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特刊 > 正文

【高端访谈】新常态,新基础,新起点

文章导读: 自2010年起,在五年的发展时间中,仲恺高新区轻装上阵,敢闯敢试,艰苦创业,积极抢抓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历史机遇,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创新型、生态城市型高新区的核心目标,大力实施“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战略,推动经济、城市、社会和政府职能加快转型升级。

新常态,新基础,新起点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黄斌|惠州报道

20年前的仲恺高新区,农田遍野。如今的高新区,没有了农村的影子,呈现在世人面前的是一个具有现代生活气息的小城。

在2010年体制机制改革的机遇下,仲恺高新区积极创新谋变:邀请国外知名公司编制《仲恺高新区总体规划》,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为原则,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发展空间迅速扩大。

2012年,区委副书记、区管委会主任杨鹏飞给出了城市和产业同时发展的目标:“我们要打造现代创新型和生态城市型高新区,最终实现‘建区造城’。”

自2010年起,在五年的发展时间中,仲恺高新区轻装上阵,敢闯敢试,艰苦创业,积极抢抓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历史机遇,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创新型、生态城市型高新区的核心目标,大力实施“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战略,推动经济、城市、社会和政府职能加快转型升级。

多年的艰辛谋变,仲恺高新区城市框架逐步扩大。城市核心经济圈初具规模,中投物流园、创业广场等一批项目相继竣工开业;科融创业大厦已投入使用;博深高速、惠深高速、莞惠城际轨道等交通设施逐步完善;马过渡河变成了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惠南产业园入口文化休闲广场建成开放。

2014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中国经济发展未来走势作出了科学判断,提出了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的论断,并对新常态的主要特点和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机遇作了深刻论述。如何认识新常态?如何适应新常态进而引领新常态,使得仲恺这个成立23年的高新区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中国经济周刊》日前采访了惠州市仲恺区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杨鹏飞。

p18+惠州市仲恺区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杨鹏飞

惠州市仲恺区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杨鹏飞

实事求是,认识新常态

“从国家层面看,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意味着经济增长速度由过去的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变。在经历了改革开放30多年超过10%的高速增长以后,原有的以投资和资本扩张为主导、低要素成本驱动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呈现新常态。”杨鹏飞开门见山向《中国经济周刊》表达了他对新常态的理解。

然而,具体到基层、具体到仲恺高新区,新常态又是什么?“从仲恺层面看,经济发展同样进入新常态。”杨鹏飞告诉记者,2014年之前,高新区每年均保持近20%的增长,经济总量从2010年全市排名第四到2013年跃居全市第一。

2014年下半年以来,在国内外大环境的影响下,高新区经济增速放缓,与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000亿元的预期目标仍有差距,主导产业竞争激烈、龙头企业产值波动、资源要素制约收紧等客观因素使得经济不可能长期维持高速增长,呈现新常态。

“进入转型期,科学而又实事求是地认识和接受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这是高新区未来发展的前提与基础。”杨鹏飞说。

坚定信心,适应新常态

近年来,仲恺发展呈逐年攀升的势头。

2010年之前,仲恺高新区在当时全国54个国家级高新区中综合排名处于末段,甚至被黄牌警告,面临摘牌的局面;2010年高新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以来,尤其是2014年,仲恺高新区在全国106家国家级高新区中综合排名上升至30名左右。

“这充分说明仲恺区的发展成效是非常显著的,上升势头也是非常强劲的。我们的信心来自于仲恺发展逐年攀升的势头。”杨鹏飞说。

20年的发展,仲恺区积累了雄厚的电子信息产业基础,并优化升级为全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形成了从电子终端、内容、渠道等下游产业到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等上游产业的完整产业链,手机、平板显示及视听等终端产能在全国占比均超过20%。

除此之外,近年来,仲恺高新区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以智能装备制造业为增长点,确立平板显示、LED、移动互联网、新能源四大优势产业和云计算、现代装备制造业两大发展方向的“4+2”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

“强大的制造能力为仲恺高新区产业技术革新、探索制造业与电商嫁接、推动跨区域跨产业协同融合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的信心来自于仲恺发展形成的强大制造能力。”杨鹏飞说。

此外,仲恺区有其他地区不可比拟的区位优势和发展空间、可供先行先试的宽松体制和政策支持、充满激情干劲的干部队伍和创业群体。

“这些都是仲恺区坚定发展信心、适应新常态的有力支撑。我们的信心来自于仲恺发展拥有的良好生态。”杨鹏飞表示。

瞄准方向,引领新常态

当前,经济发展已经迈入以大数据、智能化、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为主导的“大智移云”时代,技术创新、产业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工业智能化将成为未来全球经济发展

的重要引擎。

放眼全球,德国政府于2013年初发布“工业4.0”战略,支持工业领域新一代革命性技术的研发与创新,包括智能工厂、智能生产、智能物流三大方面,目前已经被全球广泛认可;美国政府近年来也积极推动制造业回流,以“再工业化”作为抢占世界高端制造业的跳板;英国政府则大力实施“高价值制造”战略,鼓励企业生产世界级的高附加值产品,强化智能制造业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中国提出创新驱动发展,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一次战略选择。可以说,“创新驱动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共识、时代符号。

杨鹏飞认为,作为以制造业为立身之本的高新区,仲恺必须与时俱进,引领潮流,将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引领新常态、开启“三次创业”的主攻方向。

p21+仲恺中心区轻轨穿城而过

仲恺中心区轻轨穿城而过


开创仲恺发展新局面

发展需要蓝图与展望,更需要的是脚踏实地地将计划落到实处。2015年是仲恺高新区“三次创业”的起航年,也是决定仲恺未来发展走势的关键转折时期。如何将新常态与未来计划有机结合并落到实处,成为仲恺高新区领导着重考虑的问题。

“抓紧第一要务,全面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杨鹏飞认为,主动适应新常态,牢牢抓住质量提升这个根本,正确处理速度与质量的关系,以质量提升“对冲”速度放缓,实现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北京APEC峰会上指出,当今世界,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作为仲恺高新区的领导者,对改革和创新的内涵体会得尤为深刻。

“开创发展新局面,必须把创新驱动贯穿发展始终,铸就发展灵魂。”杨鹏飞认为,仲恺区要以“创新强化年”活动为抓手,大力实施“恺旋人才计划”和“恺炬创新行动”,掀起“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新浪潮。着力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紧贴移动互联时代创业门槛大大降低的大趋势;着力构建创新服务平台,大力引进前沿技术和高端项目,加快知识产权交易与运营服务平台建设;着力推动孵化器建设,完善孵化器政策体系,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孵化器,做大孵化器体量,推进孵化器管理体制创新,实行政企脱钩、管办分离,将孵化器经营管理交由市场,激发孵化器运作活力。

“开创发展新局面,还需要增强核心吸引力,全面促进文化繁荣发展。”杨鹏飞认为,要大力培育以弘扬创新、创业、创造精神为核心的仲恺特色文化,建设仲恺人共同的精神家园;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重视文化产业在推动经济、城市、社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塑强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坚持以品牌聚人心,以文化促文明,将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与文明创建活动有机结合;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拓宽发展思维,灵活用好政策,加快完善文化基础设施。

“开创发展新局面,要提高群众幸福感,全面办好惠民利民实事。”杨鹏飞说,未来,仲恺高新区将加大对民生事业的投入,坚持新增财力向困难群体倾斜、向农村倾斜、向基层倾斜、向社会事业薄弱环节倾斜。继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将群众的现实利益、诉求和高新区财力相结合;优先发展公益性事业,扎实办好十件民生实事,对教育、医疗、文化、生态、交通等民生领域进行再梳理、再遴选、再组织,向群众郑重承诺办好今年十件民生实事,为老百姓带来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让50万仲恺人感受到真真切切的存在感和幸福感。

“开创发展新局面,要夯实安全基石,全面推进平安仲恺创建。”杨鹏飞说,要加快法治仲恺建设,强化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强化政法系统核心价值观教育,建设高素质政法队伍,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加强法治宣传教育,筑牢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的理念,激发市场“法无禁止即可为”的活力;扎实推进视频监控网、社区防控网、街面巡逻网、单位内部防控网、企业保安网、村级联防网的建设和应用,规范发展群防群治队伍,提高社会面整体防控能力,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和多发性犯罪;加强防范化解社会矛盾,完善大调解工作机制,全面实施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综合治理,强化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提高公共安全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

“开创发展新局面,还需着力品质提升,全面抓好生态文明建设。”杨鹏飞认为,需要将生态文明建设与高新区“三次创业”一同部署、一同落实,全面提升生态品质,努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提升环保水平。减少污染物排放,腾出环境容量,保障发展需求,改善环境质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倡导清洁生产,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按照规定标准争取年内再淘汰一批高污重耗企业,加快污水处理厂、垃圾中转站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生态创建。大力推动城乡绿化、净化建设,围绕国家级生态区和森林城市创建,重点实施森林进城、公园下乡、生态入园等绿化工程,加快推进仲恺公园二期、观洞水库森林公园、潼湖生态湿地公园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继续深化“美丽乡村·清洁先行”等专项行动,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网络编辑:temp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