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特刊 > 正文

松桃:最早自治县的农业转型

文章导读: 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是1956年全国最早成立的五个苗族自治县之一,地处湘、渝、黔三省交界,素有“黔东北门户”和“一脚踏三省”的美誉。然而作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在“十二五”时期,松桃苗族自治县如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怎样摘掉贫穷和落后的帽子?采取哪些新举措?是其面临的最大课题。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陈正湘   ★严明 I 贵州报道

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是1956年全国最早成立的五个苗族自治县之一,地处湘、渝、黔三省交界,素有“黔东北门户”和“一脚踏三省”的美誉。然而作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在“十二五”时期,松桃苗族自治县如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怎样摘掉贫穷和落后的帽子?采取哪些新举措?是其面临的最大课题。

《中国经济周刊》专访了松桃苗族自治县县委书记龙海,县委副书记、县长叶德恩,探究最早自治县的农业转型之路。

《中国经济周刊》:松桃是一个农业大县,本身最具竞争力和最有特色农业资源有哪些?

龙海:2010年,松桃全县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20.8亿元,比2005年(12.9亿元)增长7.9亿元,年均增速为10%左右。松桃县整合部门资金,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村经济得到较快发展。以畜牧业、烤烟、茶叶、油茶、中药材为主的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取得了新成效。尤其是我们在十一五时期,紧扣特色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展主线,依托资源优势,加快推进现代特色农业进程,特色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又好又快的良好发展态势。生态茶叶、草地畜牧业等特色农业产业蓬勃发展,取得可喜的成效。目前,地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6家,武陵益源脐橙、麒麟西瓜、 野生薇菜、牛肝菌、松桃卤鸭等30多种特色农业产品畅销省内外。

《中国经济周刊》:在贵州省两会上,贵州省委、省政府都明确指出:“十二五”期间,要确保贫困人口减少300万以上,至2020年,要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扶贫脱贫是第一民生”成为贵州十二五发展的重点目标之一,松桃对此如何响应?

龙海:我们之所以要大力发展农业,就是要摆脱贫困,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而且我们的扶贫开发取得实效,“十一五”时期全县净减少贫困人口4万人。

例如我们建果园基地,拓宽增收渠道,就是要把果林特色农业产业打造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我们在迓驾镇和蓼皋镇示范种植脐橙,带动2000余户农民种植10000余亩,去年已全部挂果,平均亩产达3000公斤以上,亩产纯收入9000余元,在蓼皋、太平等乡镇种植1万亩优质高产巨蜂葡萄,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栽植脐橙、金秋梨、巨蜂葡萄等经济果林50万亩以上,实现产业链条和增收渠道的升级延伸,把松桃打造成全省成经果林生产基地。

《中国经济周刊》:松桃面对“十二五”,松桃特色农业的发展目标有哪些?

叶德恩(县委副书记、县长): “十二五”时期,松桃特色农业的发展目标是创名牌茶叶、树特色养殖,实施“规模增效”、 建园区示范抓特色亮点,促进转型升级。“十二五”时期,我县对新增茶园,全部实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强营销体系建设和强化品牌力度,在现有9.8万亩的基础上,加快发展速度,在“十二五”时期发展到30万亩,把松桃打造成“中国绿茶出口基地”。

同时,在“十二五”时期,将在全县兴建大鲵繁殖场20个,在现有2万尾的基础上,养殖大鲵10万尾以上。兴建野猪养殖场20个,养殖量达10万头以上。兴建良种猪场20个,年提供良种仔猪50万头以上。兴建种羊场20个,年提供良种羊100万只以上。我们希望,松桃能在“十二五”时期,成为全国特色农业示范县!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