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特刊 > 正文

【第七站】平遥县--又见平遥

文章导读: 平遥古城络绎不绝的游客大凡是以下几类:看古城,了解厚重历史;看票号,一睹晋商雄风;看大展,欣赏顶级摄影作品;过大年,感受浓浓平遥年。当然,看看大型情境体验剧《又见平遥》也是不错的选择。

平遥县

p39

又见平遥

有人说“周庄是怀旧,平遥是疗伤,丽江是艳遇”。也许在“中国第一水乡”周庄,人们会想起元明时期的巨富沈万三,抑或是昆曲;也许玉龙雪山脚下的丽江古城是受了酒吧文化的熏陶,才沾染了香艳。但我并不认同平遥是一个疗伤之地,那多少有些肤浅与曲解。

记者曾两次前往平遥,一次是为了寻访平遥推广漆器的传承人,另一次是参加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而随美丽中国山西行走进平遥已是第三次。

我所了解的,平遥古城络绎不绝的游客大凡是以下几类:看古城,了解厚重历史;看票号,一睹晋商雄风;看大展,欣赏顶级摄影作品;过大年,感受浓浓平遥年。当然,看看大型情境体验剧《又见平遥》也是不错的选择。

平遥古城,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城墙始建年代不详。明洪武三年(1370年)重筑,由原“九里十八步”扩为“ 十二里八分四厘”(6.4公里),变夯土城垣为砖石城墙,按照相传的“山水朝阳 ,龟前戏水,城之攸建,依此为胜”说法,取神龟“吉祥长寿”之意,筑为“龟城”。

p40 《又见平遥》沙瓦剧场

《又见平遥》沙瓦剧场

明清两代,平遥古城先后有26次维修,城墙平面呈方形,周长6162.7米,高10米,垛堞高2米,顶宽3—5米,墙身素土夯实,外包青砖,内墙砖砌排水槽77个。取孔子弟子、贤人之数,设垛口3000个,敌楼72座,内砌女儿墙。四隅角楼四座,东城墙上有点将台,东南角城顶上筑奎星楼和文昌阁。

出于军事防御需要,平遥城墙建有重门瓮城六座,南北各一、东西各二,南曰迎熏,北曰拱极,上东门太和,下东门亲翰,上西门永定,下西门凤仪,每座瓮城都建有重檐歇山顶城楼,六座重门瓮城外原设有吊桥。城墙外四周有护城河宽3米。

独具特色的是,平遥古城完全按照中国汉民族传统城市规划思想和布局程式修建。在封闭的城池里,以市楼为中心,由四大街、 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经纬交织在一起,它们功能分明,布局井井有条。城内古居民宅全是清一色青砖灰瓦的四合院,轴线明确,左右对称,特别是砖砌窑洞式的民宅更是具有很浓的乡土气息。全城现存四合院民居3797处,其中有400余处保存相当完好。除此之外,城池内还建有一些大小庙宇,老式铺面亦是鳞次栉比,这些古色古香的建筑原汁原味地勾勒出明清时期市井繁华的风貌。

1986年平遥古城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12月3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走在平遥古城的街道上,店铺林立,镖局、票号众多。文化学者余秋雨在《抱愧山西》中写道:街道上车水马龙,这些车马来自全国各地,驮载着金银,驮载着风险,驮载着骄傲,驮载着九州的风俗和方言,驮载出一个南来北往经济血脉的大流畅。旧时以该街为中心,被誉为“拉不完,添不满的平遥城”和“中国华尔滋街”。

平遥是“晋商”的发源地之一,同时也是中国第一家现代银行的雏形“日升昌”票号的诞生地。明清时期,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晋商一些大商号逐步形成了在山西设总号,在外地设分号,跨地区经营的商业系统。在此种情形下,大宗的批发、运销势必带来巨额现银的解运业务,于是一种新的解款方式——“票号汇兑”便应运而生。

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就在平遥西大街“西裕成”颜料铺的基础上创办了中国第一家专营汇兑、兼营存放银业务的“日升昌”票号。三年之后,在山东、河南、辽宁、江苏等省先后设立分支机构。19世纪40年代,它的业务更进一步扩展到日本、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家。当时,在“日升昌”票号的带动下,平遥的票号业发展迅猛,鼎盛时期这是的票号竟多达二十二家,一度成为中国金融业的中心。可见,在中国近代金融史上,平遥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2001年,在国家文化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山西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平遥首次创办“平遥国际摄影节”,按照国际规范操作,国内与国际接轨、传统与现代互动,使平遥古城独特的风貌、古朴的民风以及形式多样的摄影活动交相辉映,在海内外产生了出乎预料的轰动效应。

13年来,累计有3万多名中外摄影师参加大展,展出各种风格流派的摄影作品15万余幅,300多名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优秀策展人亮相平遥。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摄影展示,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节庆活动,全球摄影人的奥斯卡。

如今,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成为中国十大著名节庆之一,荣获“IFEA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十大节庆活动”奖。

而今年2月18日正式公演的大型情境体验剧《又见平遥》成为另一个亮点,《又见平遥》大型实景演艺项目是“又见系列演艺项目”在中国北方地区的第一个项目。

《又见平遥》讲述了一个关于血脉传承、生生不息的故事:清朝末期,平遥古城票号东家赵易硕抵尽家产,从沙俄保回了分号王掌柜的一条血脉。同兴公镖局232名镖师同去。七年过后,赵东家本人连同232名镖师全部死在途中,而王家血脉得以延续。

与导演王潮歌以往创作的“印象”系列的实景演出不同,《又见平遥》突破了原来利用山水实景的布景,而是挪到了室内,并把古城的元素和演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9月初,记者跟随着游客的脚步,走进上万平方米的《又见平遥》剧场。穿行于熙熙攘攘的大街小巷,体味150年前平遥古城的民俗风情。“沙瓦剧场以下沉地基6米的谦卑伏在巍峨的古城墙下,向古老的民族致敬,向中国人血脉里传承的文化致敬。该剧总导演王潮歌表示,为了保证平遥古城完整的美感,不抢古城的“风头”,《又见平遥》剧场地基下沉六米。采取了“下沉式”设计的原因,是为了从视觉上低于古城墙,表达了对这座千年古城的敬意。

走出沙瓦剧场,好像从100多年前穿越而过,抬头仰望2700多年的古城墙。在这里,观众会告诉自己,我又一次见到平遥,好像我曾经知道它,告别了,又回来了,又见到了。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网络编辑:刘冰倩)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