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杂志 > 正文

【热点观察】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绕不开的六大重点

习近平总书记7月在湖北调研时,已经对未来政策的走向做出了初步点睛:加快推进和深化改革、强化改革的顶层设计以释放社会发展活力,依然是接下来经济体制改革的主线。

编者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在即。十八大以来新一届领导集体的施政理念使得人们对本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充满了期待。由于制度要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不断凸显,社会各界对深化改革的期待不断高涨。本次会议将对中国未来几年的整体改革推进做出怎样的顶层设计?自本期开始,本刊特推出“十八届三中全会前瞻”系列文章,邀请专家学者聚焦改革热点,畅想盛会宏图。

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副主任 韩保江

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博士生 刘峰

习近平总书记7月在湖北调研时,已经对未来政策的走向做出了初步点睛:加快推进和深化改革、强化改革的顶层设计以释放社会发展活力,依然是接下来经济体制改革的主线。习总书记鲜明地指出,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地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激发和凝聚社会创造力。

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之源,是我们取得经济建设伟大历史成就的重要法宝,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停顿和倒退都没有出路。新时期,我们的改革进入了深水区,各种利益关系相互交错,面对的问题更复杂、更繁重、更艰巨,只有深入进行调查研究从而获取最为真实的资料才能制定最为适宜的政策措施。更全面深化改革,不能刻舟求剑、不能闭门造车、不能异想天开,要下大工夫真正调查研究,真正总结和借鉴国内外的历史经验,真正把握历史大势,真正听取党内外的各种意见建议,真正了解地方、基层和群众的有益探索,从而真正释放社会活力。

笔者认为,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应该重点围绕六个主要方面深入展开。

真正形成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

一是如何进一步真正形成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形成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要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就必须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作为下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取向,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

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认为,发展市场经济就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发挥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的价格发现、资源配置的作用。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要重建市场信用体系;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要建立健全市场法律体系;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应完善市场竞争体系。

进一步理顺市场价格体系,推动要素价格改革。价格是市场最重要的信号,应该减少政府行政干预而由市场形成价格,以使市场价格充分反映资源的稀缺性,从而最大化地将资源引向最能有效发挥资源作用、提高资源效率的行业和领域。

加快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市场秩序管理,完善市场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严厉打击破坏市场秩序的行为,维护市场有效运行。

不断破除阻碍全国统一市场形成的体制机制障碍,打破区域市场封锁,实现资源在全国自由流动,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同时努力形成全国畅通的物流系统,加快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流通体制,降低流通成本。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加强市场主体信用建设,倡导和促进公平竞争,打击不公平竞争和恶性竞争,维护市场竞争秩序。

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二是如何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活力,为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不竭动力。要增强经济发展活力,调动各种经济成分的发展积极性,就必须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增强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发展活力,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完善财税体系,发展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微观基础的活力。

我们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不仅体现在量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质上,同时要创新体制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市场活力。

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公司制度,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合理缩小战线,让国有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充分参与市场竞争,不断提升国有企业的竞争力。进一步完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打破国有企业垄断,放宽市场准入限制,破除观念瓶颈,给予民间资本真正的国民待遇,引导民间资本流向社会急需的领域。完善相关财税体系,发挥财政及税收的资源配置功能,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制定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财税体系,给予其合理的减税或免税政策,调动其积极性激发企业活力。

不断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完善出口和进口政策,实施科技兴贸、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引导加工贸易向产业链高端延伸,不断开拓新兴市场。不断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合理引导外资流向。积极参加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制定,反对任何形式的保护主义。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参与国际竞争,拓展国际市场。

提高政府宏观调控水平

三是如何进一步提高政府宏观调控水平,提高政府效率和效能。以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为抓手,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用活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前提是必须管好和用好政府宏观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

无疑,政府宏观调控是维护市场机制作用充分发挥的重要保障。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为应对不断增强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应不断提升政府的宏观调控水平,提高政府驾驭市场经济和应对国际经济风险的能力。

但是,“看得见的手”决不能伸得太长,更不能代替“看不见的手”。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应合理界定政府和市场的边界,促进建成小政府大社会,市场能办的尽量交给市场来办,市场办不好的由政府辅助来办,市场不能办的再由政府来办,政府行为要做到既不能越位又不能失位,以建立有限、有效、有责的政府为目标,政府行为不能压制而应激发市场活力,最大化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双重作用,促进形成提高市场运行效率和政府服务水平良性互动机制。

为此,一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以建立服务型、廉洁型政府为目标,精简政府机构,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和效能;二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大部制改革,健全部门职责体系,缩减行政审批程序,继续简政放权,推进政府向提供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创造良好发展环境转变;三要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建立智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四要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推进依法行政,切实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五要严格控制行政支出,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提高“三公”透明度。切实改善行政作风,密切联系群众。

增强社会发展活力

四是如何进一步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要通过社会体制改革创新,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最大限度增强社会发展活力,充分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使全社会创造能量充分释放、创业活动蓬勃开展。

稳定是发展的基本前提,促进社会发展活力不能以破坏社会稳定为代价。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破除阻碍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才能最大限度调动社会积极性。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和实践的主体地位,释放社会的创新潜力,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创新,充分调动企业作为创新先锋的创新积极性,促进产学研相结合,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通过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源改善提升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向内生增长过渡。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建设,加大执法力度,提高侵权成本。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同时适时突破重大技术攻关。

创新的最大潜力在民间,人民群众是创新的主体,应加大宣传教育,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社会环境,激发人民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形成全社会进行创新的良好氛围。应在财政、金融、税收、制度等方面加大对创新的支持力度,吸引民间资本积极参与,完善相关激励机制,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集中,努力将全社会的创新智慧和力量汇集到创新发展上来,增强社会发展活力的持续性。

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各方面权益

五是如何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通过制度安排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各方面权益。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制度安排,依法保障人民权益,让全体人民依法平等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制度是维护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应从制度设计上以有利于保障人民的权益为标准,协调各种关系以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汇集到经济社会发展上来。

政府应当成为正名分、行仁义、尊道德的表率,维护公平正义需要创新观念,树立正确的、具有前瞻性的治国理念。完善各种制度和体制机制,用科学、规范、完善的制度体系去消解导致社会不公的一些力量。坚持效率和公平兼顾,更加注重公平的理念,推进社会的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缩小贫富差距。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重视司法队伍建设,严格依法办事,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让司法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切实推进依法治国建设进程。强化社会道德体系建设,提高全民素质,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氛围。

公平正义以经济平等为根基,一个贫富悬殊的社会不可能让民众信服它是公平的社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最根本的还在于努力发展经济,为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准奠定物质基础,打破固有利益格局,经济发展成果更多向底层民众倾斜,更注重经济发展的成果实现全民共享。完善社会保障、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等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医疗、教育、卫生体制改革,促进教育公平、医疗公平,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尤其是低收入群体的根本利益。加大政府转移支付力度,增强对贫困地区、边远等落后地区的支持力度,不断缩小地区城乡差距,解决人民的后顾之忧,激发社会的潜力和活力。

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

和执政能力

六是如何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

改革开放任务越繁重,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越要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要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增强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理想信念的坚定性,完善党内制度体系特别是民主集中制,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的事情能否办好关键在党。面对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新问题,党要不断提升自己的领导能力和水平,既总揽全局又重点突出,做到张弛有度、收放自如。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坚定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切实转变固有僵化的观念,坚定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发扬党内民主,实现政策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创新体制机制,从严治党,加大打击腐败力度,杜绝口号化、运动化、形式化,从制度出发根本上解决反腐问题。完善监督奖惩机制,改革政绩考核体系,推行党务政务公开,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不断深化党的作风建设,密切联系群众,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引向深入,长期坚持力求取得实效,逐步形成自觉坚持实践群众路线的长效机制。

深化改革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历史的车轮不会倒转,面对困难我们只有迎难而上。我们的改革已进入关键时期,要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敢于负责、敢于担当、敢于较真、敢于碰硬、敢于创新,要有“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气魄和“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豪迈,做到敢为、能为、有为,不断开拓改革新局面,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砥砺奋进,破浪前行。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