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杂志文章 > 正文

南洋华人的文化与政治

文章导读:   我庆幸于马来华社对华人语言文化传承和保留,另一方面却也不得不直视社会割裂的现实;同样,我欣赏泰国社会的宽容、融合、平和、淡定,但逐渐失传的华语,也让人略感遗憾。   牛华勇   马来西亚和泰国是东南亚两

我庆幸于马来华社对华人语言文化传承和保留,另一方面却也不得不直视社会割裂的现实;同样,我欣赏泰国社会的宽容、融合、平和、淡定,但逐渐失传的华语,也让人略感遗憾。

牛华勇

马来西亚和泰国是东南亚两个经济发展程度接近的国家。一个秉承了英国式的政治,再加上伊斯兰式的秩序和华人不倦的商业创造;一个传承了古老的佛教传统,自然主义的生活方式中,融合进西方生活的各种要素。

对中国人来说,两国都有一个让人感觉亲切的地方,那就是华人比例都很高,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中华文化的影子。

漂泊南洋的华人,与当地原住民之间的故事,经过了几百年的书写,成就了今日的场景。如新加坡的华人,主导建立了一个国家,取得了非凡的经济成就,却也有意无意地淡化自己的身份,希翼在强手如林的国际社会找到自己独特的定位;又如印尼华人,巨大的商业成功映衬出了原住民族群的贫穷与无助,一次次的冲突与争执后终于被迫选择隐姓埋名;再如泰国华人,多年来和当地族群不分彼此,宽容互济,渐渐融合,泯然于泰族佬族之中了。

  文化强势与政治弱势

比较起来,马来西亚的华人社会最为独具特色。第一次到马来时,我感慨于马来华人文化之独立——很少在哪个国家看到这样的情形,一个少数民族的文化竟然可以和在地国主流文化保持如此大的差异。有的街区感觉根本就是在广东或者福建的一条老街,满街都是中文字,饭香袭人但蚊蝇舞动的食肆,各种横七竖八停着的车辆,组成一幅让人倍感温暖的画面。印象最深的是他们独立的中文教育系统,即使没有得到政府完全的认可,其所展示出的生命力,甚至某些方面可以超过政府的公办教育。在官方用语是马来文的马来西亚,中文展示了甚至比在新加坡更为顽强的存在。

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马来独立后的马华社会虽然商业上一直处于优势,却在政治权利等方面一直被区别对待。当地原住民对待富裕华人族群的心态复杂,当地华人在很长时间中,也难以完全接受这个不对自己全面敞开胸怀的祖国。两个族群的心结长期微妙地蔓延在这个国家,大家都不能尽言,也无法释怀。

融合中渐渐把“根”深埋

从马来往西北方向,是佛教兴盛的泰国。在这里,尽管偶尔也能在街上看到中文字的招牌,但中文的使用即便在华人中也不再那么普遍,泰语是几乎所有人的母语,学习中文,仅仅是为了与中国人通商和交流便利。见到的很多当地人,提到中国都表现出特别的亲切,并且告诉你,他(她)家几代前某个先祖就是从潮州过来的,甚至还有人试图给你秀几句半生不熟的潮州话,然后对自己并不专业的发音哈哈大笑。不仅对华人的态度,简单翻一下泰国历史,它是二战期间唯一没有沦陷为日本殖民地的东南亚国家,有赖的便是这个国家人民别于他人的认识和判断。

作为一个中国人,两个国家都令我心情矛盾。一方面庆幸于马来华社对华人语言文化传承和保留,另一方面却也不得不直视社会割裂的现实;同样,我欣赏泰国社会的宽容、融合、平和、淡定,但逐渐失传的华语,也让人略感遗憾。

马来和泰国所代表的是两种不同特质的主流文化,在面对非主流文化时,采用的是不同的态度和方法,却得到了很可能是与预期结果完全相反的结局。

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几千年来,中原文化和来自东胡大漠以及西域的各种文化反复碰撞,或强硬、或软弱、或高压、或张开双臂,短期中或许难以看清,但最终的结局却早已表明,文明的强大是来自于包容和融合,而不是打压和抵制。

各国、历代主流文化的拥有者,随时都需要去面对的问题是:到底是弥合差异,互谅互让,求取一个根本的长治久安,还是简单粗暴,逞一时之快,求得几年的沉默无言。

这其实是个非常艰巨的问题。

(作者系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副院长)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