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新闻 > 独家 > 正文

“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分论坛侧记:《中国经济周刊》总编辑季晓磊“三问”对话嘉宾

003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肖翊 摄影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记者 张璐晶)9月21日下午,“2015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举行了五场分论坛。主题分别为“一带一路合作:新活力、新增长”、“互联互通建设:新需求、新愿景”、“中国与全球经济:新常态、新机遇”、“媒体创新融合发展:新技术、新模式”和“全球媒体交流合作:新举措、新途径”。

在第三场分论坛“中国与全球经济:新常态、新机遇”中,主持人与对话嘉宾的互动妙语连珠,赢得了场内观众的阵阵掌声。

分论坛主持人《中国经济周刊》社长兼总编辑季晓磊一开场便提示,希望嘉宾们互动交流和讨论,而不要照稿演讲甚至念稿。这一提议赢得了在场观众的叫好声和掌声。在近一个小时的对话中,六位嘉宾根据主持人季晓磊总编辑提出的三个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002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肖翊 摄影

主持人:“新常态”这个词在中国家喻户晓,你们所在国家的老百姓了不了解新常态,如何看待新常态?

日本经济新闻社常务执行董事竹冈伦表示,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和中国的人口问题密不可分。2012年IMF在东京召开会议时就表示中国正处于刘易斯拐点,但我认为2008年中国已经过了刘易斯拐点,这之后,中国把之前10%左右的增长率修正到7%左右,中国经济还会在中高速运行。中国人口进入老龄化比日本晚20多年,中国的潜在增长率可能会降到6%或5%左右。IMF认为全球经济增长的30%都是由中国贡献的,如果不理解中国经济就无法理解全球经济。

韩国《朝鲜日报》总编辑宋熙永表示,韩国以前也是已10%的速度实现着经济增长,但是最近韩国只维持着2%、3%的经济增长。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新常态、新阶段,按照韩国的经验来看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这意味着从现在开始中国经济进入更高质量的增长,中国周围的国家都应该以欢迎的心态面对。

广西日报传媒集团董事长、广西日报社社长、总编辑叶乐阳表示,他理解的新常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增长速度的转换,增长速度由高速转为中高速,二是增长方式由资源型推动经济增长转换为依靠科技依靠体制的改革推动经济发展。

 

005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肖翊 摄影

主持人: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经济增速下降是一个重要特征,由高速降到中高速,中国新常态给你所在的国家会带来什么样的机遇?

巴西经济杂志执行总编辑克劳迪奥.康西卡奥表示,对巴西来说,中巴两国的关系一直保持稳定,我们很难说会有什么挑战,因为我们都是盟友。在中国经济放缓,但是增长局面更可持续的模式下,中国可能会更加注重服务的质量。习近平主席在访问巴西的时候签署了很多项的协议,我觉得中巴两国会在多个领域,尤其是在物流方面加强合作。

韩国《朝鲜日报》总编辑宋熙永表示中国进入新常态,中韩两国在服务领域将有更多的交流,比如法律领域等,中韩两国的依存度也会增加。

新加坡报业控股华文传媒集团执行副总裁陈康威表示中国提出一带一路,不仅对中国有利,而是对全世界都有利。

法国人道报社长帕特里克.勒.亚利克表示中国能和欧洲国家加强合作的方面很多,比如能源、航空等产业。

广西日报传媒集团董事长、广西日报社社长、总编辑叶乐阳表示广西是通往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是一带一路衔接的新门户,在和东盟的合作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前不久第十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刚刚落下帷幕。

因为非常想知道日本媒体的看法,所以季晓磊总编辑特别让日本经济新闻社常务执行董事竹冈伦最后发言。

竹冈伦表示,新常态对中国来说是很正常的,是理所应当的,对日本来说也意味着机遇。日本在过去的经济高速增长中也有很多的环境问题,但是日本的企业在其中又发现了很多商机,日本企业抓住了机会做出了许多对世界有益的贡献,中国的企业也可以抓住这些机会。另外,日本的对华出口非常低,所以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对日本的影响微乎其微。不像马拉西亚等国家对中国经济十分依赖,一旦中国出口减少会对这些国家产生重要影响。

006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肖翊 摄影

  主持人:最后一个问题,在座的都是媒体领袖,世界各国的媒体都非常关注中国的经济,但是有些发达国家的主流媒体经常会唱衰中国经济,比如中国经济硬着陆,你们所在的媒体有过这样的报道吗?为什么这些媒体要唱衰中国经济?反过来说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我们在座的媒体该如何为全球经济的增长倾尽我们的社会责任?

竹冈轮表示,他在日本经济新闻社工作,他所在的报纸并没有唱衰中国。但在写报纸的时候,比如说写“中国经济减速”,有些人会认为是在唱衰中国经济,但我们认为这是在积极的报道中国,这是客观的现象,但有些人只看到标题就做出判断。对于世界来说如果中国经济减速,将会对世界产生巨大的问题,中国经济不好,全世界都会陷入很困难的局面。所有媒体同行都期待中国经济可以软着陆。

巴西经济杂志执行总编辑克劳迪奥.康西卡奥表示他同时也在巴西经济研究学院工作,他们有一个部门专门研究中国的状况,对他们来说中国经济增长的减速,不是一个不好的现象。他们认为中国经济新常态是一种很适时发生的变化,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结果,而且服务行业的质量也会更好,但是如果中国经济减速太厉害,肯定会影响全球经济,他们的研究表示不会有这种现象发生。

韩国《朝鲜日报》总编辑宋熙永表示韩国也曾经历过中国目前的阶段,他个人认为经济增长应该依靠民间的企业的力量和创意。

新加坡报业控股华文传媒集团执行副总裁陈康威表示有些唱衰的报道可能是为了迎合某些国内读者群的考虑,中国能做的是要把自己的故事说好,有一个双赢互惠互利的局面。

法国人道报社长帕特里克.勒.亚利克表示可能是因为全球大规模的经济危机,西方国家的国债、紧缩政策使我们不能够刺激内需。很多年以来,西方媒体都习惯于说美国是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源泉,现在大家把目光转向中国,这不是坏事。但欧洲的有些媒体也会介入到经济战争中去,企图从中寻找到他们的利益,我们能尽力做到的是给读者一个客观的看问题的角度。

此分论坛最后,季晓磊总编辑用了一句话做为本场的总结:“中国的新常态是全球的新机遇”。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网络编辑:陈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