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杂志 > 正文

【悦读】以色列为何能出162位诺奖获得者

为什么我们要关注这个远在地中海区域,周边危机四伏的以色列?从几个数字可以看出其中的理由。

【悦读】以色列为何能出162位诺奖获得者

以色列因为自然资源的匮乏以及周边国家的敌对态度,选择了一条科技兴国的道路,并在重要的高科技领域(如军用设备、通信和信息系统、生物科技、环境科学等)占据了全球领先的市场地位。在以吸引科技企业而著称的纳斯达克交易所中,仅有800万人口的以色列贡献了147 个上市公司,仅次于美国、加拿大和中国。以色列在20世纪90年代定下的发展方向已得到肯定:智力是以色列最坚厚的资本。以色列为智力的存续所做出的奋斗造就了该国的经济与企业。中国企业如何在以色列找寻一种商业上互利可续的模式,提升产业的科技水平、企业的生产效率,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以色列谷”是以色列创新内涵的浓缩。关注“以色列谷”在经济领域和科技领域的突出成就,关心“以色列谷”繁荣的原因,无疑对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提供启发与思索。

香港恒隆地产董事长、亚洲协会联席主席、中国与全球化智库 (CCG) 联席主席 陈启宗

为什么我们要关注这个远在地中海区域,周边危机四伏的以色列?从几个数字可以看出其中的理由:

人口仅有全球总人口的0.2%,却出了16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占诺贝尔奖总数的20%;科技对GDP的贡献率高达90%以上;每1万名雇员中有140位科技人员或工程师;平均每1844个以色列人中就有一个人是创业者;以色列企业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数目,超过欧洲所有公司的总和。以色列吸引了约20亿美元的风险基金,人均风险投资额是美国的2.5倍、欧洲的30倍、中国的80倍、印度的350倍,居全球第一。

一个弹丸之地,何以在复国之后的66年里创造出如此多的奇迹?在全球一体化发展的今天,足以值得中国深刻地研究与借鉴。我们从中学习的不仅仅是以色列成功的方法论,更是以色列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哲学,我想有三个方面:

第一,理性思维。以色列为什么这么强,以色列强大的原因之一是他们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并重,而且平衡。全球的犹太人只有1200多万,但是占诺贝尔奖物理学奖的27%、医学奖的31%,和以色列人口的比例相比绝对是不对称的。所以说,他们的理性非常了不起。而另一方面,当今世界上最有名的古典音乐家相当部分是犹太人。1948年以色列复国,1967年收复耶路撒冷,当天晚上在耶路撒冷城东的小山演奏了一首协奏曲,作曲的就是犹太人,表演的也是犹太人,都是世界一流的艺术家。犹太人感性和理性并重,并且两者相得益彰,取得了基本上该有的碰撞,这是以色列人强大基本的原因之一。

与之相比,我们中国人是比较感性的民族,我们的语言和艺术都是比较感性的,这一点是值得我们保留和引以为荣的。然而我们的文化传统比较忽视理性思维方面的训练,是我们要向以色列学习的地方。

第二,打破常识。在创新的发展过程中,打破约定俗成的框架是迈向创新的第一步。以色列民族在此方面非常擅长。以色列人充满着对科技创新的渴望,同时他们对创新创业的失败又有着高度的宽容。这与他们的文化、宗教背景有很大的关系。不读《圣经》不能究其缘由, 以色列的文化中充满了自信、勇敢、不断挑战的精神元素,没有“不可能”的默认与宿命说。以色列人善于“不拘一格”打破各个领域的常识,并将其融合创造出新型的科技。

这种思维方式在中国却是罕见的。我们的科学之间往往彼此孤立,各自为营,制约了自身的发展。古往今来,传统的思想中“面子”让我们对失败有一种恐惧,间接地形成了创业者商业开拓的绊脚石,风险投资者也会因此踌躇不定。因此唤起中国企业家创新创业的热情是我们的又一课题。

第三,预估将来。人类基本上没有太多遇见未来的能力,但是本书在总结以色列的成功要素时体现了这种能力。我们怎样才可以比较正确地预估将来?我想最重要的是世界观。一个人的世界观包括古、包括今。世界观由四件事组成:一是要读历史,历史不仅是事实而已,重要的是如何认识、如何解读;二是掌握现状,不清楚现状无法预估未来;三是不能有意识形态上的枷锁,有意识形态的枷锁就很容易犯错;四是对人性的解读,人性并非全理性,也有非理性的一部分。

以色列的世界观从根本上可以概括为从无到有、从有到新、居安思危、化危机为机遇的观念,他们不受意识形态的枷锁限制。现在,以色列成为了世界上的第二个硅谷,很多高新能源科技、农业科技、水科学、生命科学等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中国在此方面还需要不断地学习与历练。

最后,我想说以色列的企业家精神不仅仅是我所提及的以上三点。衷心感谢此书为我们诠释与解读以色列成功的秘诀,成为我们在创新创业方面的帮助与参考。

(此文为陈启宗为本书所作的推存序,标题为编者所加)

p86

《以色列谷》

推荐指数:★★★★★

作者:(以)顾克文(Edouard Cukier-man)、丹尼尔·罗雅区(Daniel Rouach),(中)王辉耀

出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简介:

顾克文,Catalyst基金的创始人与首席执行官,Cukierman投资公司的董事长,曾担任以色列著名风险投资基金Astra技术投资公司首席执行官。

丹尼尔·罗雅区,欧洲顶尖商学院之一ESCP欧洲商学院副教授,自1998年以来担任以色列理工学院客座教授。是技术转移与经济竞争情报领域的国际专家与咨询师,IsraelValley.com网站创始人、以色列-法国商会(特拉维夫)主席。

王辉耀,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高级研究员和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客座研究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人社部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副会长等。

我们向以色列学习什么?

《耶路撒冷三千年》 (黄煜文译本)

作者:蒙提费欧里

出版:究竟出版社

耶路撒冷是一神的殿堂,两个民族的首都,三个宗教的圣地。它曾被视为世界的中心,今日的它与过去相比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座城市是亚伯拉罕诸宗教争斗的焦点,是文明冲突的战略要冲,是无神论与信仰龃龉的前线,是惑人的阴谋与虚构的网络传说发生的地点。本书英文原版获美国前总统推荐,并被《经济学人》评为2011年度最佳图书。

《创业的国度:以色列经济奇迹的启示》(王跃红译本)

作者:丹·塞诺 (Dan Senor) 、索尔·辛格 (Saul Singer)

出版:中信出版社

本书作者外交政策专家丹·塞诺和索尔·辛格深入考察了以色列社会环境,揭开了以色列经济奇迹背后的秘密。透过以色列最杰出的投资人士、创意人士和外交政策拟定者,作者为读者逐一揭示了以色列如何将外部不利的环境加以转化,结合自身特有的“无惧权威、扁平式领导”的民族风格及政府政策,打造出一个拥有高度创意与企业家精神的社会。

《“以色列风云”系列:希望(1-2)》(辛涛译本)

作者:赫尔曼·沃克 (Wouk H.)

出版:湖南文艺出版社

本书以小说的笔法、以色列军官兹夫·巴拉克的视角,详述三次中东战争及其对世界格局和以色列命运的影响。这既是一部巴以冲突史,也是建国功臣们的个人成长史。这部历史小说引导读者思考犹太人的信仰、巴以冲突、犹太复国运动和犹太人遭迫害等等问题。


(网络编辑:萌萌)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