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宏观 > 资本 > 正文

中信集团整体上市或成国企改制模板

文章导读: 3月26日,中信泰富发布公告称,正与中信集团和北京中信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协商收购中国中信股份有限公司100%的股份。

经济网讯(记者 李勇)3月26日,中信泰富(00267.HK)发布公告称,正与中信集团和北京中信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中信管理”,是中信集团全资子公司)协商收购中国中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信股份”,其中中信集团持股99.9%,中信管理持股0.1%)100%的股份。中信股份持有中信泰富57.51%的股份。

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了解,中信股份包含了中信集团的绝大部分业务,这意味着,如果此次中信泰富收购成功,则中信集团借此途径注入核心资产,实现整体上市。

中信集团董事、中信证券(600030.SH)董事长王东明表示,应该以更广阔的角度来看待中信集团的整体上市,对于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混合所有制,中信集团是先行者。

“中信集团赴香港上市具有示范效应,后续或还会有国企跟进。”辉立投资咨询董事陈星宇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长期关注香港资本市场的盛富资本创始合伙人黄立冲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中信集团选择这种方式整体上市有两方面考虑。一是,通过旗下公司中信泰富收购的方式可以减少中信集团单独IPO上市申请的复杂度,采用收购、注入资产的方式门槛要比IPO低不少。二是,中信泰富此前巨额投资澳洲铁矿项目,急需融资,中信泰富此次收购估计会启动配股融资方案,进而使这次收购起到融资的功能。

“既实现了资本市场的融资解决了中信泰富的问题,也完成了中信集团的上市。”黄立冲说。

陈星宇告诉记者,中信集团的整体上市具有极强的示范效应,“中信是国有的大型企业之一,它相关的行为必须经过相关部门的批准,这次要注入壳资源的资产达2000多亿元,而且是去香港上市。这肯定是管理层的通盘考虑。”

王东明表示,中信集团通过中信泰富实现整体上市,体现了国家推行混合所有制的新尝试。业内人士认为,一些国企的改制上市可能会遵循中信集团的路径。

但黄立冲告诉记者,国企并不是可以轻松效仿中信集团。其必须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公司下属公司或实际控制的公司是香港市场上市公司,且具有较好的壳价值。在规模上达到一定程度,使借壳具备操作的基础和空间。二是,国企本身需经过准备上市的过程,使公司现有架构规范。

陈星宇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他认为一些所属重要行业的国企有较大成为下一个中信集团的可能。“除了业务,在公司治理上要有与中信集团比较相似的机构,企业要求在香港市场上有一些比较好的平台,这样的国企通过此种方式实现整体上市的可能性大,中信集团就是因为旗下有中信泰富。”陈星宇说。

陈星宇经过分析后认为,现有的国企如光大集团、保利集团、中远集团借鉴中信集团上市的可能性大。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若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