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区域 > 正文

临洮县政府办公室主任:我所敬爱的柴县长

我的好领导好老师好大哥

临洮县政府办公室主任  龙小林

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叫龙小林,是临洮县政府办公室主任。

今天,站在这里,我想为大家讲述一位好领导、好老师、好大哥的故事,用这种特殊的方式缅怀我所敬爱的柴县长。

三年前,也就是这个季节,在高速路口,我第一次见到从安定区调任临洮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的柴县长。他下车后与我们一一握手并问好,洪亮的声音中带着丝丝歉意。虽是初次见面,但他的朴实、朝气和豁达,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从此,柴县长在临洮工作的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徐徐展开,我也开始了一次次心灵的震颤和春风般的沐浴。

柴县长刚上任时,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至今我还记忆犹新:“我们政府要做的,就是踏踏实实解决好老百姓关心的每一件事情。”现在,我终于明白了,看似简单随意的一句话,其实是他的施政理念。

农村群众的水电路房,是他最关心的事情。从今年3月份开始,他只要一有时间,就叫上我和扶贫办主任去下乡。每次下乡看到群众吃不好、住不好、走的路坑洼不平,他总是眉头紧锁、忧心忡忡。

为了深入有效地推进扶贫攻坚行动,他走访调研了全县大部分村庄、入户访谈了2300多户群众,全县最东边的漫洼乡三岘村、最南边的南屏镇康家沟村“划不着”山庄、最北边的中铺镇王家沟村,都留下了他的身影。他的不懈努力,换来的是“全国交通扶贫攻坚示范试点县”、“全省精准扶贫示范县”、“全省金融扶贫试点县”等一个个重大项目在临洮大地的全面实施。我知道,这些成绩背后,是柴县长爬山涉水的调研、殚精竭虑的思索、辗转难眠的夜晚和汗水浸透的衣背!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在他去世后,群众自发前来吊唁、万名群众长街送行的事实,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群众对这样一位好领导的爱戴,常常令我感慨不已,只要是为群众办事,群众就会牢牢地记住,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事情。一天早上,上访户夏淑芳来到柴县长办公室,一进门便大声哭诉。柴县长先是请坐、倒水,然后耐心地听她反映问题。令我没想到的是,一天忙得不可开交的县长,居然答应夏淑芳的请求,立马叫我一起去实地了解情况。中午十二点半了,柴县长和气地对夏淑芳说:“已经是饭点了,我请你吃顿羊肉面片吧。”说完,就领着这位上访户到一家清真餐馆吃了顿午饭。

一次次和善友好的态度,一次次耐心亲切的解释,一次次脚踏实地的下访……就能让一个个上访群众铭记于心!在遗体送别仪式的当天,曾经到县长办公室哭闹过,多次赴省进京上访的信访户都来吊唁。我注意到,患有心脏病的梁玉莲,用右手紧紧地捂着胸口,在灵堂里深深地鞠了三个躬后,泣不成声!

柴县长热爱学习,孜孜以求的学风;艰苦朴素,清正廉洁的作风。和他共事的日子,我见证了他的一言一行,同时他的一言一行也深深的感染了我。

柴县长刚到临洮时,谁都没料到他会坚决地说:“我不住公寓,我就住单位宿舍”。放着宽敞舒适的公寓不住,要住十几平方米的小宿舍,图啥呀?一个星期后,我的疑惑解开了:在单位,他是为了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去工作。在之后的三年时间里,读书学习成了他每天的必修课。无论工作多忙、工作多晚,他都要坚持处理完当天的公文,然后写日记梳理一天的行程。任县长以后,面对琐碎繁杂的各项政府事务,他丝毫没有放松学习,办公室的灯光,经常亮到凌晨……

整理遗物时的发现,让我感到十分震惊:一条系得快要断裂的皮带,他还没有舍得扔掉;床底下那双下乡时经常穿的鞋上还沾着泥土;去世时穿的袜子上面还有一个硬币大小的破洞;衣柜中换穿的衣服少得可怜,他经常穿的那一件灰色西服袖口已经磨破……特别是那五六个大纸箱,里面装的全是他看过的书,每一本上都留有他的字迹,或圈、或画、或加注心得;在定西工作的8年时间里,他的工作日记整整30本,洋洋170万字。里面不仅有“君子检身、常若有过”、“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等格言警语,更多的是一个乡镇、一个村社、一户农家的零碎信息和发展思考……

平日,柴县长坚持推行“开门办公”。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有许多的好处,一来方便了群众,只要他在单位,老百姓就很容易见到他;二来政府的事都是公事,有啥事情就商量啥事情,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接受大家的监督,让送礼拉关系的人望而却步。去年春节前,有个同志拿着一个红包,在汇报完工作后,硬是往柴县长办公桌上的文件底下塞,柴县长急了,嗓门比平常提高了一倍吼道:“你这不是害我吗!”那名同志看着门外来来往往的工作人员,只好收起红包离开了。

在这个问题上,他对司机和办公室人员要求十分严格。他刚到临洮时,有人在车上放了一件东西,说跟领导说好了。结果,柴县长很严肃地批评了司机,并“约法三章”:“车上一律不能放别人送的东西”。自从那次之后,车的后备箱里,除了下乡用的雨衣、雨伞、雨鞋、草帽外,还有一箱矿泉水,别无他物。今年7月份,我听到柴县长在楼道里喊我:“龙主任,我这儿来了几个客商,找包香烟过来。”县长的办公室里居然连盒烟都没有?事后,我便安排办公室专门买了两条烟送了过去,没料到县长笑着说:“我不抽烟,要是有客商来,我再跟你们要。”

“贪生怕死、莫入此门,升官发财、请走它路”。这几句话,曾经多次被柴县长写到他的笔记本扉页上。现在,我更加深刻地明白了他毅然决然来到定西工作的初衷和勤政、廉洁、朴素的追求。

在生活中,他是一位亲切和蔼的好大哥。县长和我们工作人员,本是泾渭分明的上下级关系。但是,在我和柴县长接触的过程中,却有了别样的感觉和认识,原来我们和县长也可以像兄弟朋友一样,他关心我们,我们敬爱他!

他刚当选完县长,在县文化中心的主席台上,特意与我单独照了一照相,这张相后来我装框放大,摆在家中,没想到竟成了永恒的纪念。

三年来,我从未见到柴县长呵斥责备工作人员。他的平易近人,让我们感觉不到压力。平时办公室撰写重大材料时,柴县长都会与我们一起梳理思路、搭建框架、提炼观点、斟酌语句,免去了一遍遍的返工重写。今年5月份,办公室要起草县政府班子对照检查材料,他在忙完了手头的工作后,晚上便来到了工作人员中间。他一会儿坐下来,俯在电脑旁,和大家一起讨论表述方式,一会儿又站起来,踱着步子口述文字……就这样,连续三个晚上,柴县长都是和大家一起,一段段、一句句、一字字地推敲。

工作中,他没有一点架子。有时候,他还经常到我的办公室来,面对面坐着给我安排工作,其实更像是商量。比如近期要干哪些事情?要去哪些地方下乡?要召开哪些方面的会议?等等。

在工作之余,柴县长对办公室工作人员的生活也非常关心。生活上有没有什么困难?还有哪些要求?老家在哪儿?父母亲身体怎么样?诸如这样的问题,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被问到过。

……

2014年8月15日,这是我铭记于心、终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在沉寂的午夜,柴县长静静地走了,没有留下只言片语,唯有床头的台灯一直亮到天明。当我发现他和衣躺在床上,已经安详的离去时,我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我的头脑里边一片空白,顿时,恐慌、悲痛、绝望猛然袭来……

时至今日,我仍不能相信,朝夕相处三年之久的柴县长,带着他为群众干实事的心愿,带着他很多才刚刚开始的美好宏愿,带着他对亲人和群众的深深眷恋,就这样静静地走了。真的不能相信,在单位,他用大嗓门儿喊我“小龙、小龙”的声音隔墙依稀;在车上,仿佛他还在后排谈论工作;会场上,仿佛他还在掷地有声的部署工作;餐桌上,他那爽朗的笑声,仍在耳边回响;会议室里,他站在精准扶贫的规划图前沉思的身影恍然在目……

此时此刻,再华丽的话语,也无法尽兴地表达我对柴县长的哀思;再挚诚的言辞,也无法酣畅地表达一个小兄弟对老大哥、一名下属对共事三年的好领导的景仰与怀念!

柴县长没有离开我们,他用生命铸就的丰碑,将永远矗立在我们心中,矗立在临洮人民心中,矗立在陇原广袤的山河之上。我坚信:他,活着,是一面鲜艳的旗帜;倒下,是一座永远的丰碑!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