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新闻 > 评论 > 正文

钮文新:人民币国际化是圈套?

文章导读: 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请不要强调市场供求关系决定汇率,这会让外国人笑话。

人民币国际化是圈套?

钮文新

所有政策都有两面性,那你到底需要侧重哪一面?这是政策制定者必须考虑清楚的问题,否则总要兼顾、平衡,最终首尾难顾,甚至哪个方向都做不到位,使政策效果大打折扣。更严重的是,那些别有用心的人会“两头儿堵”,让你哪个方向的政策都废掉。

刚刚高调唱多中国的高盛又来了,这次他们发表的就是“两头儿堵”的言论。据媒体报道,高盛经济学家邓敏强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表示,目前的风险倾向于近期不会实施重大货币宽松措施,政策支持可能更多依靠财政工具。当前经济环境下,进一步降息可能增加政府抑制资本外流的负担。此前中国央行有空间调整市场对在岸人民币汇率预期,使其在维持汇率稳定的同时在货币政策上有很大的裁量空间;但是,8月11日人民币汇改措施引发了对人民币汇率前景的疑虑。考虑到地方政府层面的融资和动力瓶颈,政府有空间加大财政刺激措施,直接推动基础设施投资。高盛依然预计年底前中国将降息一次,预计7天回购利率将从周五的2.35%降至2%。

不是吗?一方面说中国不会实施宽松货币政策是风险,另一方面说实施宽松货币政策也是风险。还说,中国经济无法指望货币政策,而更多地依赖财政政策。这是明显引导中国让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协调。请问: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不协调,经济政策会有效?好奇怪呀。为什么他们在说中国经济政策,尤其在给出政策建议或政策猜测之时总是如此地别扭。

但我们应当看到,中国货币政策制定者确实存在严重问题:希望同时实现的目标太多。仅以货币政策为例,既希望货币宽松一点刺激国内需求,同时又希望人民币别贬值(至少要稳定)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这是一个巨大的错误,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两件事。我认为,这在个问题上没有两全其美的可能。如果非要兼得二者,搞平衡政策,那只能是两者尽失。

不是任何矛盾的事物都可以找到平衡点的。如果我们把经济增长速度、物价或就业这样的企图与货币政策在松紧程度上找一点平衡没问题,一定找得到。但试图把利率与汇率密切关系分开,那不仅严重违背经济规律,而且一定留下重大败笔。

所以我一直强调,当外需不振,而且全球经济很有可能陷入新一轮萧条的情况下,中国当下的一切经济政策都必须更多地倾斜到国内,必须以确保国内经济健康为主基调。这样的事例很多。比如巴西、阿根廷等拉美国家,同样面临所谓资本外逃、本币贬值的巨大压力,但这次他们不同以往,拒绝通过加息去阻止资本外逃,拒绝通过紧缩货币去拉高汇率。相反,它们降息,实施宽松货币政策。

为什么?因为他们过去通过“提高利率阻止货币贬值”的努力惨败,到头来,紧缩货币给国内经济带来的萎缩,只会加剧货币贬值压力。相反,如果忽视本币贬值,而实施宽松货币政策,那它们的经济内需将获得巨大生机,而内部经济活跃,增长可期,反而会从根本上扭转外资出逃的冲动,抑制货币贬值压力。

实际上,中国现在面临同样的选择。在此背景下,我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很可能是个重大的圈套。当市场需要人民币贬值的时候,人民币国际化诉求将阻止其贬值,阻止中国政府放松货币,而破坏经济内需,并使从经济基本面——这一决定汇率水平的核心要素方向加大人民币贬值压力。更重要的是,这几乎就是一个“死循环”,该贬值不贬值,意味着维系货币高估,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有多少金融危机都是因此而起?

我依然认为,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只有中国经济强悍无比,外国人才会愿意持有人民币而分享你的经济成长。如果中国经济因为货币长期高估而倍显脆弱,那人家凭什么愿意持有人民币?这就是经济的辩证法。所以,万不可怯生生地搞平衡、熬日子,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会在利率和汇率问题上搞平衡。就像美国,他要大规模QE就必须允许美元贬值预期的强大,当然它会通过欧债危机、允许日本更大规模QE而使美元获得“别无选择的信心”。

所以我认为,中国别无选择,当下最重要的是打出“迷踪拳”,释放捆绑货币政策的绳索——汇率,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有效配合,推动中国内需经济健康发展。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请不要强调市场供求关系决定汇率,这会让外国人笑话。因为,决定汇率的要素很多,而最核心的是经济基本面,这是经济学理论早就揭示得清清楚楚的问题,为什么我们比美国还“市场原教旨主义”。

本文为作者授权经济网发布,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网络编辑:萌萌)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