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杂志 > 正文

评论:牛市离不开资本共振和政策共振

在经济下行压力之中,股市成为中国经济中的最大“亮点”之一。截止6月上旬,中国股市的总市值大约69万亿人民币,规模超过了中国2014年的GDP总量63万亿(总市值/GDP比值约为1.08,超过了日本的1.04)。

【热点观察】牛市离不开资本共振和政策共振

陈功

在经济下行压力之中,股市成为中国经济中的最大“亮点”之一。截止6月上旬,中国股市的总市值大约69万亿人民币,规模超过了中国2014年的GDP总量63万亿(总市值/GDP比值约为1.08,超过了日本的1.04)。

不过,用这一指标来衡量中国资本市场的发育程度,似乎并不是很有底气,因为中国上市公司的市值飞跃,只发生在近半年之内。在2014年10月底,深沪两市的总市值只有30.05万亿元。

中国股市的崛起,除了市场对于未来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潜力看好外,从短期看,特别是从技术层面看,还取决于两个关键因素——资本和政策。

笔者所在的研究团队此前曾多次预警中国股市的资金杠杆问题,尤其是银行资金大量进入加大了中国股市资金的杠杆率,“两融”(融资融券)机制也以高杠杆方式向股市大量输入资本。

政策是推升这一轮牛市的另一大动力,股市受到了多方面的政策呵护,分析人士所谓的“国家牛市”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政策的推动。

对于资本和政策刺激股市,这是源于“资本共振”和“政策共振”的作用机制。

共振机制的关键是在特定频率下很小的周期振动便会引发更大的振动,这种振动放大的机制正是国内股市当前的明显特点。它既表现在资本上,也体现在政策上,在资本共振和政策共振以及二者的相互作用下,股市表现惊人。

资本共振可以导致大量的资金入市,推升股指,进而拉动企业的股价上涨,许多人也就可以闭着眼睛去投资了,转而吸引更为大量的资本入市,大家有钱赚。

而政策共振往往是在资本共振的名义下出现的。观察市场经常可以发现,政策往往打着调节资本共振的名义出台,在市场出现重大波动的时候,会出现刺激或紧缩的政策。如果是刺激,则是一种市场激励政策;如果是紧缩,则导致市场崩盘。

无论怎样,在资本共振的时刻,密集出台的政策同样也是一种共振,与资本共振一样,政策共振也会起到极大的刺激作用,更值得注意的是两个共振叠加在一起,其效果对市场而言是可怕的。

这种市场时刻来临的时候,无论何人对市场的分析都是多余的。资金随便怎样讲都是对的,因为大地之上的每一分钱都可能入市;政策只有方向之分,一旦属于激励政策,那么无论意向如何,都肯定会激励市场,在有意无意间继续推动市场上行。

以近日的例子来看,比如有消息称,中国证监会在修订融资融券管理办法,考虑允许展期1~2次,也就是说,原来融资融券不超过6个月期限,将会大幅延长至不超过18个月。很明显,这是一种激励性政策,是在激励股市的投资,通过延长时间来降低违约风险。

当然有人会说,这个消息“不可靠”,甚或是“根本没有”这样的政策。但政策共振看的根本不是文件,看的不是官员讲话,看的就是政策效果。只要消息面有政策出来,而没有立即得到否认,那就一定会产生效果,这就是市场,不能视此为“无意”。

如果通观这次的股市上涨过程,实际上可以看到很多类似的政策共振效应。看似有意或无意,但实际上都会刺激市场,产生政策共振。这是中国证券市场的特点之一。

任何资本市场和股票市场,都存在资本共振和政策共振。与西方发达国家股票市场相比,中国股市的资本共振和政策共振效应更为明显。中国股市正在走向成熟,无论是政府监管层还是投资者,都需了解并把握这两大振动效应的超乎寻常的影响力,从而推动中国股市不断完善和成熟。

(作者系安邦咨询集团创始合伙人、首席研究员)


(网络编辑:若一)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