力。

 

第四个,要混合功能,用地兼容。传统的规划对土地是按照分区的模式做的。实际上我们每一块土地上的生活都是多姿多彩的,不可能被一个颜色限定,我们要让它有弹性。因为我们的空间是有不同的使用可能性的,就像我们今天这样一个会场可以来做发布会,也可以摆上餐厅吃饭,也可以放上办公室办公,同样的空间有不同的使用功能。

十几年前,因为当初中国的高科技园区,普遍缺乏人气,缺乏智力中枢,我们希望在水平方向展开,以街道生活为中心,边上是公寓、研发生产,现在张江在平面展开已经不太现实,但我们可以立体展开,我们可以利用旧厂房,把不同的功能融合在一起。

 

这是我们对张江空间发展的四个建议,当然我们除了关注空间,还要关注时间。我们认为我们注意到最近几年,高科技全球的布局有两个趋势,一个趋势是世界的创新高地,开始向大都市地区回归。我们看到很多的原创企业没有把它的总部选在硅谷,虽然他是这个区域的人。

 

我们已经看到上海有近400家跨国公司在全球设立研究中心,全球研究中心往大城市地区回归,这是上海的机会,顺势而为,这是要抓住的机会。

 

最后,现在张江站在新的起点上,到底张江最缺的是什么东西?我认为不同的人,不同的角度可能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答案,商人觉得缺人气,市民觉得缺配套设施,我们觉得要站在企业的角度,企业强了,张江就强了。

 

第二个趋势,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由园区向城区在过渡。中国最早的53个高新区,现在大部分是都是城区了,所以我们张江的角色要从以前的产业孵化器变成一个城市运营商,你经营的不是一个园区,而是在经营一个城市,我们这个城市的特点是开放包容,园区可能有精准的配套系统,但城市更有包容性,更适合一些初创企业。

 

硅谷为什么这么强?因为硅谷有全球最强的科技企业,所以它是世界的创新中心。张江如果企业站到了全球最高水平,那么张江就是一个全球的创新高地。企业最关注的是项目,核心业务是要拿到项目,把项目做好,我们要营造一个让企业拿到好项目,然后又把好项目干好的氛围。

 

这个项目的来源,一方面我们在提升城市空间的时候,本身就是我们要建设智慧城市,我们要建设海边城市,我们要改变环保,很多的问题产生了需求,这就给高科技一个研发的机会。我们的很多企业是从项目中来的,我们中国的高铁现在非常厉害了,实际上它最初的动力是淘汰一批的系统,上来高铁系统。

 

另外一个,更重要的是,我们项目要走市场,让市场和企业近一点再近一点,我在楼下见客,楼上生产,反馈的时间和成本是最短的,高科技产品更新换代需要的条件是最紧密的,只要企业打开围墙,敞开心扉,这个就能做得到。

 

这是我对空间发展的一点建议,谢谢大家。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网络编辑:崔晓萌)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