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周刊厨房 > 正文

高质量发展在申城|黄浦区:上半年引进内资212.86亿元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记者 宋杰)黄浦区被誉为上海的“心脏、窗口和名片”,经济密度领先、区位优势突出、现代产业发达、高端要素集聚、创新氛围浓厚。202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23.05亿元,首次突破3000亿元,位居全市第二、中心城区第一。 8月1日,“高质量发展在申城”系列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之“功能新高峰 品质新标杆”黄浦区专场举行,黄浦区区委书记杲云介绍了该区目前区域经济情况。

据介绍,黄浦区创新活力加速释放。该区以更深层次改革和更高水平开放挖掘潜力、激发动力、释放活力。深化“新片区+黄浦区”模式创新,发布中心城区唯一国家级进口示范区——淮海新天地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开展内外贸一体化方向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培育新型商品进口模式(示范区现有高品质商务楼宇32幢,企业3500余家,2022年进口总额约461亿元,占黄浦进口总额近47%;方案提出20项重点任务,力争到2027年年度进口贸易总额达到千亿规模,进口贸易密度达700亿元/平方公里)。  

抢跑绿色低碳新赛道,打造一大会址•新天地近零碳排放实践区,黄浦区发布全市首个区级碳普惠平台,作为全市唯一行政区参展首届上海碳博会。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老凤祥股份在全国第二轮“双百行动”改革专项评估中被评为标杆企业。该区还发布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高品质科创载体“数智心城•无界创新”产业园揭牌开园,“中国数据复制第一股”英方软件登陆上交所科创板。

黄浦区推出“宜商黄浦•益企同行”优化营商环境四大专项行动,在外滩“最美玻璃穹顶”下建成区政务服务中心新址,探索“一码续办”“一键呼应”“一桌联办”“一网互传”服务新模式。推动长三角政务通办互认,开通首批21个高频服务事项云端跨省通办。坚持将招商引资作为培育发展后劲的“关键一招”,上半年引进内资212.86亿元;实际使用外资12.8亿美元,与2021年同期相比增长95.7%;完成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5.91亿元,总量居中心城区第一;新增跨国地区总部3家,总量达69家;年税收亿元楼宇达到70幢以上。黄浦区区委书记杲云表示,接下来,将在优化产业发展生态、完善惠企综合服务上下苦功,精心打造外滩大会、外滩金融峰会等高端平台,吸引更多高能级主体、高规格团队、高水平专业人士参与,不断提升外滩金融国际影响力。

目前,该区域市场消费强劲复苏。发挥文脉深厚、地标荟萃、市场繁荣、服务优质的优势,着力提升消费能级、引领消费潮流。加快南京路、淮海路、豫园三大商圈改造,百联ZX创趣场、丝芙兰未来概念店等揭幕亮相,新天地时尚II焕新升级,世纪广场改造更新项目抓紧冲刺,力争国庆前精彩亮相。举办第四届“五五购物节”黄浦系列活动,上半年完成商品销售4892.95亿元,同比增长10.6%,完成社零799.31亿元,同比增长28.1%。“演艺大世界”焕新出发,推出首个文旅融合重大项目“公园里的莎士比亚”,举办2023上海国际音乐剧节、第二届长三角城市戏剧节,上半年完成国内申报演出21943场。黄浦将以演艺大世界命名五周年主题活动为契机,完善“剧、节、赛、奖”体系,推动专业节展遍布全年、演艺空间遍地开花、首演首秀亮点纷呈。

一审:郑扬波 二审:王新景 三审:周琦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