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财经 > 宏观 > 正文

【周刊独家】新环保部长陈吉宁的记者会,有哪些干货?

文章导读: 陈吉宁是刚刚履新一个月加一星期的“新部长”,而环保却是困扰国人的“老问题”。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在全国两会上的部长首秀,其火爆程度可想而知。

0307_2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记者 肖翊 摄

推荐专题:

新环保部长陈吉宁的记者会,有哪些干货?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记者 姚冬琴 肖翊)陈吉宁是刚刚履新一个月加一星期的“新部长”,而环保却是困扰国人的“老问题”。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在全国两会上的部长首秀,其火爆程度可想而知。

3月7日下午3点半,陈吉宁在梅地亚会议中心就“全面加强环境保护”答记者问。现场座无虚席,很多记者表示,从上一场记者会时就已提前进发布厅占座。

与去年两会上的环保部记者会,时任部长周生贤缺席、副部长吴晓青携3位司长共同出席相比,今年陈吉宁“单刀赴会”。陈部长入场坐定后,有至少3分钟时间,记者会根本无法正常开始,众多摄影记者围在台前,“咔咔”声此起彼伏。主持人不断要求,请记者坐下。

陈吉宁选择以“前校长”的身份,来一段亲民的开场白:“今天是一个特殊的节日,在大学里今天是‘女生节’,所以我在这里祝在座的各位女记者节日快乐,也祝清华的女学生和全国在校的女大学生节日快乐。” “做校长的时候,每天早晨起来的第一件事情是想学生的事情,到了环保部每天起来第一件事情是看天。如果天蓝,不敢懈怠;如果是像今天这样的天,就会感到不安,要加倍地努力。”

51岁的陈吉宁是目前国务院25个组成部门中最年轻的部长,也是唯一一名“60后”部长。此前,他并未有从政的经历,被媒体称为“政治素人”。但他在环保领域的专业水平颇受赞誉。

并不广为人知的是,2005年11月,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一车间发生爆炸,松花江沿岸数百万居民的生活受到影响。时任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因该起事件提出辞职,周生贤接任局长。在当时的松花江污染治理中,时任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主任的陈吉宁就参与其中,获得了水污染治理专家的名声。

不过,期待这位学者型部长能开启记者会新风尚的人士要失望了。记者会按照预定程序走完,你懂的。之后戛然而止,陈吉宁匆匆离场。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记者准备好的关于当前民众极为关注的“兰州自来水异味事件”、“环保部扩权、大部制改革”、“人大代表要求环保部每年两会汇报工作,投票不达标则部长辞职”等话题,未获提问机会,现场也未有其它记者提及。

陈吉宁部长记者会发言干货送上:

一、 治雾霾:是可以做到的,但是难度确实很大

陈吉宁:我到环保部第一天,就让有关司局给我拿一个单子,去年一年大气污染治理、雾霾治理,我们做了什么工作,看一看,这个单子很长。我看了这个单子以后感到,没有哪个国家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用这么大的工程和投入治理雾霾,我们是在用硬措施、硬任务来应对硬挑战。我们有没有一些效果呢?去年,全国首批实施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74个城市,总体上PM2.5平均浓度降低11.1%。

问我有没有信心。我想,从国际经验和“APEC蓝”实现的过程来看,我们要实现大气污染质量的明显好转,不能靠老天,必须把污染物排放量从现在的千万吨水平降到万吨级水平。能不能做到?,需要我们付出额外的努力。

今年,大气污染治理将主要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个是要把新的环保法公布之后,老的大气污染防治法不适用的部分修改过来,使它们保持一致。第二个就是要把这些年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形成的一些好的经验、好的制度、好的政策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包括联防联控,包括重点地区燃煤量的控制,包括多污染物的协同控制等等。

二是全面实施“大气十条”。去年是第一年,今年是第二年,我们要真抓实干,提高治污水平,大幅减少污染物排放量。

三是加大科学治霾和系统治霾的水平。随着主要污染物的减排,后面减排的成本会上升。所以我们要科学治霾,加大源解析的力度,要让“大气十条”这个好的路线图在各地落实为一个好的施工图。

四是加大信息公开。让所有的污染源排放暴露在阳光下,要让我们每一个人成为污染排放监督者,动员全社会力量一起来形成共治雾霾的局面。谢谢大家。

二、解决中国环境问题,不能听之任之、懒政不作为

陈吉宁:我们的环境形势仍然十分严峻,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环境质量差。雾霾的问题、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地下水污染的问题、城市黑臭水体的问题等等。二是生态损失比较严重,特别是水体的生态损失。三是由于产业布局不合理,大量的重化工企业沿河、沿湖、沿江的布局仍然带来比较高的环境风险。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我们实现全面小康的瓶颈问题。

我们面临着一个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和环境之间的矛盾。解决中国环境问题,不能够操之过急,也不能期望过快,但是,更不能听之任之,也不能懒政不作为,因为这是关系到我们民生福祉和民族未来的长远问题。

李克强总理专门讲,我们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贵在行动,成在坚持。所以我们要用水滴石穿、久久为功的毅力,紧密围绕改善环境质量的核心,来提高社会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满意程度。

三、《环保法》要成为有钢牙利齿的“利器”,环保部六方面落实

陈吉宁:为落实好新修订的环保法,环保部将开展六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出台和完善环保法的实施细则。大家看到,最近我们已经对两个城市政府的负责人进行公开约谈,这就是要落实地方政府的责任。

第二,一个好的法律不能成为“纸老虎”,我们要让它成为一个有钢牙利齿的“利器”,关键在于执行和落实。所以,环保部把今年定为环境保护法的“实施年”,我们将开展全面的环保大检查,对于违法的特别是未批先建的企业进行全面的排查,我们也提出了“四个不放过”,即“不查不放过、不查清不放过、不处理不放过、不整改不放过。”我们要让企业懂得守法不是高要求,是底线。要把过去环保执法“过松、过软”的状况彻底改变过来,把守法变成新常态,敢于碰硬,形成高压态势。我们还将强化刑事责任追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移送一起。

第三,推动地方政府责任的落实。我们要对30%以上的市级政府开展督查,强化地方的责任,解决地方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不作为”行为。

第四,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及时公开执法信息,公开企业排污信息,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举报权。在“六五”环境日,还要推出微信举报。现在有一些机构推出了“随手拍”,我们要在环境执法的过程中,使污染无处躲藏。

第五,加强与公安、检察、法院的协调配合,强化环保执法的司法监督。[16:41]

第六,强化自身的队伍建设,提高我们的执法能力。要解决自身不作为和乱作为的问题。

四、环保与经济增长不矛盾,环保投资每年新增1000亿

陈吉宁:当前,经济下行的压力确实在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任务也非常艰巨,破解和平衡它们之间的矛盾,确实面临很大的挑战。我想,在这里讲,挑战也是机遇。我们应对今天的危机,就是要避免明天更大的危机,我们抓住今天的机遇,是为了明天创造更好的发展机遇。所以,首先我们不能回到过去粗放式发展的老路上,经济下行压力大,环保工作不能放松。

第二,我们是在全球竞争的经济体系下,一个企业要做大做强,特别是做强,不能靠保护落后来实现,要依托提高生产效率,依托技术创新来由大变强。而它的重要推手,就是提高环保的要求。好的经济政策从来都是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违背自然规律,最终也是要违背经济规律,受经济规律惩罚的。

另一方面,我想,我们应该看到,环保本身也是当前和今后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推动力,有些代表已经提出相应的建议。中国在未来的几年环保投资需求非常大,大概8-10万亿元的水平上,而且这个投资没有重复建设,长期受益,是一个好的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我们国家这些年环保的投入逐渐加大,大家可能注意到,过去三年全社会环保的投资,每年大概新增1000亿元。

五、解决土壤污染问题,当前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

陈吉宁:第一,要建立相应的法律制度和标准体系。我们要让土壤污染治理做到有法可依,有规可循。

第二,加强工矿企业的环境监管。要切断土壤污染的源头,遏制土壤污染扩大的趋势。

第三,对污染的土地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做好污染的管控,避免这些污染扩散和扩大。

第四,通过试点示范,建立适合我们国家自己的污染治理的技术体系,逐步推动土壤污染的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我相信通过这些工作,可以确保农产品的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曦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