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特刊 > 正文

转型国家,环境都是个问题

文章导读: 刚刚过去的“十一五”期间,国家林业局的湿地保护工作颇有起色:全国每年新增湿地保护面积30多万公顷,自然湿地保护率从“十五”末的45%增加到“十一五”末的50.3%左右,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50%”的目标任务。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郭芳I北京报道

刚刚过去的“十一五”期间,国家林业局的湿地保护工作颇有起色:全国每年新增湿地保护面积30多万公顷,自然湿地保护率从“十五”末的45%增加到“十一五”末的50.3%左右,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50%”的目标任务。

国家林业局湿地办主任马广仁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专访时表示:力争到“十二五”期末,自然湿地有效保护面积比重从49%提高到55%,初步缓解湿地面积减少和功能退化的趋势。

湿地保护已引起各地政府重视

《中国经济周刊》:“转型”即将成为我们国家十二五期间的政治主题,您怎么理解这个“转型”?您接触到的地方官员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认识和观念上有没有一些变化?

马广仁:所谓转型,说到底就是怎么可持续发展。当然,现在我们恰恰还不是可持续发展。

地方政府的短期行为应该说是一种普遍现象,在追求经济社会发展的时候,考虑的是全体人民的利益还是个人利益,是大局利益还是局部利益,这非常重要。

我在地方接触到的一些县市领导环境保护的意识还是很强的。特别让我感到惊讶的是,一些官员对湿地的认识远不只是停留在简单的概念上,凡是这样的官员主政,这个区域的湿地保护基本没有问题。例如,甘肃张掖市委书记陈克恭对湿地的认识及理解已经和经济社会发展连在一起;再例如,东北的一些县委书记对湿地的认识也很高,而且舍得投入。其中富锦市委书记刘臣跟我说,不管干旱到什么程度,这个县的粮食一直很好。因为大片的湿地在干旱的时候可以补水。

当然,也有一些地方的官员,你去了之后,他就重视了,你走了之后,他该怎么干还是怎么干。

《中国经济周刊》:刚刚过去的“十一五”期间,我们的湿地保护工作总体上如何?

马广仁:这些年,由于污染比较严重,过度利用也比较严重,虽然我们做了很多努力,但总体的评价是,湿地面积减少、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的局面从根本上还没有得到扭转。但局部上是没有问题的,一些地方政府很重视,特别是一些发达地区在改造环境的时候,把湿地作为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来进行对待。他们认识到湿地是自然资源,同时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更是一个稀缺资源,破坏了想恢复起来很困难。应该说“十一五”期间湿地保护管理工作引起了全社会乃至各地政府的重视,但总体上看,全社会的湿地保护意识还不很强。为了追求地方的经济发展,占用或破坏湿地的现象还非常严重。我们知道森林很重要,但也许还没有意识到湿地也同样重要。

值得欣慰的是,国务院批准《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后,“十一五”期间中央累计投入14亿元,用于开展湿地保护、湿地恢复等方面建设,地方配套资金超过17亿元。可以确定的是,在“十一五”的基础上,“十二五”湿地保护规划在科技含量、示范内容和资金投入上将会有一个大的提高。

最难的就是湿地立法

《中国经济周刊》:一些对于湿地保护来说致关重要的地方,往往也是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方,怎么处理保护与生存发展之间的关系?

马广仁:湿地保护目前对于地方的经济发展,确实有一些制约。从国家层面,对于保护湿地的地方,应该给予一定的生态补偿,否则,就连湿地保护的基层单位也难以为继。因为湿地带来的生态服务功能,不仅影响所在地,还会影响它的周边地区,乃至全国、全世界。我们国家的水从西部流到东部,西部生态保护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问题。多届两会代表、委员提议案中都呼吁建立湿地生态补偿机制。中央财政在“十一五”最后一年,专门提出关于湿地生态补偿问题,给予了一定的资金补助,尽管当时我们没有叫生态效益补偿,因为政策不成熟,还在调研、论证阶段。“十二五”期间,我们要加快这个进程。

《中国经济周刊》:从目前的湿地管理工作上来看,最难的是什么问题?

马广仁:最难的就是湿地立法,因为立法涉及到部门比较多,而且立法空间比较狭窄。湿地本身是多要素组成的,现在涉及单一要素的法律已经很多,这个立法空间已经很有限。特别是,我们现在提出的只是一个湿地保护条例,法律是上位的,条例是下位的,下位法不能管上位法。湿地立法不能和现有的法律法规相冲突,这是一个前提。但我们也必须基于维护整个湿地生态系统本身的目的去考虑立法问题。

“十二五”期间,湿地保护立法是一个关键问题,没有法律的保护,很多事情都很难办。我们确实需要一个湿地保护法规。

我们希望国家至少能出台一部关于湿地保护方面的条例,规范我们目前的湿地保护管理工作,通过几年的实施后,再把它逐步上升到法律。但目前这一步确实迈得很艰难。

《中国经济周刊》:除了加快湿地立法和湿地生态补偿机制进程,提高保护意识之外,“十二五”期间,我们还要加强哪些环节?

马广仁:湿地的科技研究和科技支撑,也是我们的一个薄弱环节,研究不够,支撑不够,毕竟我们国家的湿地保护管理工作起步相对较晚。湿地要出一些数据,需要一个监测的过程,这个过程起码要一年以上。例如,湿地有很强的固碳能力,不同类型的湿地如湖泊地、沼泽地每公顷的固碳能力如何?全国整个湿地固碳的总量是多少?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数据。很多数据我们是套用了别的国家,但是实际上由于国家不同,湿地的形成不同,固碳能力也不相同。又例如,湿地的一些形成过程、退化机理等等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落后,起码不是前沿的。

到目前为止,我们手上还没有一份关于湿地恢复的一些模式。恢复退化的湿地需要的科技含量比较高,我曾经提出:沼泽湿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等等不同类型的湿地,能不能提供不同的恢复模式供各地在湿地恢复当中参考?但到现在为止也还没有实现。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