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特刊 > 正文

【高端访谈】落脚点在民生 让“幸福”真正成为陈江的“名片”

文章导读: 陈江始终把民生工作放在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2011年至今,我们每年推进实施一批民生工程项目,重点从城乡道路及交通设施、污水处理、学校校园、市容市貌、城乡生态、文化惠民以及平安社区等群众最关心、最需要、与之联系最密切的事情抓起,坚持发展为民、服务便民、成果惠民的原则,使老百姓的满意度得到显著提高,幸福感指数有了较大的提升。

岭南名镇倾力打造“幸福陈江”

落脚点在民生 让“幸福”真正成为陈江的“名片”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黄斌 王红茹|广东惠州报道  

广东素有岭南之称,著名民主革命先驱廖仲恺先生的故乡——陈江街道就位于广东省惠州市的西南部,这里风景秀丽,人杰地灵,经济发达,在2013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突破200亿大关,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大关,成为惠州市首个“千亿大镇”,经济总量占了仲恺高新区的半壁江山。陈江为何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在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惠州要“尽快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这一新要求的驱动下,在惠州市提出打造“潼湖生态智慧区”,仲恺高新区提出建设“现代创新型、生态城市型高新区”的机遇面前,陈江总结出了“绿色发展”、“智慧发展”、“惠民发展”、“和谐发展”的四大理念,以“五位一体”协调发展为指引,深入开展“国家级生态乡镇”创建活动,坚定不移地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幸福陈江。本刊记者为此专访了惠州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陈江街道党工委书记刘勇辉,请他详解“幸福陈江”的发展之道。

p22

刘勇辉书记到石圳村开展七一慰问

“千亿大镇”践行“绿色发展”

《中国经济周刊》:惠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奕威在参加全国“两会”期间接受人民网采访时提出:始终坚持抓生态就是抓生产力、就是抓民生。事实证明,良好的生态就是生产力,陈江街道作为惠州市的中心镇,经济上已经是“千亿大镇”,如何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进“绿色发展”呢?

刘勇辉:陈江街道为实现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幸福陈江,大力实施“生态兴镇”战略,就是践行“绿色发展”的理念。2012年至今,陈江街道总投资3.15亿元,大力实施了环境基础建设工程;启动了道路升级改造、公园建设、村道硬底化等市政设施配套建设;实施绿化工程,目前,陈江街道森林覆盖率达46%,主要道路绿化普及率9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8平方米;建成了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的陈江垃圾中转站,街道生活垃圾最大转运量可达300吨/日;在工业方面,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准入制度,凡是高污染、低附加值的项目坚决不予审批,重点引进低碳环保、高新技术、高附加值的“一低两高”型企业。

根据《陈江街道发展规划》关于陈江中心区的改造方案,以及仲恺高新区管委会同意我街道按照城市运营管理模式建设陈江中心区的有关批示,陈江将重点推进陈江河综合整治工程。该项目总投资框算7.63亿元,计划分两期实施,其中一期工程涉及河道长(仲恺大道-五一路)2257米,拟采用EPC模式建设,进行清淤、截污、排污、拓宽河道等水利建设,使河床变宽,水体清澈。河道两岸设置绿道,布置景观,形成休闲散步景观带,河道安装3孔箱涵,在箱涵顶部设置广场、主题景点、商业街等,将河道中游段打造成集饮食、购物、娱乐、休闲为一体的现代化新型休闲长廊。该项目的一期建设工程已于今年3月正式启动。

《中国经济周刊》:在陈江街道的四种发展理念中,“绿色发展”放在了最前面,那么,“绿色发展”与“智慧发展”、“惠民发展”、“和谐发展”的关系是什么?

刘勇辉:绿色发展就是生态发展、低碳发展,绿色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是科学发展赋予这个时代的历史使命。绿色发展为智慧发展、惠民发展、和谐发展提供可持续的生态资源和可循环的动力。“智慧发展”强调“产城人”融合发展,就是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发展产业和经济,不能先污染后治理,必须要让百姓共享发展成果,而发展的最好结果就是城市功能的完善、城市文化的包容与生态环境的美化,绿色发展是智慧发展的内在要义。“惠民发展”强调服务民生、改善民生。什么是民生?民生就是衣食住行游,这其中的每一项都与大自然的馈赠密不可分,但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需要我们运用智慧去循环使用和积累创造,绿色发展是惠民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谐发展”在当前更多强调的是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与生态“五位一体”的协调与共赢,和谐发展是不以牺牲子孙后代环境空间为代价的,必须是可持续的,绿色发展是和谐发展的重要内涵。

陈江自2010年划入仲恺高新区以来,产业发展方向围绕高新区的“4+2”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作出了重要的战略调整,由过去发展电子信息、灯饰产业,调整为重点发展以三星电子为支柱的移动互联网产业、以元晖光电为支柱的LED产业、以信利AMOLED为支柱的平板显示产业等三大主导产业,引进了中京电子、百勤石油、锐嘉科工业园、信利(AMOLED)一期、TCL液晶、龙旗、亿玮、观田工业园孵化器等一批重点项目。2014年全街道列入区级以上重点项目就有11宗,总投资达到了101亿元。为促进产业实现集聚发展,我街道按照“高起点定位、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发展定位,规划建设LED产业园、观田产业园和五一石圳产业园等三个产值超百亿的“一平方公里”产业园,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更好的支持。

绿色发展与产业升级在内在目标上是一致的。陈江有个电镀城基地项目,占地45万平方米,但在陈江划归仲恺高新区,产业发展规划作出调整后,不在“4+2”框架内的项目都必须叫停。当时,电镀城基地的投资商投了巨额资金,可能面临破产,问题很棘手,对政府来说就是个烂摊子,但陈江看好项目用地的盘活转型,因此,2012年我们对电镀城项目进行了回收。经过2年多的时间,这个项目的退出换来了元晖光电、百勤石油、传音科技、锐嘉科等7家技术创新型企业的进驻,其中元晖光电是LED行业的龙头,传音科技在整个非洲手机销量第一。由此看来,绿色发展、生态发展,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大有文章可做。

 

p25

刘勇辉书记接受采访

千亿大镇创新“智慧发展”

《中国经济周刊》:陈江街道提出“智慧发展”,作为乡镇,“智慧”是从哪些方面去体现的?

刘勇辉:“智慧”一词频频出现是在近两三年,“智慧发展”的提出是全面实践“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广东省提出要把“创新驱动发展”摆在经济工作的首要位置,作为“核心战略”和“总抓手”。《惠州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意见》于今年4月出台,提出到2020年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

仲恺高新区在全市率先发力创新驱动,于今年4月发布“恺炬创新行动”计划,将“潼湖生态智慧区”作为“恺炬创新行动”示范区,力争建设成为“国家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示范区”。陈江被划入“潼湖生态智慧区”范围作为智慧区的起步区,承担着先行先试的发展重任。为促进实现“智慧发展”,陈江积极引入“创新元素”应用于产业培育孵化、城市智能管理、政务信息化建设和基层创新治理等方面。

为切实增强陈江街道创新驱动发展能力,陈江立足移动互联网、LED光电、平板显示三大产业,以三个“一平方公里”产业园为发展载体,不断优化产业服务环境,吸引创新创业团队,全力建设科技创新企业孵化服务中心(即孵化器),力争将其建成全市第一家镇街“国家级科技孵化器”。

今年下半年我们启用了城市智能管理中心,通过中心视频监控、智能化管理调度、执法仪等现代信息装备,以此提高城市治安的管理水平;为提高行政效率和协同办公能力,街道办启用了“阳光街道、智慧陈江”智慧协同办公平台,用信息化手段简化行政流程,提升工作效率,增强基层工作的协同调处能力。此外,积极推进曙光智慧社区试点建设,将社区管理和智慧治理相结合,通过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系统平台,加强对流动人口、出租屋、特殊人群的管理。

“国家级生态乡镇”的含金量重在“生态”、“低碳”

《中国经济周刊》:陈江街道在2014年6月13日,被国家环保部授予了“国家级生态乡镇”的荣誉称号,作为“国字号”的招牌,它的含金量从哪些方面能够体现?

刘勇辉:陈江自启动“国家级生态乡镇”创建工作以来,把加强污染控制和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点,突出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环境综合整治,提高环保管理水平。2014年6月13日,陈江被授予“国家级生态乡镇”,含金量在于“生态”、“低碳”,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幸福陈江带来了环境优势。

规划先行,把“生态兴城”当做系统工程。按照《小城镇环境规划编制导则》要求,陈江委托惠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编制了《仲恺高新区陈江街道环境保护规划(2010—2020)》,对原有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进行修编,使之符合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和标准。仲恺高新区今年提出“生态提升年”,促进各项生态建设工作进一步深化。

实施“低碳战略”,注重淘汰产能落后企业。2010年以来,我们先后淘汰了28家产能落后企业,取消了1个电镀基地,拆除了12家砖场、2家瓦窑。在上级环保部门的配合下,我们加大对辖区内五金、化工、电镀等领域企业的监管、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恶意偷排、超标超量排污行为;对能耗高、效益低、不符合产业规划的企业,以及屡次恶意偷排的企业,我们按照稳步有序退出的原则,对其进行强制淘汰或转移。

建设“美丽陈江”,启动综合整治工程。2014年至今,实施路网畅通工程,先后筹资近7亿元,完成陈江大道、五一大道、甲子路、白云山大道等主次干道的升级改造工程,完成173套路灯安装工程,对主干道加装护栏和交通警示灯;实施三旧改造,总投入3000万元,对中心区17个老住宅小区进行升级改造;启动实施了陈江河升级改造、陈江人民公园建设,计划总投入7.63亿元,分两期建设。未来的陈江中心区,将建设成为集城市综合体、商业街、景观带、广场、主题景点等为一体的高新区核心区。

建设“美丽乡村”,全面改善农村环境。2014年至今,建设了里程共182公里的村道,建成社溪村等3个村级小公园,投入约4000万元用于完善环卫设备设施,并实行中心区清扫保洁及垃圾收集清运市场化运作,全面提升环卫管理水平。目前,正在选址筹建3座日处理能力约50吨生活垃圾的小型垃圾中转站,预计在2015年9月份动工,年底建成投入使用。此外,加快推进东江等6个村级公园和青春等6个复合人工湿地,以及幸福森林公园建设。目前,陈江拥有1个国家生态文化村、2个省级生态示范村和9个市级生态示范村。

p24

街道党工委书记刘勇辉赴澄海开展直接联系群众工作

“幸福陈江”就是让老百姓安居乐业

《中国经济周刊》:陈江幸福村是著名民主革命先驱廖仲恺先生的故乡,您作为陈江街道党工委书记,提出建设“幸福陈江”是否有更深的寓意?

刘勇辉:“创新、担当、拼搏、团结”的陈江精神归根结底溯源于“救国兴邦”的仲恺精神。廖仲恺先生的夫人何香凝在纪念丈夫的文章里,将廖仲恺的优秀品德概括为10个字:“忠贞、勤奋、廉洁、沉毅、果敢”。作为一位革命家,仲恺先生毕生忠诚地为人处事,为了革命不怕艰难险阻和流血牺牲。陈江人秉持“仲恺精神”,勤劳朴实、务实创新、团结奋进,才有了今天的发展繁荣。“幸福陈江”,寄予了陈江人对廖仲恺先生的深厚情谊和崇高敬意。

为了纪念廖仲恺先生,陈江先后投入近3000万元建设了仲恺中学和仲恺故乡路等,其中,仲恺中学建于1987年,由廖仲恺先生的女儿廖梦醒亲笔题写“仲恺中学”校名,校园占地近10万平方米,师生4000多人,并在校园内建设了廖仲恺何香凝纪念室、仲恺先生纪念铜像和仲恺精神主题教学公园——德沁园;仲恺故乡路修建于2002年,全长17.8公里,水泥路面宽7米,可直通仲恺先生纪念碑,并实现公交车668路从街道中心区直达幸福村。

惠州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仲恺纪念园的保护,于2011年编制了《惠州市廖仲恺何香凝纪念园规划》(草案),并进行了公示。纪念园位于幸福村陶前村民小组,东邻为光村,南接马牯坳,西连横岭村,北侧为幸福水库以北的山体,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为213.89公顷。纪念园建成后,将打造成广东省具有代表性的融红色文化、客家文化、田园文化、运动休闲为一体的国家4A级生态旅游景区。

《中国经济周刊》:“幸福陈江”的具体目标是什么?在建设“幸福陈江”的过程中,有哪些具体措施?

刘勇辉:“幸福陈江”不能单纯用GDP来衡量,落脚点在民生,因此,将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收入、消费住房、公用设施、社会安全、社会服务、权益保障、人居环境等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措施一项一项落到实处,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这就是我们的工作目标。

陈江始终把民生工作放在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2011年至今,我们每年推进实施一批民生工程项目,重点从城乡道路及交通设施、污水处理、学校校园、市容市貌、城乡生态、文化惠民以及平安社区等群众最关心、最需要、与之联系最密切的事情抓起,坚持发展为民、服务便民、成果惠民的原则,使老百姓的满意度得到显著提高,幸福感指数有了较大的提升。接下来,陈江将进一步在民生工作中加大人、财、物的投入,继续落实在基础设施、环境卫生、平安创建、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各项措施,扎扎实实地为老百姓做好事、做实事,让“幸福”真正成为陈江的“名片”。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网络编辑:temp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