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公司 > 正文

木棉道董事长徐爱东:让中国风走上时尚之路

文章导读: 水墨画,绣花,盘扣,青布麻衣,看似浓浓的中国风,再仔细却发现服装里的主色调全是时下最流行的。

木棉道徐爱东(左)

木棉道徐爱东(左)

木棉道董事长徐爱东:让“中国风”走上时尚之路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记者 邹锡兰 ● 实习生 杨海霞) 水墨画,绣花,盘扣,青布麻衣,看似浓浓的中国风,再仔细却发现服装里的主色调全是时下最流行的。在细腻的手工针线里,看出制作者有意在坚守的中国传统服饰的元素,却又在和流行元素的不断碰撞融合中,走出一条时尚的道路。

当“中国风”碰上“时尚风”

从1990年在台湾注册“木棉道”这个品牌,到2011年进入国内市场,再到如今成为国内目前为止销量最好的一家手绘休闲改良中式唐装品牌,“木棉道”创始人徐爱东这一路走得并不容易。

在大街上一看,中国风的服装其实很少见。老旧、难看、别扭、撑不起等直观感受,是多年来消费者很难把中国风服装穿出街上的重要原因。木棉道刚进入大陆市场时,就感受到了压力。“刚开始,大家觉得我们的服装像出土文物似的,更别说把它们当做平时的休闲服装来穿了。”7月25日,徐爱东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采访时表示。

为了让大家了解并且接受木棉道的服装,木棉道除了不断发展代理商和电商。更重要的是在服装制作上不断改进。单单在面料的开发研制上,木棉道就投入不少成本。从手感、染色、到上身的感觉,一系列的测试才找到符合木棉道服饰要求的的面料。木棉道强调服装的个性化订制,上面的山水画与图案装饰全靠手工一针一针缝合而成。

另一方面,徐爱东个人一直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情有独钟,渴望着将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服饰和现代流行元素结合起来,展现在时尚的舞台上。

除了布料的坚持,徐爱东则希望不断地提高木棉道服饰的品质和舒适度。在销售中发现,有提花的布料更受欢迎,木棉道便每年开发新的花形。为了更好地切入市场,木棉道的主色调从过去都是大地色转变为跟着当下的流行色调走。

木棉道的服装深浅撞色,以一种颜色为主色调,配以多种色调,而且一件衣服使用4种布料。这种独特的制造使得木棉道很难被抄袭或者仿造。徐爱东认为“我跟我的员工讲,不要在意别人仿,我们就做好自己,当把所有的东西放在一起的时候,让别人一看就看出,哪个是木棉道的东西,我们就胜利了。”

质地柔软、舒适透气、清新淡雅。从国外进口的棉麻布料的舒适程度让消费者们大呼“自从穿了木棉道,再也脱不掉”,而木棉道充满诗意的手绘图案则让很多女性消费者发出“我也想做一个温婉的女子,着一袭木棉道,侍花弄草”这般的感慨。木棉道在同类服装市场上迅速独树一帜,2012年更迎来了国内市场的第一个小高峰。

然而,真正让“木棉道”这个品牌走出去的是在2014年的虎门时装秀。一个半月的紧张筹备,以“木棉花开”为主题,在传统的手绘基础上加入各种时尚的元素,比如蕾丝,并且让大师在T台上现场进行手绘。这场服装秀不仅打响了木棉道的知名度,更让消费者们感受到了“中国风”和“时尚风”碰撞的火花四射。

首创跨界服饰综合馆

正是在2014年木棉道服饰轰动虎门时装秀时,徐爱东对平台展示有了更强烈的需求,她想搭建一个平台,让喜欢木棉道的客户在这里面能吃、能玩、能体验、能长知识。随即,在高层同意下,木棉道开始策划建立一个服装体验馆。

2014年12月20日,基于“木棉道”的传统风格衍生而出的、集服装主题餐厅、服装博物馆、服装生活体验馆于一体的服饰综合馆在虎门国际购物中心开业。这也是全国首家融合服装、餐饮、文化为一体的跨界整合营销的服装综合馆。

从门口的纺纱车、织布机和缝纫机,到横亘在各处的小型服装展览柜,再到大大小小挂在墙壁上的服装展照片,综合馆可以说是一个以服装的发源为主题的小型博物馆;在门口的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区间,里面琳琅满目挂满了木棉道的服装,综合馆又可以说是一个服装店;同时,这里又是一个餐厅,以绿色养生、原汁原味为特色的中西合璧的菜系很是符合木棉道“原始”的味道。

目前,木棉道服饰综合馆已经和13家厂家形成联盟,以女性为主要的消费群体,不断引进化妆品、包包、有机食物等厂家,并且定期开展关于美容、国学、古典乐器等方面内容的培训。养生、美容、时尚、餐饮、文化,这些现代人们关注的内容在综合馆里展现得淋漓尽致。

“我们会打造更有内涵、更有思想、更有品位的产品。另外,现在大家都很讲求传统文化的回归,木棉道服饰综合馆就是把我们的产品同现代人的思想生活相结合,在各种体验中让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里慢下来,真正去享受生活。”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萌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