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特刊 > 正文

【沿线国家投资路线图】“一带一路”战略为沿线国家创造发展新机遇

文章导读: 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2014年丝路基金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签约,2015年“一带一路”建设进入务实展开阶段。“一带一路”合作也是中国和沿线各国积极应对共同挑战、优化全球治理的有益探索,它将有助于相关国家携手应对气候变化、生态恶化、贸易投资保护、贫困问题、极端主义等现实威胁,是对现有全球治理机制的补充和完善。

“一带一路”战略为沿线国家创造发展新机遇

两千多年前,通过陆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把丝绸、瓷器、冶铁、耕作等商品和技术,传播到了中亚、东南亚、欧洲等地区,改善了当地的生产力和生活水平。如今,中国正努力让古老丝路恢复往日的辉煌。

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2014年丝路基金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签约,2015年“一带一路”建设进入务实展开阶段。

相关专家表示,如今的中国市场规模居全球第二,外汇储备居全球第一,具备技术优势的产业越来越多,基础设施建设经验丰富,对外投资合作快速发展。中国有能力为沿线国家创造新的发展机遇,并与各国共同应对风险。“一带一路”沿线60多个国家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多数处于经济发展上升期,开展互利合作的前景广阔。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军扩表示,经贸合作是共建“一带一路”的核心目标。通过经贸合作,扩大资源要素的配置空间,充分释放沿线各国的发展潜力,有助于给沿线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也有助于为其他领域的合作奠定基础。

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额超过1万亿美元。“今后还有更大增长空间。”国务委员杨洁篪在去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上就宣布,未来5年,中国将进口10万亿美元的商品,对外投资超过5000亿美元,出境游客约5亿人次,中国的周边国家以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将率先受益。

虽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但也面临通关、物流不畅、壁垒较多等问题。目前,中国与沿线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相对滞后,多数骨干通道存在缺失路段,不少通道等级低,通而不畅。同时,沿线地形地貌等建设条件复杂,资金需求大。

“很多发展中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强烈的需求,而我们有外汇储备、技术水平和施工队伍的优势。我们的优势和他们的需求结合,这是互利互惠、牢固长远的。”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刘华芹说。

“渝新欧”铁路,从重庆到德国杜伊斯堡运行时间16天,比经长江水运上海再海运至欧洲节约近30天;“郑新欧”铁路,比海路节省近一半时间;“长安号”货运专列,从陕西西安至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运行时间比公路运输缩短20多天……国际货运铁路建设已经在改变欧亚之间的物流格局。

“一条丝绸之路经济带正在重新崛起。”中国社科院中亚问题专家孙壮志说,陆路交通的一体化进一步改变陆地文明式微的现状,亚欧国家展开更活跃多元的经济交往,合作领域向纵深拓宽,将对世界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外部市场的旺盛需求构成了对“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支撑。中国有高达4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有能力加强对外投资。“显然,‘一带一路’战略造福沿途各国与全球经济发展,也造就了中国资本输出的大动脉。”中国市场学会理事张锐教授说。

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预计,2014年至2020年,中国累计向国外提供的商机将达17万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将突破1.2万亿美元,将为世界其他国家贡献700万个新增就业岗位,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将达到27%。

“一带一路”合作也是中国和沿线各国积极应对共同挑战、优化全球治理的有益探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王辉说,它将有助于相关国家携手应对气候变化、生态恶化、贸易投资保护、贫困问题、极端主义等现实威胁,是对现有全球治理机制的补充和完善。

(新华社记者章利新等采写)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网络编辑:temp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