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杂志 > 正文

打造财经通讯社,贴身PK大智慧、万得

【特别报道】上海报业集团的新媒体“野心”

虽然许多人还抱着雾里看花的姿态,但这艘据说代号为“界面”的巨舰尚未出港,便已被贴上了“中国彭博社”、“雪球+华尔街日报”种种华丽标签。剩下的问题似乎只有一个:盛名之下,它究竟能走多远?

p-34

2013年10月28日,上海中金大厦,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左一)为上海报业集团揭牌。IC

《中国经济周刊》 见习记者 劳佳迪|上海报道

一个多月前,解放日报报业大厦的九楼电梯口,张贴了针对下属子报《新闻晚报》休刊的106个竞聘岗位,基本覆盖了待解决的采编人数。但有十几个记者在反复讨论榜单细节后,却作出了同样的判断:真的“下岗”了。

这些来自《新闻晚报》财经部和经济部的记者放榜前就有了心理准备。除了在财经报道着墨较多的《东方早报》,新成立的上海报业集团(由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和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整合重组)素来缺乏财经“基因”。最后公示的榜单上,明确与之相关的记者岗位只有3个。

多数财经、经济记者因此流失集团之外。不过,近几天财经媒体圈热传的一份招聘启事又唤起了这个出走团队的“乡愁”:上海报业集团高调宣布为筹备中的互联网创业项目募集100个财经媒体人。

虽然许多人还抱着雾里看花的姿态,但这艘据说代号为“界面”的巨舰尚未出港,便已被贴上了“中国彭博社”、“雪球+华尔街日报”种种华丽标签。剩下的问题似乎只有一个:盛名之下,它究竟能走多远?

新项目的野心:

彭博社+华尔街日报

其实上海报业集团内部早就有过将做“增量”的传闻,去年12月底甚至有一条消息称,集团将办一张财经报纸同城叫板上海东方传媒集团(SMG,原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旗下的“第一财经系”。

而一个月前,虎嗅网和钛媒体刊出两篇“爆料文”,让大家感觉到,铆足了劲呈现一种新型经营思路的上海报业集团远比坊间设想的更有想象力。

虎嗅网“爆料文”称,上海报业集团将改变一财等传统媒体的做法,打造“雪球+华尔街日报”,其描绘的图景大大颠覆了媒体的定义:记者采写的报道不再为广告铺垫,而以舆论干预的能量粘合一群真实投资者参与的类似雪球的社区;集团角色先由主导公共传播的媒体摇身变成金融信息的提供商,再变身金融服务商,最终靠交易、数据和金融产品销售赚钱。

听起来确实耳目一新,不过在2月12日的招聘启事亮相之前,这个众方瞩目的项目并不能算是真正面纱除尽、雏形初现。

“相比‘雪球+华尔街日报’的做法,上海报业集团的真实诉求更有野心,近似‘彭博社+华尔街日报’,做高质量通讯社的同时搭建一个庞大的金融数据库。”执教于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的魏武挥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分析道。自上海报业集团成立后,他曾多次通过自媒体发声、持续评点。其母正是与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渊源颇深的知名财经媒体人贺宛男。

“彭博社的交易员客户需要的信息最大诉求是简短和快速,要的就是那几秒钟时差,所以它的报道并不侧重对‘小道消息’的热烈追逐,而是侧重对流言的核实。”魏武挥解释道。记者注意到,此次招聘启事对主攻“财经原创资讯”的期权记者提出的第一点要求,即是“在上市公司拥有信息源,对重要财经新闻和商业事件具备信息核实能力”,与彭博社的思路高度吻合。

魏武挥认为,这也意味着未来呈现于这一新媒体的报道很可能以三五百字的快讯为主,注重阅读体验的新闻写作退居次位,“多数报道将是写给非常窄的专业受众看的,而不是面向普通读者。”据悉,计划招募的60个“期权记者”更是突破“记者”的内涵边际,来自金融机构和行业内部人士将大受欢迎。

“它看中的还有像彭博社那样打造一个网上社区的高端平台价值,招聘启事中提到‘联名专业投资网站提供上市公司分析报告’,‘激励专业人士撰写公司价值分析及提供商业信息’就是流露出打造一个净化版雪球的意图。”魏武挥如是说。

而“界面”对新闻的雄心也并未全部褪色,它比彭博社更有梦想的地方或许在于想追随《华尔街日报》的步伐,依靠媒体影响力持续生产足以撼动股价的新闻,所以对“对重要财经新闻和商业事件具备敏锐洞察力”的传统记者也抛出了橄榄枝。

远学彭博社,

贴身PK万得、大智慧

新项目事无巨细的战略目标中,甚至还包括“为上市公司提供投资者关系服务”这样的财经公关公司业务,被媒体人戏称为“要将金融服务一网打尽的节奏”。不过,也有不少专业人士在受访时对此持保守态度。

上海一家QFII操盘手Vincent对记者坦言,彭博社的成功并不是靠新闻团队支撑起来的,复制又谈何容易,“当年创始人彭博自己就是投行出身,盈利来自面向华尔街用户高价出售和出租彭博终端机。”

作为彭博专线服务的用户,Vincent认为彭博机的核心价值在于每天发布大量股票、债券行情和汇率、原料价格等实时资讯,以及专业度极高的操作手感,令机构愿意为年租金超过2万美元的终端买单,“在拥有自己的新闻社之前,这种依托硬件的优势就已经形成了文化,许多圈内人视使用彭博终端为一种身份的象征。”

一个具有说服力的例子是,2009年彭博社收购了《商业周刊》,将当时专访亚马逊掌门人的独家稿件优先发布在终端机上,最终左右了操盘手们的拇指,令亚马逊当天股价上升了5个百分点。“国内在机构用户中比较有名气的万得资讯和大智慧,也都是先搭数据库的路径,上海报业集团的新产品要想拿到通讯社牌照不成问题,但如果一开始只靠媒体人来掌舵,可能在建库方面经验略显不足。”

圈内盛传,原《第一财经周刊》创始人何力团队正是该项目的幕后操刀人。对此,何力则向媒体表示,目前还不方便透露。

从履历上看,何本人是“土生土长”的媒体人。一位与新项目有过深入接触的人士还透露,本次招聘以前,何力已从《第一财经周刊》挖走了多名骨干作为中层班底。

拥有10年财经报道经验的上海媒体人老许也对“界面”持冷静的旁观姿态。“抛开运营层面不说,能否招募到一支稳定的高产能高质量的采编队伍,招募到足够渗入行业、能持续拿料的记者,也极富挑战。”对于新奇的“期权记者”概念,老许直言“比较虚,在找到盈利保障之前,期权没有什么意义”。他认为,未来可能更多依靠高薪酬向业内人士约稿的兼职模式。

魏武挥则表示,呱呱落地后,“界面”要直接迎击大智慧和万得这两位“成名英雄”,也是优劣势互见。根据截稿前最近一个交易日股价,大智慧市值为160亿元左右。新项目即使最后敲定的投资额正如传闻中那样高达四五亿美元,要拿这些钱做成一笔100多亿的生意,也绝非易事。而在机构用户中,万得的市场份额几乎形成了垄断。

“不过,上海报业集团的行政资源也会是一大优点,比如可以和上海证券交易所谈,先不说排他性,采购的时候能不能算上它一份?”魏武挥这样分析,“前段时间《解放日报》的App‘上海观察’一下子认购了10万份订户,每份订户征收100元,这种资源形成的效率能量不是普通民营企业可以企及的。”

据悉,尽管携手多方,上海报业集团仍将对新项目控股,官方口径虽对合作伙伴三缄其口,但记者从权威渠道了解到,联想旗下弘毅资本已经签订合同书,另外几家审批流程较长,目前只进展到签署意向书阶段;除了小米、阿里巴巴、乐视等见诸报道的洽谈者,腾讯也曾与集团有过亲密接触,可能跻身第二轮风投。而何力团队本身也有所持股。

文人何力的新媒体考题

劳佳迪

在招聘启事发布后的第二天,何力曾接受过资深媒体人罗昌平的自媒体采访,用了“累死”两个字形容当下的压力。据记者了解,为了向“互联网思维”致敬,他在酝酿这份声势浩大的招聘启事时,都没有选择多年来在传统媒体的“亲随”,而是求助一位在门户网站有过长期报道和运营经验的“外脑”之笔——这个微小举动也透射出何力的压力所在:尽快撕掉长期黏附在身上的纸媒标记。

从他以往的经历看,早年确实从纸媒界获得了相当认可,但新媒体的运营成绩单仍是尴尬的空白。何力和胡舒立一样系出《中华工商时报》,最为业界称道的创业样本还是2001年创办《经济观察报》和2007年创刊《第一财经周刊》,一直被业内称为“温和改良派”。

2009年离开一财周刊后,何力似乎就开始了与自己的较劲。最让他震动的经历也许是2011年在创办月刊《全球商业经典》时的战绩不佳:三年烧掉了4500万元,却让大股东万达集团败走麦城,彼时的纸媒界已集体露出败象。但在2013年转战武汉时,他依然难舍纸媒,经营汉网的同时还为《投资时报》招兵买马,可惜应者寥寥。

追溯到《经济观察报》立刊的“理性、建设性”,《第一财经周刊》的“三不准定律”,以及公认人文气息浓厚的《全球商业经典》,何力的文人情结都清晰可见,至于能否做出漂亮的新媒体成绩单,还留待时间检验。

对于此时的何力来说,上海报业集团能够给出的最好承诺,或许并不是知情人透露的1亿元的启动资金,而是足够的运作自由。在这个传统官方气息浓厚的报业集团初次表态进军新媒体时,就有四面八方的评论蜂拥而来,剑锋直指体制的约束性。

不过,从已经掌握的信息看,上海报业集团对于何力团队的运营介入并不深。“公司总部还是注册在上海,但这次四地招聘都放在北京来操作。”一位了解筹备进展的知情人士对记者透露道。

“上海报业集团真正当自己牌来打的还是《东方早报》的新媒体项目,‘界面’项目只是由集团战略发展部来推动,只谋求控股地位,而不牵扯具体运营,这对何力来说或许是一件好事。”不止一位受访人士对记者表达了这层意思。


(网络编辑:林灵)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