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杂志 > 正文

【寻找中国创新榜样】中新力合 互联网金融的先行者

谈起民间金融,人们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灰色经济”、“风险行业”、“游走在法律边缘”,然而,近年来大热的互联网金融企业有相当部分出身于“民间”。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李伟|杭州报道

谈起民间金融,人们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灰色经济”、“风险行业”、“游走在法律边缘”,然而,近年来大热的互联网金融企业有相当部分出身于“民间”。

在浙江,有一家名为“中新力合”的民营金融机构,频频成为当地政府部门开展金融创新试点与实践运作平台的首选合作方。中新力合不仅成为省市金融主管部门眼中的“金融创新示范典型”,而且还成了全国地方股交市场唯一一家能以非银行、非券商身份参与中小企业私募债主承销业务的民间金融机构。在前来参观、考察、调研的政府官员和业界同行口中:这是一家“看不太懂却觉得很有意思”的综合金融服务公司,并且很有一股浓浓的“互联网金融”味道。

带着好奇之心,本刊记者专访了中新力合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杭生,试图一探他和中新力合的“互联网金融故事”。

《中国经济周刊》: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金融也在其中。中新力合如何看待影响日深的互联网金融?

陈杭生:如何理解“互联网”和“金融”两大概念?在我看来,金融的核心是信息,对能够有效促成交易的信息进行筛选和匹配;而互联网的核心同样也是信息,它创造的是高效便捷的信息交互。既然金融与互联网的结合点是信息,那么理想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就应当是在云计算、大数据等互联网思维和技术支持下,在商业文明高度繁荣、模式创新快速变化的时代中,用足够便捷、准确并且高效的信息交互去表达和呈现任何一个商业主体的真实价值,由此促成资金供需的有效匹配和交易,而这种高效便捷的特征,在金融领域中最吻合的服务对象恰是大量中小微企业。

这两年,我们看到互联网金融热起来了,其实这热起来的背后,也有许多戴着互联网金融这顶帽子的企业消失了,不少做P2P的倒闭跑路了。为什么?因为它们的生存更多是靠简单的交易撮合,这种简单的交易撮合只关注了金融的一面,就是它的货币属性的一面,钱的匹配流动,但是,金融的另一面,也就是被货币化的金融资产的一面,恰恰是被忽略的。金融的这个资产属性的一面,又和信用紧密相关,而中国的社会信用体系还没真正建立起来,所以,这个被忽略的一面也是最难的一面,没有金融实践的积淀基础,光有互联网技术做不起来。

货币性的一面是表象性的一面,容易看得到,也容易做,就是把钱从这头流到那头;难的一方面是表象背后的资产性的一面,也就是怎么保证这钱从这头流到那头是安全的,企业(个人)资产质量如何,企业(个人)信用如何。

《中国经济周刊》:中新力合为什么要去做互联网金融的?

陈杭生:互联网金融的核心是金融,互联网是作为定语存在,中新力合之所以去做互联网金融,是因为我们是做金融出身,而且是最接地气的浙江民间金融,我们在长期的服务于中小微企业的基层实践中。感到信息对称的服务成本、再服务的重复成本以及服务效率等问题严重,而互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恰恰能够帮助解决这些问题,也就是说,互联网能够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和途径,可以解决金融的一些问题。举个例子,一个做裁缝的,从手工缝制到缝纫机、到电动缝纫机,再到节能装置的电动缝纫机,只要有个技术能提升效率效能,一定会朝这个方向去发展。所以,中新力合做互联网金融,不是出于对互联网热本身的推崇,而是出于对金融本质的真正抓取。

中新力合一出生就和中小微企业打交道,积累了对他们进行信用调查、信用评估的经验和数据,知道怎么给钱是安全的,并且,我们还有很强的金融产品创新能力和风险把控能力。在这个基础上,有了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有了云计算、大数据等,我们就能够把这些经验和数据IT化,提升效率和效能。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互联网金融”模式越来被人们所接收,中新力合也越做越有信心。

《中国经济周刊》:中新力合是怎么一步步踏上“互联网金融”之路的?

陈杭生:我们做互联网金融起念较早。早在2007年,公司还未满周岁,甚至还末出业绩,便萌生了“线上线下互动运作”业务模式的思考,意在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的服务成本和服务效率。心动不如行动,我们开始着手一个平台式的项目方案,取名“浙江省小企业多方服务平台”,到了08年后,这个项目获得了财政部的专款补充支持,平台启动运营,并且在当时首度提出了“金融超市”这个当时全新概念,以解决小企业实际需求出发,整合多方力量,创造多方产品(各类金融机构)“无缝连接”的共同服务模式。其目的就是要将围绕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基于线上系统和线下组织的互动运作。

2010年,互联网、云计算升温,中新力合也在小企业融资服务的基层实践中不断深入思考,将融资服务连上了云端,在“小企业多方服务平台”的基础上升级,提出了“云融资服务平台”构想,把云计算的大数据思想直接应用于小企业融资服务实践。

到了2012年,公司又开始自主研发“小企业标准表达体系”,试图构建“企业价值判断与风险识别”的中小企业金融语言范式,云融资服务平台理念与实践渐趋浑然。

2013年,风控研究平台、企业信用调查、数据处理、贷后管理、业务处理、投融对接平台,一个个平台系统陆续上线并日益成熟,“云融资服务平台”算是正式显现。

《中国经济周刊》:目前,中新力合的互联网金融能够提供什么样的服务?

陈杭生:在中新力合互联网金融的主要载体“云融资服务平台”上,目前已经开放并投入使用的有“云融资数据”、“云融资知识”以及“UPG融资云服务”。这里,我可以给你介绍一些场景,这些都是能在我们云融资服务平台上实现的:比如,你可以登陆“云融资数据”进行小微企业的信用调查、数据分析与风险评估;也可以通过“云融资知识”获悉宏观经济及行业动态,并接受“行业知识研究”的线上任务委托;还可以借助“UPG融资云服务”提供的网页端、移动APP工具等,开始企业资料的现场采集、上传,并通过调取实证数据开展金融业务的实际处理。

我们建设这个平台的根本目标就是要降低整个社会的融资总成本,提高小企业融资覆盖率、渗透率和运作效率。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中新力合“云融资服务平台”的是在“绘制一幅企业地图、搭建一个工作平台、构织一张信用网络”:“绘制一幅企业地图”,即基于商业模式要素建立起一整套中小企业基本面表达体系和标准语言,改变单纯以财务报表评判企业的传统方式,从而使绘制企业地图具备了基础条件;“搭建一个工作平台”,即搭建市场化的自主工作平台,引入银行等主流金融机构、小额贷款机构等民间资金解决渠道,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等第三方从业机构;“构织一张信用网络”,即整合中小企业成长中融资链上的信息资源,实现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有效结合,积累中小企业基础数据,从而形成中小企业融资信用网络。

《中国经济周刊》: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一般的互联网公司是通过互联网工具来开拓业务,而中新力合则是以互联网思维来设计、打通金融产业链?中新力合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

陈杭生:是的,中新力合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是希望通过互联网思维来设计、打通金融产业链。所以在过去,很多人来了解中新力合,但常常反馈说“看不太懂”,但又觉得挺有意思,好像有不少“互联网”的基因在里面。现在,随着“互联网金融”概念越来越多地进入了大家的视野,像中新力合这样的企业就被冠以“新型金融组织”的头衔。在我看来,中新力合是交叉思维下的变异物种,胜在这么几点,即贴近小微、创新思想、组织灵动和知识劳动。

贴近小微是指中新力合专注于服务“三型六新”(“微小型、初创型、轻资产型”和“新经济、新服务、新农业、新材料、新能源、新模式”)为代表的中小微企业。

创新思想是因为中新力合没有传统金融机构的“雄厚家底”,经常需要到“地里刨食”,从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的蓝海中,边干边试地获得了一系列创新实践,深度参与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成为全国首家以非银行、非券商机构身份参与中小企业私募债承销发行(区域股交市场)……

组织灵动是指围绕“云融资服务”模式,中新力合相应建立“众星拱月”式的运营模式。这当中,中新力合就是月亮,旗下各专业子公司为星星,星绕月布并以月的运转进行价值创造,未来,“月亮”将引来更多的星星,包括在中新力合运营平台上进行合作的各类金融机构及中介服务机构等,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金融产品与服务。

知识劳动就是中新力合坚信,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金融行业的生产过程就是知识劳动的过程,只有开放性、市场化、网络化的平台,才能让所有知识劳动者充分发挥和贡献劳动品质与劳动成果。

《中国经济周刊》:在您的眼中,互联网金融将给现有的金融格局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陈杭生:以我们为例,中新力合云融资服务平台的核心特征是开放性、交易性、市场化、网络化。云融资服务平台的核心思想是,以统一的标准,通过互联网连接自愿接入的各种金融服务资源,以及自愿展示的有融资需求的小企业,并在这个平台上实现统一管理;这些自愿接入方之间形成了多维多重的供需关系,这些供需诉求通过IT数据处理手段完成高效匹配与交易结算。

云融资服务平台的打造,我们希望能够打通中国的金融产业链,并成为中国小企业融资领域跨越式的创新。中新力合愿意做开放式平台的搭建者、互联网金融的倡导者,希望能以企业方式打通一个闭环的金融产业链,从而实现在互联网平台运作的,从资金供给端到需求端流动的安全性成为可能。


(网络编辑:林灵)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