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杂志 > 正文

【西贝说艺】画廊的尊严与艺术的崇高

当下中国的艺术领域,画家自我兜售,拍卖行越俎代庖,收藏家唯利是图……扭曲的艺术产业链横行,艺术本身的精神性却鲜有人关注。

利益驱使下,不规范的交易,使得一大批的艺术家正在变得急功近利、不择手段,有的粗制滥造,有的和拍卖行恶意炒作,而一些“倒爷”大行其道。如此,作为艺术家和收藏家枢纽的画廊则处境尴尬、难以为继。艺术市场要回归规则、道德、健康,画廊必须重拾尊严。

贾廷峰

三年前,我曾写过一篇题为《拿什么拯救你,可怜的中国画廊?》的文章,细数画廊在中国的尴尬境地和先天弱势:前期投入大、收益周期长,很多画廊没等到盈利就只能匆匆关门。

“画廊是艺术产业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承载着艺术品生产者(艺术家)和艺术品消费者(收藏家)的枢纽工程,也是发掘和培养优秀艺术家的优渥土壤,画廊理应是具备艺术产业相当话语权的一方。”“但我敢说一年能挣一个亿的画廊一个都没有。”“中国画廊日渐颓败,乃是内外因的双重作用力的结果。”其中,产生重要影响的,就是“艺术家、拍卖行、收藏家对画廊造成的‘外伤’”。

当下中国的艺术领域,画家自我兜售,拍卖行越俎代庖,收藏家唯利是图……扭曲的艺术产业链横行,艺术本身的精神性却鲜有人关注。

从业近20年来,已记不清做了多少展览。盛大的开幕式成了某些画家和藏家狂欢的大Party,他们在我举办的酒会上互相寒暄、互递名片,悄悄地“挖地沟”把生意做了。我可能无数次地被他们讥笑:这傻帽,谁从你那儿买?直接跑画家家里买多爽,还可以合影留念,说不定还能捎上一个册子题个字什么的。

利益驱使下,不规范的交易,使得一大批的艺术家正在变得急功近利和不择手段,为了逐利,他们开始粗制滥造,甚至大批量流水线作业。还有艺术家和拍卖行沆瀣一气,恶意炒作。太多的赝品流入市场,致使藏家从不轻易出手,而一些冒牌藏家(俗称“倒爷”)就此大行其道。

但最近的一段经历却让历经世事的我感动得差点流出泪来。

前不久,就在举办《态·初——侯珊瑚水墨画展》的第二天,我忽然接到画家表妹的电话,说要购买两幅她表姐的作品。我说,你从你表姐那儿直接买,说不定还有折扣呢。她说,姐说了,千万不要从她那儿买,要从画廊买,都从她那儿买影响她创作。

在一个一切以金钱为衡量标准、无视游戏规则、无职业道德的艺术市场中能如此尊重合作方,尊重画廊为之付出的坚辛劳动,有如此操守的艺术家,实属难得!

后来在我和这位画家的对话中,她告诉我:在西方,绝大多数画家是不会自产自销的,一定会通过艺术机构代理销售其作品。这样做,一方面个人有充裕的时间静心创作,另一方面推广市场交给专业机构去做也省心省力,各干各的事,也很有面子。“况且我在家里私下卖画,能给你打折也可以给别人折扣,对收藏家利益没有保证。”

究根到底,这是一场良知、尊严和欲望的博弈,所有的病症来自无休、无止、无序的欲望膨胀,而这所有的解药源于良知的觉醒、道德的回归。艺术之于人类的意义,其实也是如此。我们之所以如此崇尚艺术,不正是它能给予人类心灵以慰藉、安抚、指引、感动、喜悦、自在吗?

自救才能他救,自助方能天助!中国画廊在悔悟和自强中重拾尊严,画廊的生机之光会照耀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未来健康发展。

希望的星火传递,继而形成燎原之势。让艺术回归到人心深处,人人都因艺术的滋养而受益,艺术因高尚的灵魂而伟大!

(作者系太和空间董事长、《艺术收藏》杂志主编)


(网络编辑:曦陌)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